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秋林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江蘇 南京 210000
?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與對策
范秋林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江蘇 南京 210000
在社會改革深化和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升級的影響之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逐漸成為重要的國民經濟發展支撐產業。與其他傳統產業相比,知識產權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影響更為深遠,而我國現階段法律體系還不夠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具體條文不夠清晰,針對性不強,加之社會公眾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較為淡薄,文化創意產業的健康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結合我國經濟發展和法律建設的現狀,本文就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對策,以期可以為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借鑒。
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對策
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最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被提出,澳大利亞是最先開始發展該產業的國家,目前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朝陽產業,也正是如此受到了各國政府越來越多的重視。知識和創意是該產業的顯著特征,我國已經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因而必須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通過法律的完善和政策的落實加快發展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
創新與創造力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長期以來人們對于資產的保護更多地集中在對有形資產的保護上面,而對于蘊含著人類智慧的知識產權卻較為忽視。為了對人類的智力創造活動進行激勵并從法律角度予以規范和保護,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這可以說是文化創意產業生存發展的根本條件。
知識產權保護的有效性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存在密切的聯系。首先文化創意產業的智力成果往往以一種區別于傳統工業生產成果的形式出現,包括歌曲、電影、動漫、著作以及軟件等等,文化創意成果是人類社會無形的財富,與其他工業產品相比文化創意成果復制的難度較低,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之下,如果不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加強保護,該產業從業人員在工作中創新思維、設計、制作、研究的價值將無法得到體現。此外品牌建設可以說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用品牌對創意產品進行歸類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之下文化創意產業才可以得到長久的發展。而知識產權保護在一定程度上為文化創意品牌的塑造提供了保障,知識產權保護就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生命力所在。
(一)法律體系的不完善
近些年來我國不斷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文化創意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高峰期,但是與之不相匹配的是我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針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全面的、高層次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的缺失,現行的事后保護無法對侵權現象從根本上進行遏制,不清晰的法律的條文的可操作性也不強。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理念、思想的道道應有的保護,于此同時創意產品的界定標準、價值評估方式等缺乏統一的規定。此外當前文化創意產業侵權的成本較低,法律無法對公眾和相關企業發揮應有的威懾力。
(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缺乏
除了法律上強制性的規定之外,完善的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還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作為基礎。目前文化創意產業的消費者對于知識產權的認識不足,對于盜版文化創意產品的態度存在偏差,未能意識到購買使用這些盜版產業對于企業乃至整個文化創意行業發展的危害。文化創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也較為淡薄,對于自身創造的產品缺乏保護,而對于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界定認識不清晰,損害了其他企業的知識產權而不自知。文化創意企業自身創新能力的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淡薄以及維權成本的高昂是導致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
(三)管理服務體制的不健全
不健全的管理服務體系是妨礙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有效性提升的重要因素。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負責文化創意產業管理服務的部門,而相關的支持政策落實到位程度也比較低,知識產權糾紛的處理效率比較低。而當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對于諸多種類的文化創意產品有效統一管轄的難度較大。且目前我國文化創意企業之間尚未建立起類似于發達國家的文化創意產業企業聯盟的組織,知識產權糾紛自主調節的能力不足。
(一)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和政策體系
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可以為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指導和依據,針對當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存在的漏洞與不足,相關立法機構需要提高重視,結合我國當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堅持正確的知識產權保護理念,在公平公正的立法指導思想之下出臺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并對主體不明確、執法模糊等存在問題的法規制度進行修訂,從而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進步與發展提供必要的法律制度的保障。在傳統的法律體系中,侵犯文化知識產權的處罰就是單一的金錢懲罰,這對涉事者的懲處力度較小,難以對其他存有知識產權侵害想法的公眾起到警示作用,針對于此可以在原有的金錢處罰的基礎之上添加行政處罰、刑事處罰的內容,通過侵權成本的提高更加有效地預防知識產權侵犯情況的出現。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創意產品的形式不同,對其進行保護的方法也應存在差別,應當將文化創意產品的權利進行分類,并歸由不同的部門來進行管理。為了文化創意產業創造更為良好的生存發展空間,可以由政府部門主導創立相應的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維護糾紛處理平臺,以免于相關企業在遇到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時可以及時尋求幫助,減少維權糾紛耗費的時間和資金,提高知識產權相關問題的解決效率。
(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
要在全社會營造注重創新、尊重知識創造的氛圍,這就要求必須要增強社會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意識會對人的行動產生指導作用,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文化創意產業被侵權的事件的出現。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文化創意產業的起步較晚,公眾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尚未建立起來,針對于這種社會現狀首先要樹立起正確的知識產權保護觀念。鑒于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政府要盡可能地對其進行扶持,對文化創意相關企業的發展提供引導,幫助社會公眾建立起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減少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糾紛的出現。除了政府設立的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處理的部門之外,文化創意企業自身還應當聘請專業的法律人員,設立企業內部的知識產權糾紛處理部門,提高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能力,當自身的權益受到侵害時要主動拿起法律武器進行反擊。政府應當提高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知識,完善服務,組織專家向民眾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的普及,通過多種形式增強人們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三)特定知識產權保護措施的制定
文化創意產業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電影、音樂、寫作、設計等都屬于這一范疇,由此也可以看出文化創意作品的形式十分多樣,針對這些不同的權利客體的特定要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采取不同的知識產權保護手段維護文化創意企業和創作者的合法權益。專利權利保護是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內容,外觀設計、發明創造等都可以視為專利保護的對象,而專利保護往往都是在侵權行為發生之后進行的事后保護。當需要尋求專利保護時被侵權的企業首先需要對侵權方給予警告,得不到回應和處理之后才可以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一般來說專利權在產品開發之初就已經予以登記,且具有專有性和時效性,因而對專利權歸屬問題的判別也就比較簡單,這類糾紛的解決難度也比較低。而一些擁有商業秘密的文化創意企業則需要提高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程度,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這是由商業秘密無法登記且不具有時效性、專有性的特點所決定的,因而必須要做好事前保護。
(四)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和企業聯盟的制定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下,政府對于經濟的發展仍然具有宏觀調控權,為了保障文化創意企業的知識產權促進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高,國家需要制定宏觀的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與發展戰略。在國家宏觀戰略的指導之下文化創意企業也需要根據自身發展和創意產品的特定制定與企業發展規劃相適應的知識產權保護策略,促進自身市場競爭力的提高。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的起步都比較早,我國也可以借鑒其有益的經驗,加強文化創意企業的行業自律,與政府加強聯系以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法律的完善和相關支持政策的出臺,通過企業聯盟的建立共同抵御侵權降低維權成本。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尚未成熟,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通信不夠完善,在此背景之下健全的行業聯盟就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可以定期組織參與聯盟的文化創意企業進行行業交流,通過對知識產權糾紛案例的分析吸取經驗。企業聯盟還可以就內部企業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進行協調處理。
綜上所述,文化創意產業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創意和知識,而相關企業為了一個創意、設計、作品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時間、資金和智力成本,這些承載著企業心血的成果就是文化創意的知識產權,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將嚴重影響文化創意產業相關企業和從業人員的創新積極性,甚至會妨礙經濟秩序的發展。因而必須要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制度,同時逐步提高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通過良好的外部環境的營造推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1]來小鵬.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問題研究——以<電影產業促進法>為視角[J].當代電影,2017(02).
[2]樊欣欣.河南省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5).
D
A
2095-4379-(2017)13-0183-02 作者簡介:范秋林(1985-),男,漢族,江蘇江陰人,研究生,就職于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研究方向:民商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