文/李明然
湖北宣恩:特色經濟增長極初綻異彩
文/李明然
行走宣恩城鄉,捧出春意昂揚。2017年春節剛過,宣恩工業園區湖北巴楚風印務、嘉垣實業等企業便以開足馬力投入生產,萬寨、椒園等鄉鎮茶農抓緊進行有機茶基地春管,火熱的生產景象是宣恩特色經濟蓬勃發展的縮影。2016年,宣恩縣獲得恩施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總收入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個增幅第一名,實現了“十三五”的精彩開局。
近年來,宣恩縣圍繞發展狠抓固定資產等各項投資,圍繞投資狠抓基礎設施、產業、公共服務、新型城鎮化等項目,圍繞項目狠抓招商,圍繞招商狠抓企業投資、政府服務發展環境,圍繞發展環境狠抓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干部作為,將工作任務項目化、項目責任清單化,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增速較快、結構趨優、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
2016年,宣恩縣實施500萬元以上的投資項目130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4.67億元,同比增長19.1%。8個省、州重點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45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36.4%。園區招商、鏈條招商、以商招商成效明顯,全年新簽約項目25個,落地17個;累計到位招商引資資金28.83億元,增長35.2%,增幅居全州第二位。對重點項目實行領導領銜、清單管理、節點控制,推動項目資金、要素保障、服務力量等各類資源向重點企業傾斜,堅定不移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強化“保姆式”服務,打造新型工業化的骨干支撐,凈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總數達67家。
同時,把工業園區作為產業項目建設、勞動就業、產城融合的主戰場,深入推進“一區三園”建設,政策向園區支持、人才向園區集中、資金向園區傾斜、項目向園區集聚,園區新引進落戶企業16家,入園企業101家,園區固定資產投資連續4年突破10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連續2年突破10億元,自營出口企業10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園區發展跨入全州先進園區行列,椒園生態產業園被省農業廳認定為湖北省農業產業化示范園區。園區每年提供就業崗位6000余個,吸納1000余名貧困人口就業,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園區產業扶貧目標。
宣恩縣實施質量強縣和精品名牌戰略,以質效并進引領轉型,產業結構更趨優化。
宣恩縣加大投入傾力打造品牌,以品牌建設提升產業競爭力。高效發展特色產業,推動優勢產業集群發展,提高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走有機、富硒發展之路,壯大產業規模,以茶、果為主的特色產業基地達68萬畝,有機認證面積2.15萬畝。宣恩縣先后被授予“中國名茶之鄉”“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國家有機農產品認證示范區”“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國重點產茶縣”及“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伍家臺貢茶”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全縣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4個,湖北著名商標7件,湖北名牌產品4個,有機認證產品17個,農產品出口企業6家。成功引進中國恩施海關監管場所建設項目,外貿農業將成為宣恩農業新的品牌。
嚴格農產品安全質量監管,農業“三品一標”及出口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100%。土家愛食品公司植物蛋白飲品、速溶合渣系列產品,宣恩火腿、腌臘肉制品,被評定為全州首批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旅游業發展風頭正勁,全面推進5個國家4A級景區建設,伍家臺鄉村休閑度假旅游區獲得國家4A級景區授牌,獅子關旅游區開園迎客,貫穿四季的“兩會三賽四節”旅游品牌聲名遠播。
此外,宣恩縣還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互聯網+旅游”“互聯網+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增長鏈。成功引進上好硒博園,建立農產品電商運營和展銷中心,48種農產品進入“中國特色·淘寶恩施館”。積極推進網絡進村,全縣電商企業、網店超過200家,農產品銷售市場不斷拓寬。同時,整合生態、產業、文化資源,將產業園當景點來打造,將農產品當旅游商品來包裝,先后建成“千戶土家”水田壩、“江南草原”洗草壩及野椒園古侗寨、盧家院子、慶陽古街等一批鄉村休閑旅游品牌,成為休閑旅游的新目的地和群眾增收的新渠道。
宣恩縣致力造福百姓增進福祉,傾力打造教育、醫療、文化、生態和政務服務“五大高地”,筑牢就業、養老、社保、安居和治安“五大保障”,讓更多發展成果惠及民生。
宣恩縣以“六城”同創為載體,堅持規劃引領、基礎先行、建管并重,縣城規劃體系不斷完善,鄉鎮集鎮總規劃和村莊規劃實現全覆蓋。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完成“兩橋兩路”、高速公路縣城連接線等重大項目建設,基本形成“一主兩組團”縣城空間布局。整合項目資金11.6億元,建成地下管廊10公里,7.5公里貢水河已成為美輪美奐的“不夜河”。啟動貢水河全州首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建設。探索推進“三拆四建”,擴建綠地1.4萬平方米,新增公共活動面積1.5萬平方米。全面推進“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土更凈、城鄉更美”五個專項綜合治理行動,成功創建為省級“衛生縣城”和“園林城市”,擁有省級“宜居村莊”7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5個。高羅鎮板寮成為全國首批“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椒園成為國家級“生態鄉鎮”,曉關、萬寨和高羅成為省級“生態鄉鎮”。
聚焦脫貧攻堅,堅持掛圖作戰,精準發力,在全州率先探索金融扶貧“宣恩模式”,大力推廣“互聯網+扶貧”“黨建+扶貧”“整村推進+片區開發”三大扶貧模式,狠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全面完成2016年脫貧攻堅任務。聚焦“衣食住行、業教保醫”,全縣公共財政用于民生支出保持在80%以上。聚焦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群眾安全感、治安滿意度測評位居全省各縣(市)前列、全州第一方陣,連續8年獲得“省級平安縣”,被表彰為“全國法治建設先進縣”。
(作者單位:湖北宣恩縣委辦公室)
責任編輯:邱楊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