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源
山東大學法學院,山東 威海 264209
關于借記卡被盜刷的法律問題及分析
張鴻源
山東大學法學院,山東 威海 264209
在當下的的網絡時代,信用卡的使用越來越普遍,然而在信用卡的使用過程中的法律問題的激增引起了法律界的廣泛注意。本文通過對具體案例的討論,詳細的分析關于信用卡盜用盜刷及相關法律責任承擔分配。
借記卡;盜刷;責任承擔
一男子在某銀行辦理了一張銀行卡(借記卡),中間只在上海市的酒店用過一次。
后來在2015年8月5日11點,該男子收到短信提示,銀行卡被消費了15000元。于是該男子先去ATM機,取錢100元,又存錢100元,證明人卡未分離。
后來該男子去銀行掛失結果發現,有記錄顯示該借記卡曾在澳門被人盜刷過?,F在該男子起訴銀行,據此以原告代理人的身份做一個分析報告。
(一)該男子在某銀行辦理借記卡,雙方是否存在蓄儲存款合同關系。
(二)該男子是否已盡到了謹慎保管其借記卡相關信息以及密碼的義務。
(三)銀行是否有義務保護王立業的存款安全,以及銀行是否盡安全保障義務使得該男子存款被盜。例如,原告的信用卡是在澳門被盜刷,所以前提是其他人持有一張偽造的卡片同時并知曉原告的銀行卡密碼。法律問題為,某銀行的金融安全保障系統為有效識別那張被偽造的卡,所以未能盡安全保障義務。
(四)銀行是否應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即銀行卡被盜刷的15000元人民幣。若雙方各自承擔責任,則原被告各自承擔的比例為多少?
(五)銀行是否應依法賠償該男子損失的15000元自被盜刷至判決生效之日所產生的利息。
我國《商業銀行法》第六條規定:“商業銀行應當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侵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北景钢?,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著真實而有效的儲蓄存款合同關系,被告有義務保障儲戶存款安全,其中包括儲戶信息安全保障義務,首先銀行要對所發的銀行卡本身的安全性予以保障,其次銀行應保證其服務場所、系統設備安全適用。
原告的借記卡被人在澳門盜刷同時原告又有證據證明被盜刷時人卡未分離。所以原告所擁有的涉案借記卡被復制并進行了取款、消費操作,表明該借記卡不具有唯一可識別性,側面證明銀行卡系統存在磁條信息容易被復制的安全隱患。故應認為被告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未盡到安全保障的違約行為。
銀行對儲戶存款具有安全保障義務,包括對儲戶信息安全保障義務,即銀行首先要對銀行卡安全性予以保障,防止儲戶的信息數據被輕易盜用。同時銀行應保證其服務場所以及系統設備安全適用。既然被告的責任是為本案原告提供借記卡服務,就應確保該借記卡內的數據信息不被非法竊取并被犯罪分子加以使用。最重要的是,原告本身已經在公安分局報警后獲得了證明其借記卡為他人盜刷的記錄,這就排除了原告遺失卡的可能性。
銀行卡作為儲戶和銀行之間儲蓄合同的有效憑證,銀行不僅是儲蓄憑證的發證機構,也是經營存貸儲蓄業務的金融企業。銀行本身掌握或應當掌握銀行卡的制作以及加密技術,具備識別真偽的技術和硬件,承擔著對銀行卡真偽的審查義務。偽卡盜刷行為的存在說明銀行制發的借記卡信息存在安全隱患以及技術缺陷,故銀行應當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
最后,關于本案的賠償問題。我認為目前案件事實不足,不足以確定到底采取哪類賠償分配的方法。本案中的事實告知這張被盜刷的借記卡中間只在上海市的酒店用過一次。而這部分細節決定了原告是否起到了妥善保管其密碼的義務。所以我將分情況討論:
(一)若原告在上海酒店使用該借記卡時十分謹慎,正常刷卡。無任何不正確使用借記卡的情況。則應由銀行承擔全部被盜刷金額的損失以及期間產生的利息。
(二)若原告在上海酒店使用該借記卡時十分不當,例如向同伴大聲喧嘩自己的借記卡密碼等情況下,我認為原告和銀行應該各自承擔一部分責任,也就是說銀行對損失進行部分賠償。而賠償的比例也應該根據原告在上海不正確刷卡的情形輕重進行確定。而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銀行提供相關證據證明原告存在不正確刷卡的情形。
[1]苗鑫.銀行卡偽造盜刷糾紛中的民事責任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6.
[2]尚曉茜.借記卡被盜刷責任由誰承擔[N].人民法院報,2015.
[3]牟菲.銀行卡被盜刷,銀行責任認定難[J].法庭內外,2014.
[4]聶國春.銀行卡盜刷頻發誰擔責[N].中國消費者報,2013.
D922.281;D923
:A
:2095-4379-(2017)28-0168-01
張鴻源(1995-),女,漢族,黑龍江人,山東大學法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國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