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波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區分局 四川 成都)
我國民事訴訟行為保全制度研究
曾 波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區分局 四川 成都)
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越來越重視立法和司法工作,把工作重點放在國計民生方面,保護民眾的合法權益引起了立法和司法單位的高度重視。自我國出臺了民事保全制度以來,在不同的階段進行著相應的調整。民事保全制度通常可以分為財產保全和行為保全這兩大類,但是我國現行的民事訴訟法當中還沒有列舉行為保全的相關規定,這一弊端給我國訴訟保全制度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缺陷。從目前的民事訴訟法修改的討論中,很多相關認識在新的民事訴訟法當中建立完整的行為保全制度已經初步達成了共識,但是在其內容和結構方面還存在著很多的爭議。本文就我國民事訴訟行為保全制度進行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民事訴訟;行為保全;制度構建
所謂民事訴訟,是指以保護民眾私權和解決糾紛為根本目標,是解決民事糾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的訴訟程序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屬于事后救濟的方式,缺乏一定的時效性。在理論方面,把保全的對象作為保準,民事保全制度可以分為財產保全和行為保全這兩種。很多法制健全的國家把二者放在同一等級,目前我國尚未把行為保全作為保全制度的對象,造成了我國民事訴訟保全制度的一大缺陷。在此前對于民事訴訟法修改的討論當中,相關學者已經對設立行為保全制度達成了共識,下文將就民事訴訟行為保全制度展開討論。
行為保全是我國民事訴訟理論當中的一個特殊的法律術語,在《民事訴訟中的行為保全初探》一文當中被首次提出。關于行為保全的具體內容,在英美法系當中成為“中間禁令”制度,大陸法系的德國和日本以及我國的臺灣地區寫在“假處分”制度當中,法國將此類保全制度納入到“緊急審理程序”之中。就我國當前的民事訴訟制度而言,保全制度通常指針對于個人財產方面。由于近年來我國的海事強制令和知識產權法上的訴前禁令制度,促使對行為的保全在個別的民商事方面被納入了立法和審判的實際工作當中,法院也在進行相應的嘗試。
行為保全指的是在民事訴訟的過程當中,為了保障生效的判決內容能夠得以實現,防止當事人或者是利害關系人的相關利益不受損害,法院應該根據相關人員的申請,命令當事人為一定行為或者是不為一定行為的民事特殊程序。行為保全通常采用相應的措施,促使相關的當事人為一定行為或者部位一定行為是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根據申請人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判定,從而命令當事人作為或者是不作為,最終達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根本目的。凡是關于給付的訴訟案件,無論需要給付的是財產還是其他行為,都可以被納入保全的范圍。行為保全指的是對非金泉的保全,和普通的財產保全還有很多的不同,二者可以進行相互的融合,從而起到互補的作用。
2.1.1 申請人要具有申請保全的資格
行為保全首先要具有一般的訴訟條件,符合訴訟要求,最為重要的是訴的利益。不管是在起訴前期還是起訴的過程當中,也不分本訴還是反訴,申請行為保全都必須是本案的相關當事人。在訴前申請行為保全的相關人員應該享有民事請求權,并且要有民事訴訟權利能力和民事訴訟行為能力。訴訟中申請行為保全的人員應該是原告或者允許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這是啟動行為保全程序的必要條件。
2.1.2 行為保全的必要性
行為保全是為原告乙方提供的臨時性幫助方案。需要站在原告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才會使保全制度能夠最大程度發揮作用。如果原告造成永久性、無法彌補的損失,并且法院采取行為保全措施不當給被告造成了暫時性的損失,應該堅定的保護原告方的利益,但是這并不代表被告的權益不受到保護,最佳的做法就是選擇損害權利最輕的方式。
我國當前民事訴訟法對于訴訟過程當中的財產保全管轄內容還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在實際的審判過程當中,通常由申請人向正在審理本案的管轄法院提出申請。所以在訴訟過程當中,本案法院對實際案情熟悉,是所以由該法院作出相應的判決最為合適。
2.1.3 行為保全應提供相應的擔保
通常來講,行為保全是一種暫緩性制度,它的功能只是暫時滿足和保護申請人的相關權益,并不能給當事人雙方的爭議進行最終的判定,依然需要最終的裁決。所以在保全過程當中應該謹慎判定保全行為是否有恢復原狀的可能,所以行為保全需要一定的擔保。
2.2.1 管轄
根據我國對于財產保全的有關法律規定:訴前財產保全,應該有當事人向財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在人民法院啟動訴前保全程序之后,申請人可以向采取訴前保全的人民法院和其他具有相關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
2.2.2 審查
在法院單方審查的前提下,應該有配套的制度來保障案件審理和判決的公平性。因此,應該采取一定的審查措施來對案件的具體情況和判定做出嚴格的審查。
2.2.3 裁定
對行為保全的申請進行審查之后,法院應該根據審查結果做出是否機遇保全的裁定。如果申請人符合要求,并且可以提供相應的擔保,則法院準予啟動保全程序,反之則不準予保全。裁定應該在法院收到申請的三日內給予結果,如果情況緊急,則需要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做出裁定。
經過前文的描述,行為保全已經成為了民事訴訟當中最為重要的制度之一,它可以對程度的公正和相關人員的合法權益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有扎實的理論依據作為基礎,也有實際案例作為依據。保全制度可以是我國的民事訴訟法更為完善,也能夠更好的實現民事訴訟法的價值和目的。目前已有專家提議建立把保全制度作為單獨的一項制度。作者試圖把目前還是訴訟和知識產權訴訟領域的相關保全行為擴大到一般的民事訴訟領域,以此提出建立一套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保全制度的設想。從而使之和財產保全制度能夠相互配合,更好的保護民眾的合法權益,減小侵權和損害權利的事情發生。與此同時,把新的保全制度與訴訟救濟進行連接,從而可以更好的彌補訴訟救濟的滯后性,增加我國法律機制的實時性,進而可以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為我國成為法制健全的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1]方義.我國民事訴訟行為保全制度的建立及其法律價值[J].學術交流,2009,(2):14-16.
[2]陳瑩.我國民事訴訟行為保全制度初探[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1):81-84.
[3]蔣吉才,危紅.論我國民事訴訟行為保全制度的建構[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19(2):76-79,82.
[4]劉新年.我國民事訴訟行為保全制度初探[J].法制與社會,2016,(15):32-33.
[5]李付鵬.我國民事訴訟行為保全制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6]于艷爽.我國民事訴訟行為保全制度的適用[D].黑龍江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