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浩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公安局,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0
?
包圍式曝光拍攝技術在刑偵工作中的應用
于 浩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公安局,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0
當拍攝的照片需要達到檢驗鑒定質量時,我們建議大家采用包圍式曝光方式來拍攝,也就是說每按下一次快門按鈕,就可以在相同的角度下用不同的曝光參數獲取同一痕跡物證的多幅照片。
刑偵;包圍式;曝光;使用
為了讓鑒定人員有更多的機會看到他們希望見到的細節,我們就應該采用包圍式曝光的方式完成拍攝。采用這種方法后,原本較暗的區域將在曝光量增加一擋的照片中呈現出更多的細節,原本較亮的區域的也能在曝光不足一擋的畫面中得到更好記錄??梢哉f,包圍式曝光就是一種穩妥的拍攝方法,它能夠幫助我們最大限度地記錄下我們需要的信息,并最終呈現在鑒定人員或分析人員面前。如果拍攝者知道曝光補償的調整方向,那么在設置包圍式曝光的參數時向該方向調整即可。
在我們知道包圍式曝光的原理之后,完全可以通過手動方式控制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來實現相同的拍攝過程。當然,為了方便地設置以上兩個變量,應該將拍攝模式設置為手動曝光模式。操作時快門速度的設定應該能夠避免手持拍攝時機身晃動帶來的模糊影響,同時選擇的光圈系數也應該保證畫面獲得合適的景深范圍。請大家記住:在獲取犯罪現場影像的過程中,減少運動模糊及最大化地獲取景深范圍和保證畫面曝光正確一樣重要。
如果你在拍攝時使用的是數碼相機,那么還可以通過控制感光度數值來實現包圍式曝光。當然,如果你使用的是傳統膠卷相機,那么該方法就不是選項了。這種拍攝方式對于多年使用傳統相機進行現場拍攝的技術人員更有借鑒意義,因為他們需要時常提醒自己現在已經步人數碼時代,隨時改變拍攝時的感光度已經成為現實。
如果你正在使用光圈優先模式或快門優先模式拍攝,那么僅僅改變光圈大小或快門速度是無法實現包圍式曝光的。
如果你正在使用光圈優先曝光模式拍攝痕跡物證,并且將光圈系數設置為f/11,那么是否將光圈系數設置為f/8就可以將曝光量增加一擋呢?回答當然是否定的!無論你使用哪一個光圈設置,相機都會盡力設置一個快門速度使曝光量始終保持恒定。換句話說,在上述調整過程中曝光量不會增加一擋,因為此時曝光互易律將發揮作用。舉例來說:如果將光圈系數設置為f∕11,相機會自動將快門速度設置為1/125秒,那么當把光圈系數調整為1∕250秒時,相機將會選擇1/250秒作為快門速度,這兩組曝光組合得到的曝光量是相等的。
如果你正在使用快門優先曝光模式拍攝痕跡物證,并且將快門速度設置為1/125秒,那么是否將快門速度設置為1/60秒就可以將曝光量增加一擋呢?回答還是否定的!不論你將快門速度設定為多少,相機都會設置一個相應的光圈系數使曝光量保持恒定。換句話說,根據曝光互易律原理,在調整快門速度的過程中曝光量將不會改變。舉例來說:如果將快門速度設置為1/125秒,相機會自動將光圈系數設置為f/11;那么當把快門速度調整為1/250秒時,相機將把光圈系數設置為f/8,此時兩組曝光組合得到的曝光量依然保持一致。
那么在使用自動曝光模式時,應如何設定以1/125秒為基礎的包圍式曝光呢?一種較為方便的方法就是使用相機的曝光補償功能,操作時只需按下機身上的曝光補償鍵或轉動相應的撥盤就可完成相關設置。曝光補償撥盤通過旋轉撥盤可使曝光量征負兩擋之間以當為幅度頻調整:-2…-1…0…+1…+2。械面提到的兩種自動曝光獄中,均可以通過細這兩種方法中的一種實現包圍式曝光。
此外,在使用手動曝光模式拍攝時,將無法使用曝光補償功能,即使按下曝光補償鍵或轉動曝光補償撥盤也無法實現曝光補償的目的。
使用閃光燈拍攝時,我們還可以通過控制閃光燈輸出光線的強弱來實現包圍式曝光效果,這是我們達到該目的第三種方法。
電子閃光燈的主要用途就是在拍攝時進行補光,即當自然光線不足的時候幫助你獲得正確的曝光。在夜間或在沒有任何光線的地方,電子閃光燈也可以作為唯一的光源來使用。哪怕是在光線充足的正午時分你依然可以使用閃光燈來拍攝,因為明媚的陽光會使背陰的地方產生陰影,而電子閃光燈可以幫助你在陰影區域里添加足夠的光線,進而保證處于陰影中的一些細節也能夠清晰地呈現。
電子閃光燈除了可以給指定的區域補光外,也可以幫助你“解決”可能出現的一些其他問題,如因為光線的光質所造成的畫面偏色。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室內的熒光燈導致場景中的色調偏綠,而許多家用鎢絲燈導致場景中的色調偏黃。電子閃光燈可以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保證畫面色彩還原真實,盡量減少顏色的偏差,使拍攝的效果和眼睛直接看到的效果保持一致。
使用電子閃光燈時,我們也可以選擇不同的閃光模式,這一點就像我們在不使用閃光燈時也可以選擇不同的曝光模式一樣。
[1]張顏華.數碼影像證據資料真偽檢驗鑒定研究[J].電子制作,2014(17).
[2]何志.數碼影像技術在刑事照相中的全程應用[J].法制與社會,2014(02).
D
A
2095-4379-(2017)13-0171-01 作者簡介:于浩(1990-),男,漢族,內蒙古呼倫貝爾人,本科,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支隊,影像技術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影像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