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歡 王維未
(620500 仁壽縣人民檢察院 四川 仁壽)
淺談基層檢察機關如何服務環境保護工作
李 歡 王維未
(620500 仁壽縣人民檢察院 四川 仁壽)
近年來,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政府和廣大群眾的重視,而環保工作也逐漸成為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檢察機關特別是基層檢察機關如何在環保工作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筆者以S省R縣人民檢察院為例淺談基層檢察機關如何服務環境保護工作,以期對基層檢察機關履行檢察職能,服務環境保護工作有所助益。
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河長制;檢察機關
7月1日起,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在內容上確立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R縣人民檢察院依托公益訴訟制度為主體,提出了以公益訴訟護航環保工作展開的思路,深挖環境類犯罪中可能存在的公益訴訟線索。
創新性開展以“治理法治化、施策精準化、責任制度化、管控信息化、預防常態化”為核心的“五化”河流治理框架。
(1)治理法治化,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強化對涉河涉水主管部門行政執法行為監督,查閱相關行政卷宗百余冊并提出檢察建議,嚴懲污染生態環境的各類刑事犯罪,依法查辦發生在生態環境監管領域的貪污賄賂瀆職案件。
(2)施策精準化,科學梳理一河一策。S河R縣段河長兩次實地勘探自轄區河流污染及治理情況。查實主要污染源為畜禽養殖污染、農業污染和生活污水污染。針對污染源開展設立禁養區、引導農戶減少農藥化肥投放量、修建污水處理廠等舉措。
(3)責任制度化,落實權責統一原則。牽頭召集國土、水務、環保等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就水域保護、執法監督等內容編制了“目標、問題、任務、責任”清單,將責任層層分解下達。建立巡河制度,開展日常巡查保潔工作。
(4)管控信息化,依托平臺治理河流。依托“兩法銜接”平臺和信息共享平臺,實時掌握水務執法信息和互通水質監控信息。利用“兩微一端”平臺及時推送河流治理情況和收集河流治理意見建議。
(5)預防常態化,推動全民治河行動。深入多個相關部門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宣講十余次,通過送法下鄉、法治宣傳等活動開展全民治河宣傳教育,受眾2000余人。開展河流志愿者清理活動,對S河道兩側進行全方位清理。通過河長制開展,一方面切實改善了水質,另一方面體現了檢察機關積極主動服務環保工作。
(1)加強組織保障,形成環保合力。積極向黨委政府、編委等部門報告,爭取成立相應的機構,由專人負責生態環境檢察工作。
(2)開展專項行動,威懾違法犯罪。積極參與開展打擊環保違法犯罪專項活動,成立專項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對環境犯罪的立案監督、適時介入偵查、引導取證、審查逮捕等工作,結合“破壞環境資源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違法犯罪專項監督活動”“集中打擊整治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等長期性專項行動,及時監督行政部門移送相關線索。
(3)強化立案監督,加大打擊力度。通過走訪督查環保、水務、國土等環保執法部門,查閱行政處罰臺賬和案卷,全面排查是否存在有案不移、降格處罰等情形。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途徑獲取環保違法線索,及時聯系環保執法部門就線索進行調查核實,實時督促環保部門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形成了共享線索、參與調查、跟蹤監督的新模式,有效促進環保部門及時履職,加大了環保違法打擊力度。
(4)做好預防宣傳,提升監督實效。針對保護生態環境的水務、環保、畜牧、農業等重點職能部門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宣講,通過法律七進、法制宣講月(周)活動深入基層向廣大的群眾講解破壞環境相關法律知識,利用“兩微一端”平臺接受群眾舉報線索,積極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部門代表、企業代表、群眾代表、新聞媒體等參與“檢察開放日”活動,提升綠色發展的知曉度。
李歡(1993.9~ ),女,漢族,四川仁壽人,仁壽縣人民檢察院,本科,司法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