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蘭
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
依法治校對開放大學的推動作用
吳 蘭
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我國是法治國家,依法治校是現代高校的辦學理念,符合現代大學制度的基本要求。全力推進依法治校,這對國家開放大學具有推動的作用。針對依法治校對開放大學的推動作用,本文從依法治校的內涵入手,分析現階段依法治校對內蒙古開放大學呈現的現狀,進一步詮釋了正確處理依法治校中開放大學的內部關系,進而對依法治校下開放大學采取的有效管理對策進行了解,闡釋了依法治校對開放大學的重要意義。
依法治校;開放大學;內蒙古;高校管理;作用
隨著教育的改革,高校采用依法治校作為學校管理和發展的方式,這對現代高校的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內蒙古大學采用依法治校,構建和推進了內蒙古開放大學的教育領域的綜合改革。它呈現鮮明的地方特點和民族文化,讓高校嚴格按照法律踐行教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維護學生的權益,讓學生處于法治精神的環境里,因此,堅持依法治校是內蒙古開放大學的必然選擇。
依法治校是指高校內部管理中依據國家法律法規以及學校依法制定的相關規章制度,對高校各項事務順利進行的管理方式及理念,這需要在內部貫徹法治精神,要求高校的學生擁有法治觀念意識,進而弘揚法治精神,借助法律這條準繩來開展學校的一切活動。本文的依法治校是高校的內部管理原則,它是現代高校辦學理念和策略,廣泛應用于學校的管理之中,讓人們滿意高校對學生的管理[1]。
(一)法制觀念比較淡薄
教育長期以來受國家行政部門管理,其在管理上采用統一性的方式,由于內蒙古開放大學管理者缺乏依法治校的意識,加上傳統意義上的“人治”理念,官本位思想,行政色彩就比較濃厚,欠缺一定的服務意識和法制觀念,存在行政化管理模式的痕跡,法制觀念意識比較淡薄。
(二)高校法律體系及校內規章制度上問題
我國的教育法律法規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教師法》等,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公民的權益提供保障,進而推進了內蒙古開放大學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但是與國外相比,由于內蒙古開放大學的法律體系還不健全,這就影響了高等教育管理法律體系的建立,加上計劃體制下存在的行政性色彩,這對高校的教育管理存在很多問題,缺乏對教職工和學生利益上的保護,不利于內蒙古開放大學的依法治校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三)缺乏法律意識及維權救濟渠道
高校的依法治校只是處于行政式的管理模式上,這讓師生的法律維權意識淡薄,當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時,不知道該采取怎樣的方式,來對自己的合法利益進行維護。此外,有些高校擁有自己的工會組織,但是維權能力和渠道比較薄弱,沒有憑借相應的行政司法制度。這就讓老師與高校、學生與學校之間的糾紛顯得復雜難解,加上維權渠道的缺乏,讓師生的利益得不到保護,從而對依法治校的開展有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四)缺乏監督機制和監管力度
由于監督機制的不完善,高校依法治校的監管力度就會不夠,缺乏權威性的監督管理機制,各個監督主體職責不清,政策多而雜亂,分工錯綜復雜,沒有一個標準,及時有監督部門,但是也是處于形式上的監管,沒有一定的實效性。內蒙古開放大學自身的特性,讓管理者在管理行為不能借助在監督機制中制約,這就讓行政管理主觀性意識有了條件,這在處理事情上就會比較隨意,因而就阻礙了高校的依法治校管理方式。因此,高校依法治校喪失了根本性的作用,這樣師生的利益沒了有法可依的保障[2]。
(一)高校與高校依法治校的關系
高校作為用人單位,需要對內部人員和事務進行相應的有效管理,這才是高校之所以存在的目的,針對高校的管理,采用依法治校的方式,針對高校實施的依法治校管理措施,主要有兩點:
1.制定和健全校內規章
高校依法治校主要借助兩點,一點是法律,另一點是根據法所制定的相關規章制度。由于校內規章制度的健全,這對高校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礎有了依據。在所有的校內規章中,高校章程是最重要的。現階段,內蒙古開放大學沒有健全的校內規章,加上有些內容的不合理實施導致依法治校沒有可靠的依據,這就需要制定校內規章,明確高校內部人員的各個關系和職責等問題,這樣可以保證高校通過制定和健全校內章程,減少在依法治校管理過程中,因為人為因素、主觀化而使高校處于行政化管理之中,這就強化了高校依法治校更加民主、公正、透明。
2.高校治理結構上的完善
高校是黨委領導的,采取校長負責制的原則,而紀檢部門又屬于黨組織,需要對其進行負責。由于行政監察部門隸屬于高校校長,紀檢部門沒有能力和動力對其進行監督,由于監督部門沒有履行職責,這就需要對它賦予相應的獨立地位。如果說高校是黨委會在行使其政治權利,校委會行使行政權利,這就需要將行政、政治、監督權利放在同一個水平線里,讓這三個機構相互獨立、相互制衡,這有利于高校依法治校的管理。
(二)教師與高校依法治校關系
教師是高校的重要部分,它與高校有著雙重的關系,一個是民事契約關系,另一個是行政法律關系。高校依法治校要處理好高校和老師的法律關系。高校在聘任教師的時候,要根據《教育法》和《教師法》的聘任要求,遵循雙方平等自愿的原則,與受聘老師簽署合約,雙方在此合約中,有屬于各自的權利和義務,要根據要求嚴格執行,如有違約就是屬于典型的民事案件。在我國,高校對老師的職責,需要老師忠誠于人民的教育,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此外,高校教師的職務制度屬于行政職權,因此就是法律上的行政法律關系。
(三)學生與高校依法治校的關系
依法治校最關鍵的部分就是處理好高校與學生的關系。高校與學生之間存在雙重性的法律關系,其一是行政法律的關系,由于高校的招生、學位授權等管理就是屬于法律授權的行為,需要在法律授權的范圍之內行使自己的行政權力,因此這屬于行政法律的關系,當學生與高校出現糾紛關系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行政法途徑進行有效解決。其二是民事法律上的關系,高校以學生為主體,后勤對高校學生的服務以最大滿足的需要為宗旨,從而形成平權性的法律關系。例如,學生自身在高校生活消費與高校之間存在的法律性關系,學生生活設施與學校的合同關系,形成了學校、學生與社會主體之間三方的民事法律關系。新時期,內蒙古開放大學學生需求上的多樣化變化,讓高校與學生的民事化關系成為主流趨勢[3]。
(四)高校學術與行政權力制約關系
大學的教育在學術上是講究自由的,它作為大學的靈魂,是高校賴以生存的基礎。高校面對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之間的關系,需要對其進行平衡,雖然他們是一對矛盾體,但行政權力是不能凌駕于學術權力之上的,否則大學沒有其靈魂,無所謂精神而言。只要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這對高校的發展就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現階段最重要的是,由于高校行政領導對學術問題的干預情況比較多,這就需要將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之間建立相互制約的機制,從而讓高校的行政領導行政化傾向降低,這對高校的依法治校制度有一定的完善作用。
(一)樹立和強化法制觀念
對于依法治校,需要法制觀念熏陶內蒙古開放大學的管理者,讓高校管理者重視法律意識的重要性,從原有的人治觀念向法治轉變,樹立法制觀念,強化管理者的法律意識,讓高校管理層和師生認識到依法治校的重要性與實施的必要性,這就會使他們做到自覺守法,當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會有效利用法律渠道維護自己的利益。這對高校的管理有促進作用。高校法律意識的提高,讓遵紀守法和依法辦事的風氣成為依法治校的基礎,這樣依法治校的管理方式讓大學的開放更安全。
(二)健全高校法規校紀
高校管理依據國家已經制定的《教師法》及《學位條例》等法律法規,但由于自身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根據新時期的需要,這就必須健全和適時修改法律法規的相關內容。另外,對現有的校內規章制度依據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相應的修訂,其中,內蒙古開放大學的依法治校相關內容的修訂,讓高校對學校管理法律法規體系的可操作性增強,這對其體系的完善有根本性的意義,實現了高校有法可依的情況。對于內蒙古開放大學而言,制定《開放教育法》,通過立法的形式提高高校的權力,借助高校的法規校紀管理開放大學。
(三)提供專門保障組織
高校依法治校需要專門的組織進行運行,這就需要高校成立相應的依法治校小組,或者是專門的保障機構,并需要配備相應的法務工作人員。這是對高校依法治校的管理提供決策上的法律依據,他們為高校提供咨詢和法律服務,解決高校相關的法律事務,從而保證了高校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進而維護了高校利益。
(四)法制監管及監督機制完善
高校依法治校需要監督部門進行監管,這就避免了高校中有些人濫用權力,使依法治校之風受到破壞,不利于高校的管理。加強法制的監管,可以借助完善監督機制來保證高校依法治校管理落到實處,對那些違反的現象要嚴格進行處理和糾正,進而監督了高校執行的教育法律情況,有利于提升教育法律上的權威性,進而保障了高校的依法治校,有利于開放大學的推進。此外,發揮社會的力量,對高校團體、組織機構進行監督,這對完善高校監督機制具有一定的影響[4]。
高校依法治校的模式,有利于高校的管理,這對高校依法治校的學生、老師、高校之間提供了法律的保證,有利于維護他們的權益,而依法治校對開放大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中對內蒙古開放大學的有著重要的影響,以下是具體的內容:
(一)高校依法治校順應了黨的要求
高校依法治校貫徹黨的精神要求,推進了國家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這對教育事業的深化改革產生了影響,讓我們認識到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管理實施上的必要性。對于內蒙古開放大學的教育屬于我國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科教興國有著密切關系,這對實現開放教育的現代化具有重要性的意義。因此,推進全民學習及終身學習服務型開放大學,需要借助依法治校的管理方式,這順應時代的發展。
(二)依法治校符合了現代高校管理時代要求
傳統的高效管理,只是處于“人治”管理的方式里,主要是看中人情、重視權威、忽視法制的,因此就不利于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新時期的法制管理方式,是一種理性化的管理模式,借助法律的準繩來約束和管理高校,這就避免了傳統高校管理的隨意性和無序性,依法治校符合時代的潮流,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是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因此,內蒙古開放大學的規范管理必須借助依法治校管理模式。
(三)依法治校實現了高校辦學的自主權
依法治校的管理模式,讓高校的辦學上有了明確的規定。對于教育體制的改革,順應了開放教育的發展,這就需要高校加強自己的辦學自主權,讓高校通過國家的法律法規,開展教學活動、科研活動及社會服務等,這就需要高校自主確定管理和使用人才,而開放大學作為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擁有自己的辦學自主權,提升自己的硬件和教育基礎,讓依法治校對開放大學進行相應的推動作用,提高其辦學層次。
(四)依法治校符合高校治理結構,符合現代大學制度要求
依法治校符合了現代高效的管理,為現代大學制度進行了完善,開放大學教育規模的不但擴大,這就需要與其他組織建立關系,然而高校、學生、老師這三者之間的糾紛會越來越多,管理上會越來越復雜,這就必須借助依法治校管理模式,健全學校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為了預防和處理三方的各種矛盾,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系,從而為開放大學的推進有了保障,這就需要借助依法治校管理模式,這有利于內蒙古開放大學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依法治校[5]。
綜上所述,高校依法治校方式,有利于開放大學的推進。在未來的開放大學之路,需要我們加強對高校的法治建設,只有堅持依法治校,學校管理才能進入法制渠道,從而實現依法辦學和管理,這對內蒙古開放大學的建學提供了法制保障,弘揚了法治精神,對其具有推動作用。
[1]魏增林.堅持依法治校助力學校和諧發展[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6(6):7-8.
[2]韓競.系統建設與科學發展:內蒙古開放大學的路徑選擇[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101-105,112.
[3]包家新,劉磊.高校依法治校需要處理好的幾層關系[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0):73-75.
[4]張春霖.對大學生訴母校現象的思考——依法治校視角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宜賓學院學報,2006,6(11):14-17.
[5]王連喜.全力推進依法治校 辦好國家開放大學[J].天津電大學報,2011,15(4):19-22.
D
A
2095-4379-(2017)13-0082-03 作者簡介:吳蘭(1980-),女,蒙古族,內蒙古豐鎮人,碩士研究生,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講師,研究方向:民商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