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路 唐王存
(542500 恭城瑤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 廣西 桂林)
規范行使檢察權 提升司法公信力
陳 路 唐王存
(542500 恭城瑤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 廣西 桂林)
習近平總書記在“三嚴三實”的重要論述中對嚴以律己提出了明確要求,嚴以律己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的重要原則。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只有嚴以律己,牢固樹立“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宗旨意識,牢固樹立法律監督與自身監督并重的理念,做到自身正、自身硬,才能依法規范行使檢察權,才能提升檢察機關司法公信力。
規范;檢察權;司法公信力
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檢驗嚴以律己能否達標的關鍵。作為黨員干部,必須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嚴以律己,對黨忠誠,不斷強化黨的意識,與黨同心同德,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具體到檢察工作,就是要立足檢察職能,圍繞地方黨委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職能作用,服務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大局。
嚴以律己,首先要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嚴格按制度和程序辦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思想上、認識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作為檢察官,就是要增強法治理念和紀律意識,依法規范行使檢察權,堅持黨紀紅線不可逾越、法律高壓線不能碰觸,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守司法公正底線。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各項檢察工作,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必須加強學習、提高修養檢察干警只有自主加強學習,主動接受教育培訓,才能不斷凈化思想,堅定政治信仰,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保持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才能樹立為民宗旨,把人民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從人民群眾不滿意的問題改起,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提供有力法律保障;才能善用底線思維,嚴格做到慎獨、慎初、慎微,做到自重、自省、自律、自制,任何時候都能做到“不該吃的堅決不吃,不該拿的堅決不拿、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不該交往的朋友堅決不交”,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抵得住誘惑;才能不斷提高司法能力和調查研究及理論研究能力,依法公正辦理各類案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因此,要倡導將學習作為檢察一種生活習慣,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掌握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和價值觀,積極開展理想信念、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動,倡導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的道德風尚。認真開展司法能力培訓,注重培養檢察敢于擔當、勇于負責、埋頭苦干的精神,促使檢察干警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者和實踐者,憲法和法律的執行者、堅守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
檢察官嚴以用權是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職責要求,關系到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三大主要任務的完成。一要堅持公正執法。始終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嚴格秉公執法,平等、客觀、公正地辦理每一個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突破法律底線,堅決防止選擇性辦案,堅決排除權力、金錢、人情、關系等一切法外因素的干擾,確保按規則、按制度公開公正廉潔行使檢察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二要自覺接受監督。牢固樹立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的意識,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主動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不斷擴大檢務公開內容,有效地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與監督權。三要強化責任擔當。檢察權不是特權和面子,不是追求個人利益的手段,而是沉甸甸的責任,作為一名檢察官,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事業心,常懷敬畏之心,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行使檢察權,自覺做到依法用權、廉潔用權。
制度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和穩定性。要通過健全完備、穩定、管用的制度體系,推動提升檢察管理水平,規范監督行為。在檢察管理上,要建立健全以保障司法公正為核心的質量、效率、流程、層級體系,進一步完善權責明晰、權責統一、管理有序、監督留痕的檢察權力運行管理制度,改進司法作風、規范辦案行為、規范文書制作、規范錯案責任追究,不為搞特權、謀私利留有余地。在檢察隊伍管理上,按照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要求,健全紀律執行檢查追責機制,健全完善請示報告制度,建立符合檢察規律的隊伍管理機制。在檢察行政管理上,不斷完善行政事務、檢察統計、文書檔案、后勤保障等各項制度,更好地發揮對檢察工作的服務和保障功能。同時要通過監督檢查、嚴格追究責任等形式不斷提高各項制度的執行力。
依法接受監督是檢察權規范公正運行的重要保證,是解決司法不公、司法腐敗問題的重要途徑。要正確認識自覺接受監督的重要意義,逐步將外在的監督行為變為自覺接受監督的行動,從而習慣于在監督之下行使檢察權。在自覺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檢察機關內部監督、新聞媒體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無處不在的強大監督力量。要健全全方位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的機制,建立信件、網絡等群眾意見收集處理反饋制度和群眾評議制度,努力實現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要為人民群眾監督提供便利,推進公開司法、陽光檢察,加快辦案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檢務信息公開建設。要創新和完善各種監督渠道,在運用傳統的舉報信箱、熱線電話等形式的同時,充分運用短信、網站、微博等監督形式,全時段監督檢察行為,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檢察工作業績。
[1]曾翀.論陽光檢務的法理基礎與價值功能[J].河北法學,2012(01).
[2]王建國.司法公信力的生成機制初探[J].江蘇社會科學,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