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嬌 林英蓋
(317200 浙江省天臺縣人民法院 浙江 天臺)
醉酒事實與法律上的注意義務
王曉嬌 林英蓋
(317200 浙江省天臺縣人民法院 浙江 天臺)
一般注意義務制度是民法領域的一項重要制度,是指法官通過司法實踐中的判例積累加以發展起來的,在通常情況下作為社會普通人所應達到的注意標準,具體來說就是指創設和持續特定危險源者,基于誠信原則、善良風俗或適當社會生活不成文的規則所要求的對此等危險負有的合理的注意,并且對一般人負有除去或者防止危險的義務。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因此對案件處理結果影響較大,如何裁判此類案件顯得尤為重要。
注意義務;過錯程度;侵權責任
原告許某甲、潘某某系死者許某丙父母,原告婁某某系死者許某丙妻子,原告婁某某與死者許某丙育有一子,即本案原告許某乙。2015年11月30日下午,被告徐某某、吳某某來到死者許某丙位于昆明市官渡區昌宏西路11號店鋪中,晚飯時三人一起到飯店吃飯,吃飯時三人一起喝了白酒。晚飯后,三人又來到益足樓足浴店洗腳,洗完腳三人邀請了益足樓內的三位服務員一起來到高原明珠KTV唱歌,在KTV繼續喝了啤酒。結束后,三人一起步行回家,凌晨2時許在金泰賓館門口分手,后許某丙一人單獨步行回家。許某丙因未帶家門鑰匙,獨自一人走上居住地房屋的二樓平臺,在其從二樓平臺爬到窗戶經過窗外燈箱過程中墜樓,于凌晨3時許被人發現,后送往云南省骨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花費醫療費27600.25元。在死者許某丙的醫院搶救病歷中體格檢查一欄記載其呼氣有濃酒味。經法院審理后,判決:一、限被告徐某某、吳某某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共同賠償給原告許某甲、潘某某、婁某某、許某乙因許某丙死亡造成的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各項損失合計127571元。二、駁回原告許某甲、潘某某、婁某某、許某乙的其他訴訟請求。
1.被告徐某某、吳某某是否應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死者許某丙與被告徐某某、吳某某三人聚會并喝酒,在聚會過程中,共同飲酒人之間有相互關照、相互保護的安全注意義務。本案原告在飲酒后爬上居住地方二樓,欲從二樓頂爬窗進入室內,其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預見到過量飲酒可能產生的危險后果以及爬窗入戶的安全隱患,故對其死亡后果存在重大過錯,應承擔主要責任。
2.被告注意義務的來源
開啟不合理危險者同時被賦予法律上的注意義務,對比在通常情況下作為社會普通人所應達到的注意標準,若超出普通人的注意標準則對損害發生無過錯,不承擔侵權責任。反之,則結合案件實際情況,酌情確定原被告各自承擔的責任份額。綜合本案來看,死者許某丙與兩被告在吃飯時飲酒,后到KTV又繼續飲酒,一直持續到凌晨1時許;同時,結合死者許某丙酒后在未攜帶家中鑰匙的情況下欲從居住地方二樓頂爬窗入室這一情節,許某丙在事發時已飲酒過量,對于危險已缺乏應有的判斷,在許某丙飲酒后存在意識不是很清醒情況下,兩被告仍然任由許某丙獨自步行回家,未能盡到安全保障和關照義務,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法院酌情確定被告方對原告死亡共同承擔10%的責任。
3.原告所主張的賠償總額是否合理
因許某丙死亡造成四原告的合理損失有:①醫療費27600.25元;②死亡賠償金,按照每年47237元的標準計算20年為944740元;③被扶養人生活費,按照每年30068元的標準計算15年為451020元,許某丙應承擔的被扶養人生活費為225510元;④喪葬費25731.5元;⑤處理喪葬人員交通費本院酌情確定為3000元;⑥處理喪葬人員誤工費本院酌情確定為2130元。上述損失合計1225711.75元,故兩被告合計應賠償四原告損失122571元。至于精神撫慰金問題,因許某丙死亡,給本案原告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悲痛,結合本案實際情況,酌情確定由兩被告共同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據上,兩被告合計應賠償四原告損失127571元,故對于四原告訴稱的合理部分,依法予以支持。
侵權責任法對過錯要件有著嚴格的規定,過錯可分為故意和過失。因故意包含明知和欲求兩個要素,而明知和欲求皆需通過外在的表現形式加以鞏固判斷,實踐中認定起來比較清晰、較為容易。相對而言,過失的判斷顯得更為飄忽不定。過失指行為人預見到其行為可能導致損害的后果,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雖然已經預見,但輕信可以避免損害的發生,以致造成損害后果的一種主觀心理狀態。前者稱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后者稱為過于自信的過失。與刑法采用主觀標準判斷過失不同,在侵權責任法中,判斷過失采用客觀標準,實踐中應該如是裁判:(1)若法律明確規定了行為標準,則違反該法定標準致人損害的,行為人具有過失。(2)不存在法律明確規定的行為標準,以“合理人標準”判斷行為是否具有過失?!昂侠砣藰藴省本唧w可分為:①實然與應然相比對的方法,將行為人的行為狀態與行為人應當達到的一個理性人的行為標準進行比對,若實然達到應然標準,無過失。若實然未達到應然標準,有過失。②“合理人標準”是一種客觀化和類型化的標準。判斷行為人的行為是否達到了其所屬的職業階層或社會活動成員或某年齡層中的一個理性人在此情形下應當達到的行為標準。因此,冬天約朋友喝酒,醉酒后被凍死等等沒有履行注意義務的案例有了明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