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兵
(224500 江蘇省濱海縣人民法院 江蘇 濱海)
擔保物權實現之途徑
陳 兵
(224500 江蘇省濱海縣人民法院 江蘇 濱海)
擔保物權的實現,不僅關系到擔保物權人的利益,對擔保交易的正常運行也有著重要意義。我國物權法雖規定可以直接申請拍賣、變賣擔保財產,但擔保合同無法作為執行依據。為了實現擔保物權制度之功能,彌補制度設計上的缺陷,新民訴法增加了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一百九十七條關于實現擔保物權的特別程序條款。
擔保物權;實現;范圍;程序;標準;效力
《民事訴訟法》修正后在特別程序一章增訂“實現擔保物權案件”一節。擔保物權人于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的,向法院申請拍賣擔保物,由法院經審查作出許可拍賣、變賣與否的裁定,此即擔保物權實現程序。由于尚沒有出臺具體的司法解釋,實踐中運用該程序實現擔保物權的操作比較混亂,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的申請人包括“擔保物權人”以及“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有觀點認為新《民訴法》設立擔保物權實現程序主要是針對物權法中對擔保物權實現而作出的程序性規定,對于“擔保物權人”和“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適用范圍應當以物權法為依據來確定。根據我國物權法相關規定,有權向法院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的主體僅限于“抵押權人”、“出質人”和“財產被留置的債務人”。新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擔保物權人”主要就是指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的“抵押權人”,物權法第二百二十條規定的“出質人”和物權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規定的“財產被留置的債務人”就是“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筆者認為,為了便于解決司法實踐中層出不窮的司法難題,充分保護與平衡多方當事人利益,還應當包括與“抵押權人”相對應的“抵押人”、與“出質人”相對應的“質權人”、與“財產被留置的債務人”相對應的“留置權人”。另外,對于民訴法規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非訟程序,筆者認為應該統一適用于我國所有實體法中關于實現擔保物權的規定,以利于在全國范圍內,在不同的法律規范之間做到和諧一致,而不沖突,也更有利于實現擔保物權程序功能的充分發揮。
申請拍賣、變賣擔保財產案件為非訟案件,法院僅對申請人的申請進行形式審查,即僅從程序上審查應否許可強制執行。形式審查的內容包括擔保物權有無依法公示及是否已經達到擔保物權的實現條件。
就申請拍賣、變賣擔保財產案件而言,有關擔保物權存在與否及擔保債權范圍和數額等實體的問題,應盡可能在非訟裁定形成過程中一并予以解決。由于擔保物權存在與否及擔保物權范圍和數額等實體上的爭議對立色彩濃厚,為配合其爭訟性及對立性的程序保障需求,法院應求諸訴訟法理,如處分權主義、辯論主義、舉證責任分配、言詞辯論等,盡可能地賦予當事人參與裁判過程和辯論的機會。至于就其他非實質爭議部分,法院則應置重于迅速、經濟需求而適用非訟法理予以審理。果若如此,就同一申請拍賣、變賣擔保財產案件的審理,可兼顧各種不同的程序上的基本要求,迅速、經濟地解決糾紛。
法院判決的既判力實務上已經得到承認,但法院裁定是否有既判力則存在爭議。筆者認為法院作出的許可拍賣擔保物的裁定,對于債權和擔保物權存否有無實體上的確定效力,取決于裁定的形成過程,是否給予當事人充分的程序保障,該裁定已經給予了當事人舉證、質證、辯論的機會,又由于擔保物權,尤其是經過登記的擔保物權,其本身的存在的蓋然性就很高,再經過法院的嚴格的審查確認程序,則該裁定應該賦予其既判力,這樣符合程序經濟性原則,也有利于一次性解決糾紛,節約社會資源。該裁定,與新民訴法一致,為一審終審,無需賦予當事人上訴權,但應賦予當事人申訴權。
陳兵,漢,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