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宏
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
我國傳統法制思想在當今社會的演變
郭 宏
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法家思想自漢代以來就成為了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統治階層的思想,在我國法制史上有著重要意義。19世紀后半期,隨著中國開始卷入世界經濟全球化,我國傳統法制思想也在隨之不斷演變,并以其不斷被討論的形式得到保護。
法家思想;法律儒家化;演變
我國傳統法制思想的形成是以法家主張為基礎,間或融入儒家思想的過程。法家思想作為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其主張“依法治國”的法制思想,法家的一整套理論和方法,直接為中央集權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和統治方法,為秦漢及后世歷朝歷代的統治階級所使用,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之一,而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也隨之產生。
法家思想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是重法輕禮。第二是人本惡的主張。第三是“不法古,不循今”的歷史觀。第四是“法”、“術”、“勢”三者相結合。本質上講,法家極力主張絕對的君主集權,這點與我國的民主政治根源上對立,但是,在如今法家思想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依然被反復提出與利用,其傳承與發展,便是下面主要討論的內容。
由于法家思想起源于硝煙彌漫的春秋戰國,確切的說是春秋向戰國轉化的這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中央集權思想的出現成為必然趨勢,由此產生的法家思想,正好為統治階級提供了最正確的工具,而歷經多年打磨而最終形成的韓非子的成熟法家思想,使統治階級最終找到了治國平天下之路。這便也決定了法家思想在百家爭鳴后期蓋過諸子學說,一枝獨秀的盛況。
自1840年鴉片戰爭敲開中國塵封的大門開始,清末的各種變法改革維新,民國與新中國的成立,逐漸使中國在20世紀成為世界矚目的經濟強國。在這經濟全球化的大潮席卷之下,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傳承千年的法家思想在這股潮流下,并沒有迷茫很久,很快,便在新的歷史時期成就了新的發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華民族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倡導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成為了新的時代國家與民族新的發展前景,使中國的各個方面都進入了正確的發展道路。法家思想也融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中,成功得到傳承與發展。
對于法家思想的傳承與與時俱進,起主導作用的依然是其本身思想上的內容。法家“不法古,不循今”的歷史觀,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與未來,要求一切的法律和制度均要隨著歷史大發展而變化,決不能因循守舊,更不可復古倒退。而這一思想,并不只被法家思想運用在了具體的法律與制度的改革當中,在整體的法家思想上,都在隨著時代的發展潛移默化的產生變化與進步。
近些年來,隨著先秦熱的興起,人們開始對法家思想在當今經濟發展下的狀況進行了廣泛的討論。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當今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極力支持法家思想,并運用于新中國的治理當中。早在毛澤東年輕時在北大圖書館當圖書管理員的時候,就曾在讀書筆記中極力歌頌商鞅:“吾讀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法令者,代謀幸福之具也……商鞅之法,良法也……雖然,非常之原,黎民懼哉。”新中國成立之后,在1973年7月4日,毛澤東同王洪文、張春橋談話中說道:“歷代政治家真正有作為有成就的,在封建社會前期有建樹的,都是法家。這些人都主張法治,犯了法就殺頭,主張厚今薄古”,其對法家的推崇毋庸置疑。雖然毛澤東過分的“批林批孔”、“批儒評法”甚至“批儒揚法”在當時引發了很多社會問題,但其對法家的擁護足見法家思想在當時的經濟發展與時代潮流下的傳承與發揚光大。而作為寶貴的中華民族文化之一的法家思想,也在這個時期得到了充分的擁護與推崇。
到了21世紀,法家思想已經不僅僅的在變革與治國之中發揮作用,還被廣泛的運用在了企業競爭與管理當中,而其被應用于此的原因莫過于經濟全球化的驅使。此時的法家思想,不是在為君王謀,是在為企業與國家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謀劃。易中天說:“法家向領導者獻上的是一把刀。”在21世紀下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之下,要求領導者運用“法刀”去斬斷紛繁復雜的信息與資源,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國家的長遠利益上,法家思想要求領導者變革依然要鐵血,用殘酷的陽謀去直面競爭與挑戰,在必要時可以犧牲一切。放到全球視角來看,面對著現今多級化的社會,治理好國家除了要讓社會穩定,人們安居樂業以外,還要讓國家迅速發展,與他國競爭,而法家思想在當今時代下的運用正體現于此。
由于法家思想在其本質核心中就有根據時代要求進行變革的要求,法家思想由內而外的變化亦在情理之中。就是因為其不斷順應時代的發展,成就了法家思想在各個領域內廣泛而深刻的運用。從我國建國階段以及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現在對法家思想的使用及推崇上不難看出,法家思想成功的做到了傳承與發展,使其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法制思想得到了新生,并且熠熠生輝。
[1]李露雅.淺談傳統文化思想對我國法制建設的影響[J].科教文匯,2012(15):203-204.
D
A
2095-4379-(2017)13-0159-01 作者簡介:郭宏(1990-),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