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依凱
湖南師范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6
?
原產地規則下TPP對WTO的影響及我國的對策
羅依凱
湖南師范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6
2015年10月5日,歷經數年談判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產生了實質性突破,將對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基礎的多邊貿易帶來何種沖擊?在“新一代全球經貿規則”盛行下,對占據國際貿易半壁江山的WTO規則和產生新實質性進展的TPP進行一個簡單的比較,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將選取WTO與TPP下的原產地規則進行簡要分析和比較。
原產地規則;WTO;TPP
在國際貿易當中,原產地就是指貨物的“法定國籍”,即交易貨物的生產地址。原產地的含義與原產國的含義是相通的。在國際經濟貿易中,如何判定原產地對貿易的順利進行十分重要。為了確保對不同國家的差別關稅和非關稅的其他貿易措施的正確實施,必須對進出口貨物,尤其是從國外進口國內的貨物進行正確的原產地認定。
WTO成員國為了更好的在各成員國之間進行貨物貿易的往來,在1994年了達成《原產地規則協定》,該規則以國際商品統一分類和編碼制度(HS)為基礎。《原產地規則協議》的內容包括序言、四個部分和兩個附件構成,協議中對貨物原產地的給予了兩項標準進行認定,分別是“完全獲得”標準與“實質性改變”標準。但就各國的貿易實踐來看,WTO原產地協調工作計劃的推進速度并不十分理想。雖然該協議使用廣泛,但是具體而言,其缺乏針對原產地標準的全面判定、直運規則的使用、容忍條款的設立、原產地證明的具體規范等進行統一的界定。在實踐中,因各國所持有的目的和利益不同,很難在具體的產品上有統一協調的定論,使得原產地規則很容易淪為各成員國在實施貿易保護時的保障工具。
TPP是(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的縮寫,全稱為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2015年達成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將原產地規則和原產地程序、紡織品和服裝分別規定在第三、四章中。①(一)原產地標準
顧名思義,原產地規則最重要的內容自然是原產地原則的標準,該標準作為最主要的內容占據了TPP關于原產地規則的大部分內容,其中,涵蓋了關于原產地規則的定義,也設置了原產貨物的相關規定。TPP協議明確規定了水產養殖、可互換物或材料、GAAP等十三個名詞的定義。
完全獲得標準:在TPP第3.3條中,以具體作出定義的方式對“完全獲得”的內容加以規定,這無疑也是TPP的一大進步之處,其中一共列舉了11種直接是判斷為完全獲得的情形。
實質性改變標準:TPP項下所規定的是,在生產或加過期間,使用的非原產材料的關稅分類的項目發生了改變,可以對貨物原產地的改變下一個定論,進而,可以將改變的生產加工地作為貨物原產地。
增值百分比標準:有關區域增長百分比標準的計算方式規定在3.5條中,TPP第3.5條規定:區域價值含量計算方式如下:RVC=(TV一VNM)/TV x 100070。其中:RVC是以表示的區域價值含量百分比;TV是貨物的交易價值,在FOB離岸價的基礎上進行調整;VNM為用于生產貨物的非原產材料價格,包括原產地不明的材料,以CIF到岸價格的基礎上進行調整。
(二)累積規則
為確保TPP協定的實用性,TPP的第3.10條進一步規定累積規則,TPP關于累積規則的進一步規定有利于累積規則實現其實用性,各成員方能更好使用該規則。
(三)微量規則
微量條款又稱容忍條款,該規則意指某區域下的原產品,并不一定完全是該地區的原材料,可以允許在一定比例之內含有進口的原材料,并對判定其原產地資格不產生改變。TPP項下的容忍條款,規定在了第3.11條中。
(四)原產地證明
所謂原產地證明,即是所出現產品原產自哪一特定國家或地區的一個證明文件,是出口國根據相關原產地規則和要求所發出的。原產地程序的核心是原產地證明,TPP第3.19條規定了相關原產地證書的基礎、原產地證書的免除、進出口有關的義務、保存記錄、原產地核查、優惠關稅待遇訴請、處罰及機密性等。
(一)TPP原產地規則是以WTO原產地規則為根基
TPP的目的是為在特定區域內全面推進經濟的多元化轉變為一體化。從TPP的相關規定內容來看,可知,TPP實質性條款的內容和范圍已經遠超WTO的規定,明顯是經濟全球化下貿易一體化發展的成果。但是不管其如何發展,從本質上而言,TPP的規則設置仍要以WTO多邊貿易規則為基礎,脫離不了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WTO規則。
(二)TPP原產地規則是對WTO原產地規則的提升
TPP協定在第3章對原產地規則做出了十分嚴格又具體的規定,包括了實體和程序方面。其中特別是對原產貨物、區域價值成分、累積、微量等規則有具體定義,同時又對訴請、核查、處罰等程序有嚴格規定。WTO《原產地規則協定》對上述內容只進行寬泛的規定。
(三)TPP原產地規則是對WTO原產地規則的挑戰
總體來看,相對于WTO原產地規則,TPP原產地規則規定的內容更為廣泛和具體。TPP項下的原產地規則已是對WTO原產地規則的升級算是一種規則上的進步,必然會對非TPP成員國造成損益,也不可避免的會對WTO下的原產地規則制度產生沖擊,甚至還有可能會使得WTO原產地規則制度逐漸在貿易實踐中被各國家和地區所摒棄。
(一)改進中國原產地規則相關制度
就我國原產地規則而言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第一,從宏觀層面上,為了全面統籌和協調原產地規則的適用,就需要從立法上對其進行優化,并逐漸拓展到相關自由貿易區的的規則統一。第二,在微觀層面上,對具體的原產地規則的設計,應當進行細化,采取客觀的標準進行判斷,排除模棱兩可的適用情形,采取混合使用標準的方式。
(二)促進區域合作
我國應對加強與美國、日本、亞太個地區的區域合作。針對不足之處,與相關互補性產業國家搭建更適用的FTA,減少TPP對我國的各方面的影響,是我國應該考慮的一個措施。
(三)加強我國特色戰略的建設
我國應當加強以我國為主的特色戰略建設。例如,對我國所提出的“一帶一路”進行堅持和完善,該戰略是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的體現,并同時拓寬了沿線各國的優勢互補的渠道,更進一步增加了新的經濟發展機遇,是國家間相互促進和發展的新平臺。
從TPP的發展來看,不可避免地會對當前以WTO為基礎的戰后多邊貿易體制產生十分重大的沖擊。筆者認為,中國應當注重自身原產地規則的發展和適用才能盡可能從根本上保證我國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的良好發展。
[ 注 釋 ]
①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EB/OL].http://www.caitec.org.cn/article/gzdt/xshd/201512/1453.html.
[1]趙維田.世貿組織的法律制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20.
[2]張明.論WTO體制下區域貿易組織優惠性原產地規則的統一[D].中國政法大學,2008.
[3]厲力.原產地規則研究:原理與實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22.
[4]馬建軍,付松.基于美歐經驗的自由貿易區發展戰略[J].國際經濟合作,2007,05:32-36.
[5]黃志雄,毛真真.“21世紀貿易協定”:TPP對WTO的沖擊及我國的對策[J].清華法治論衡,2014,02:41-61.
[6]金中夏,李良松.TPP原產地規則對中國的影響及對策——基于全球價值鏈角度[J].國際金融研究,2014,12:3-14.
[7]李欣.TPP的原產地規則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3.
[8]Goro Takahashi.The Barriers and Solutions to Integration of the EAFTA and TPP[J].Journal of Global Policy and Governance,2013.22.
F
A
2095-4379-(2017)13-0120-02 作者簡介:羅依凱(1992-),女,漢族,湖南湘潭人,湖南師范大學,2014級國際法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