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杰
(350200 長樂市公證處 福建 福州)
淺析新形勢下公證工作的新思路
林世杰
(350200 長樂市公證處 福建 福州)
公證是中國司法體系的重要構成,在各類民商活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改革開放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社會人群對公證的需求量激增,客觀上刺激了公證工作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在依法治國理念下的司法體制改革過程中,公證工作迎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在新形勢下充分發揮公證工作的作用成為司法界考慮的重要問題,本文就此展開論述,對新形勢下公證工作如何創新進行簡析。
新形勢;公證工作;新思路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提出“依法治國”的基本理念并將其寫入憲法,使得“法治”成為黨執政的基本方針,這對國內司法體系的完善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作為司法體系重要構成的公證工作也同樣獲得完善和發展的機會。與此同時,隨著民商活動的日益頻繁,社會民眾對公證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使得公證工作的重要性日漸凸顯,也暴露出發展中的許多新問題。在此形勢下,如何順應時代發展,進行公證工作的創新成為國內司法界面臨的首要問題。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依法治國”的理念,這就讓司法體系的格局從“法制”到“法治”實現了法理上的轉型,在這過程中,公證工作從一種司法服務的形式與內容,逐步的向一種規范性措施發生了轉變。
體制上,司法公證逐步從司法機關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組織結構,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對公證雙方的公證需求進行反饋,給出相應的公證資料,有效解決各類民商活動中的信任危機問題。
經過不斷的實踐經驗總結,公證工作已經逐步的從附屬于司法方式的一種規范性行為,向獨立的法律服務項目發生了轉型,在這種轉型的過程中,也讓越來越多的民眾更為直觀和透徹的認識、認知了公證工作的內容與內涵。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讓越來越多的人逐步的接受了在法律框架范圍內借助公證行為維護個人合法利益。利用這種現身說法的方式引導民眾重視公證,不僅是公證工作的一個進步,也是司法體制改革工作的一種跨越式發展。
盡管從大的社會環境上來看公證工作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基機遇,但是因為民眾對于公證工作的實際作用了解的并不深刻,因此公證工作要想發展仍然需要徹底扭轉目前面臨的一些實際問題:
其實,公證制度在我國的司法體系中很早就明確了,但是公證文書的出現,往往是伴隨著法院的強力有效法律文書一起執行,因此在一些地區,仍然有一部分民眾認為民間的約定俗成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對于公證工作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和偏見,認為公證是基于刑事案件范疇中的強制性行為措施,不愿意過多的接觸公證,更無從談及配合公證工作的順利開展了。
在公證體系中,負責公證工作的人員,其履行的是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應該秉承高度負責的態度來開展相關的工作。但是筆者通過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來看,在實際工作中的確有一些負責具體工作的公證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法律意識也明顯淡薄,甚至極少數公證人員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貪瀆行為。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公證工作的公允性和嚴肅性,而且也直接影響到了公證工作中法律的公平原則。近期媒體中報道的部分地區“以房養老”中當事人個人財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轉移,就充分的說明了在整個公證體系中,的確有一部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需要進一步提升。
在日常工作中,公證工作是帶有一定的獨立性的,這是公證工作的特殊性所要求的,同其它的司法體系部門一樣,應該有高度的獨立調查和辦案原則才能確保公證材料的真實性。但是由于公證部門在區域性管轄中不僅要受到司法體系的監督,還要受到行政體系的管理,因此地方政府,尤其是縣級地方政府對于一些比較敏感的公證案件信息調查和材料出具的干擾甚至是干預現象并非個案。媒體報道的西南地區鄉政府采用公證的方式擔保信貸造成農商行不良貸款形成,盡管事出有因,但是其中公證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被行政管理所干預的跡象極為明顯。
梳理公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其實不難發現,這些問題的表象是硬件建設不健全,但是其本質是對于公證工作沒有從意識形態上高度認識和深刻理解,考慮到其中有些問題屬于歷史遺留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解決,因此必須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扭轉目前的現狀才能讓公證工作得到創新和發展。
公證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民商活動,是面向公眾提供公證服務的,應進行廣泛的普法宣傳與教育,使得社會公眾對公證工作有準確的理解和清晰的認識,進而在日常活動中恰當的運用公證這一司法服務形式,解決生活、工作中面臨的相應問題。更為重要的,公證的存在是為了有效地維護法紀,最大限度的體現法律的公平性,這與其附屬的案件性質沒有任何的必然聯系。在普法工作中應該有針對性的和民眾將這個問題說清楚,如果客觀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可以制作一些展板,用真實案例來引導民眾。
與其他工作相比,公證工作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極高,相關組織機構和從業人員應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培訓,確保相關從業人員具備先進的理論知識基礎和業務技巧,能夠游刃有余的處理工作中面臨的各類問題。新時期,公證工作的覆蓋面更為寬泛、業務更為專業,給公證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相關組織和個人更需要與時俱進,積極了解社會發展的新動態,參與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培訓工作,以此拓寬工作人員的視野,提升其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此外,還應加強公證工作人員的職業操守培訓,努力打造高素質的公證人員團隊,如此方能夠讓公證工作人員從根本上對公證工作的存在價值有明確的認識,特別是在個人修養的提升上得到明確的了解之后,有助于進一步開展便民工作。
傳統意義上的公正工作都是需要滿足一些特定條件的,由于受到一些地域環境的影響,可能有些并不能滿足實際需要。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借助移動終端與數據系統的鏈接,整個公正平臺的后臺可以在技術上實現運行終端與前置客戶端的鏈接。目前這種方式已經在內蒙古四王子旗、江蘇省鹽城市等城市開展試運行。采用全新的方式啟動公證工作,一方面是為了方便因為客觀地理位置條件限制所導致的民眾缺乏有效公證信息,滿足民眾的基本訴求;另一方面是為了有效解決公證資源分配不合理情況,可以將優質的公證資源通過互聯網平臺傳輸到相應地區使用,以平衡不同地區間的公證服務工作;最主要的一方面是這種全新方式最大化的降低了司法公證服務的資源消耗問題,有助于相關單位合理分配公證資源的同時,為民眾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詢、公證等關聯性司法服務,真正的踐行了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依法治國”理念,也進一步的履行了黨中央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工作的相關內容。
需要強調的是,部分時代地區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總結歸納出將原有的公證服務與司法服務電話熱線同移動終端APP結合起來,形成統一的獨立平臺開展線上與線下的同步服務,盡管在工作時間中仍然有許多的程序需要有待完善,但是筆者認為這種全新的方式的確為進一步有效拓展公證服提供了全新的渠道與模式,值得在總結靜安的基礎上進一步的予以優化,各地的司法機關也應該為此提供力所能的支持與幫助。
盡管目前公證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是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也步入了快車道,因此公證工作在下階段的任務還是比較艱巨的。一方面,需要借助互聯網多媒體技術廣泛開展便民服務工作,盡管目前經濟發達城市對于公證工作認識已經比較成熟了,但因為公證工作的服務的確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借助先進的互聯網多媒體環境來拓展服務業態,力求給民眾更多的法律服務和幫助環境,讓他們能夠第一時間獲得公證服務的有效幫助;另一方面,需要借助人員與信息的流通深入開展普法工作,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們對于公證工作的存在價值仍然存留著一些偏見與看法,甚至有些司法體系內部的工作人員對于公證工作的服務內容也并不是十分的清楚,這就不利于區域性環境內的普法工作開展。客觀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完全有必要利用人員和信息的互通交流,廣泛且深度的利用人員培訓和信息交流的平臺來完成普法工作宣傳的同時,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進而讓更多的人去正視公證工作的存在價值。
當下,公證工作正在社會活動,特別是民商活動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儼然成為國內司法體系的核心構成,對中國司法界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新形勢下,公證工作面臨的環境更為復雜,影響因素眾多,相關機構和人員應結合國內實際,創造性開展公證創新工作,發揮公證工作的司法服務職能。
[1]趙國金.淺析新時期公證管理工作[J].赤子:上中旬,2015(03):174-174.
[2]劉亞潔.著力加強新形勢下公證工作[J].新長征,2015(05):12-13.
[3]牟佳琦.新時期下公證工作發展改革思考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5(29).
[4]劉曉晶.探析新時期下公證工作發展改革[J].現代經濟信息,2016(18).
[5]李恩清.新形勢下如何創新公證服務的發展[J].法制博覽,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