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諾
(100123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從醫患關系法律化談護士增強法律意識的必要性
許 諾
(100123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隨著社會形態的多元化發展,人們的維權意識也越來越高,醫護人員的服務理念也有所改變和提升,但護士的法律意識相對來講卻仍是較為薄弱,各類法律問題也在工作中凸顯出來,護患關系呈現出特殊性,無疑給醫院、給患者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在此,文章通過分析醫患關系內涵變化的法律化的特征,對護患關系的特殊性進行探討,闡述增強護士法律意識的必要性,從而明確護士的地位和責任,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保障護患的合法權益。
醫患關系法律化;特殊性;法律意識;必要性
醫患關系一直是社會較為關注的民生問題。人們對醫患關系的認識和理解也因人而異。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醫患關系也隨之發生了些許變化,呈現出法律化的特點。護士是患者最早接觸和接觸時間最長的群體,所產生的醫療糾紛也多見于護士和患者之間,一方面是部分護士仍就是按照傳統的護理觀念來對待患者,而在當今的護理實踐中,患者的維權、法律和保護意識得到了提高,因自己的利益而對護士工作的投訴幾率也提高了很多。因此在實際的護理工作中,護士的法律意識還較為薄弱,無法合理、科學的運用相關的法律常識,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約束自己的護理行為,達到患者利益與自身利益相平衡的狀態。目前就護患關系緊張問題,各醫療機構也依據政府出臺的一些有關護工管理的相關規定、意見等法律性文件,加大了對護士群體的法律建設工作,讓護士提高法律意識,依法服務,實現自我保護、自我規范和約束的目的。
醫患關系是一種特殊的社會人際關系,它的內涵也是隨著社會和制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呈現出來的特點也具有時代特
征。
1.主體復雜
醫患關系在普遍的認知中是醫護人員與患者在就醫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醫治關系。但在現代醫學理念中,醫患關系的主體還具有廣泛性,在醫者角度看,主體已經拓展成了參與救治行為的醫院全體職工,從患者角度講也包括了患者本人以及其代理人、親屬還有利害關系人,因此主體的復雜,所產生的醫患關系也呈現出復雜性。另外,在社會和經濟角度上講,醫患關系也是一種供求關系,參與主體之間的關系大多都是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作為最主要的評價依據,由此看出醫與患之間,患者的利益始終超前于醫者。
2.行為不等價
醫患關系始于患者到醫療機構就醫的那刻起,之后所有的行為也都具有了法律意義,醫者提供醫療服務,患者需求醫療幫助,由此雙方也就形成了等價的合同關系,從表面上看是正常的,但在實際中雙方卻又存在著不等價行為。醫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而他同時又兼顧著救死扶傷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在責任面前,醫院往往也會選擇放棄利益,就此造成了利益上的不平衡,是一種無償的行為。比如生命攸關卻無錢醫治,醫院則會以責任優先。雖然在現階段醫院商業化較為嚴重,經濟特征也明顯起來,但國家也制定了相關的制度予以扶持,減輕患者壓力,總體上醫院還是要以法律為先的。
3.權利義務的限制性
從法律上講,醫患兩者仍然是平等的關系,任何一方都不能將自己的意愿進行強加,兩者的權利又都受法律的保護和約束。但是由于醫護工作是特殊的行業,救治內容也不能按照各自的意愿自由的來實施,而是根據病情和所需要的醫療技術、措施來操作,是以相關的醫學常識和法律規定為基礎和工作指導的因此在這一方面,患者的權利和義務或許會受到限制。
1.直接性
護士不同于醫生,是各種護理、治療、服務等措施的直接執行者和反饋者。在患者進入醫院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給予相應的結論、治療方案,而對這些方案和結論的實施者就是護士,以此再落實在患者身上,同時針對較為嚴重的病患,各種輔助治療手段、器械等的準備和實施工作也都有護士直接落實,因此護士在患者整個的就醫過程中其中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一種橋梁和紐帶。
2.廣泛性
護理工作涉及的范圍極為廣泛,不僅門診、診室等場所幫助患者進行醫學咨詢,還會在病區等區域對患者進行護理,大到手術,小至查房測體溫,不論是從時間上、知識領域上還是空間地域上都是由護士來輔助和操作,工作范圍極為廣泛和繁瑣。
1.提高護理隊伍綜合素質的需要
護理工作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為患者提供醫療和生活幫助,同時若是在具體的護理過程中沒有相應的責任心和嚴謹度,則會對患者帶來危害,嚴重者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而有些危害是護士完全可以避免的。現階段,護士的入職門檻很高,沒有合格證書的人是無法進入到護士的行列中,現行的護士隊伍中也不乏知識和經驗,而是欠缺一定的法律意識。因此加強護士的法律意識,才能增加其責任心,明確自己的行為、責任、義務和該行使的權利,才能在護理工作中擺正工作態度,提高整體的綜合素質。
2.減少醫療糾紛的需要
現階段人們的維權意識普遍提高,對護理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標準,一旦在護理過程中造成了對自己不利的影響或是因為自身原因而將過錯轉嫁給護士,若護士沒有合理、科學的解釋或者在語言和行為中讓患者產生誤會,就會極易引發護患糾紛,提高對護士的投訴率,讓護士群體的權益得不到維護,對護士的影響也是不利的。因此加強法律意識的傳播和學習,可以讓護士能夠依法辦事、依法服務,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在維護患者利益的基礎上也維護了自己的利益,促使護患關系達到平衡。
整體而言醫患關系的內涵不論是在規章制度上,還是人們的道德修養上,也都已經在逐漸的向國際化靠攏。因此平衡醫患關系,就需要醫、護、患以及社會各方的相互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對護士而言,不僅要加強隨自己的知識結構的建設,更要加強法律意識,依法律己,維護護患關系的合法權益,進而維護好正常的醫療秩序。
[1]吳純慧.從醫患關系法律化談護士增強法律意識的必要性.
[2]許世琴.淺談新形勢下護士法律意識的培養.
[3]朱開梅.新形勢下增強年輕護士法律意識的思考.
許諾(1991.3.1~ ),女,中國政法大學,研究方向:醫事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