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 100191
?
網上追逃的完善建議
張靈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 100191
網上追逃,就是充分利用全國各級公安機關、各部門的信息鋪設一張現代科技與聯合追逃相結合的“天網”,解決舊案、積案,抓捕了許多在外潛逃的犯罪嫌疑人,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對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存在法律性質不明確、追逃程序不規范、缺乏合理有效監督、網絡系統建設及硬件設備不足等諸多問題,導致被羈押人人權得不到保障、無法充分發揮區域合作全力追逃的現象時有發生。為此應該從立法上明確“網上追逃”的法律地位,完善各項制度,規范對“網上追逃”的檢查監督,加大宣傳力度。只有不斷完善網上追逃,才能讓其煥發生生活力,跟隨時代步伐,適應時代的要求。
網上追逃;存在的問題;完善建議
網上追逃是指公安機關在開展日常的業務工作中,通過運用各部門各級機關的信息資源,發現可疑人員時,及時與“全國在逃人員信息系統”或“全國在逃人員信息光盤”進行查詢、比對,抓捕在逃人員的偵查措施。①
網上追逃經過1997年7月至9月、2001年9月至11月、2011年5月26日至12月15日的三次專項運動。通過這三次專項行動的開展實施,在二十年的發展完善中,網上追逃行動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性的具體程序,它實踐性的指導著網上追逃工作的具體開展。
(一)網上追逃的對象
網上追逃的對象包括三類人:一是已辦理拘留、逮捕手續的犯罪嫌疑人,在一個內未能緝捕歸案的;二是對已實行羈押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在被羈押期間脫逃的;三是對重大、緊急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緝捕時潛逃的。在公安機關辦案過程中只要發現符合這三類條件的人員都應按照相關規定要求及時對其上網。
(二)網上追逃的具體程序
上網程序具體指在發現有需要網上追逃的對象時,立案單位要詳細按照要求填寫符合上網條件的在逃人員的具體信息,并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審批同意并加蓋公章后,連同在逃人員法律文書原件一并交給同級刑偵部門,由刑偵部門將在逃人員信息錄入《全國在逃人員信息系統》進行網上追逃。
撤網程序則是指在逃人員被抓獲移交給立案地公安機關后,立案地公安機關要及時對抓獲的在逃人員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于押解回立案地之日起48小時內辦理撤銷手續。②
在具體的網上追逃工作開展中,更詳細的分為上網發布、抓捕、移交和撤銷。各地區公安機關嚴格按照網上追逃程序的具體要求開展網上追逃工作,切實認真負責,保障網上追逃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雖然經過二十年實踐工作的具體開展,網上追逃已經戰果累累,亦在不斷改進完善,但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共同作用,在網上追逃的具體做法中仍存在不少問題。客觀問題上,諸如法律性質不明確,異地執行、逮捕時無有效法律文書,超期羈押現象時有發生,網絡系統建設和硬件設備配置不足和缺乏合理有效的檢察監督制度等問題時有發生;主觀問題上,被羈押人人權得不到保障,公安隊伍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和網上追逃區域合作能力較弱等問題也亟待解決。
要想進一步發展網上追逃機制,更好的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對于提高破案率、維護社會和諧的重要作用就必須在分析現有問題的基礎上“對癥下藥”,從主客觀兩方面雙管齊下,通過完善立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網絡系統化建設、發揮群眾力量等方法完善網上追逃機制。
(一)客觀方面的完善建議
1.完善立法,明確“網上追逃”的法律定位,確立相關制度
網上追逃不同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七種法定偵查措施,但目前的刑事訴訟法中的對其并無清晰定位,這也導致了諸多網上追逃日常工作開展中法律地位尷尬、法律性質不明問題的出現,從而影響了網上追逃成效的發揮。因此將網上追逃單獨列為法定偵查措施的一種,確立其法律地位,明確其法律性質,使得網上追逃偵查措施有法可依勢在必行。
2.加強網絡系統化建設和相關硬件配套設備建設
目前,受全國各地情況不同的影響,各地區公安機關的網絡建設參差不齊,資源不能實現完全共享,沒有形成完整的信息網,因此應當盡快建設公安信息網,盡快建立以公安刑偵局為主體,從公安部到各地級市公安局三級聯網的信息統一標準。③
3.規范并進一步細化“網上追逃”的各項制度及具體程序
程序規定不夠細化、責任分配不夠明確是造成“網上追逃”執法不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議公安部要具體細化“網上追逃”的執法程序,④明確立案地、抓獲地公安機關的各自職責,既充分保證“網上追逃”打擊犯罪的力度,又全力保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利,形成刑事法律、部門規章、規范文件三位一體的完備的“網上追逃”法律體系。⑤
(二)主觀方面的完善建議
1.提高廣大公安干警素質,建設專業網上追逃隊伍
各公安機關要加大對公安干警能力的培養,不僅要提升科學文化素質,更要加強道德方面的培養,樹立重點追逃、信息化追逃、警民合力追逃等理念。同時要針對網上追逃的特殊要求選調符合條件的人員成立專門隊伍,⑥重點專項開展網上追逃工作,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專力專辦,提升網上追逃的工作效率。
2.加強網上追逃的檢查監督工作
公安機關在進行網上追逃工作時不僅有內部制度約束,還要有檢察機關對其工作的監督。在發現有輕微違法現象時進行糾正違法,在有可能發生違法現象時提出檢察建議,在發現已經發生了職務犯罪時通過行使提起公訴的權利來進行監督。與此同時,檢察機關在審查網上追逃案件的批準逮捕、提起公訴的環節也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檢查監督作用。
3.加大網上追逃工作的宣傳力度
通過對網上追逃工作的宣傳,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網上追逃工作的重要意義,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及時收集群眾提供的相關信息,發揮好“堅實力量”的重要作用。⑦針對在逃人員的親屬,要及時與之溝通交流,做好其思想工作,說服其放下思想包袱,宣傳勸投優惠政策,并鼓勵其做好在逃人員的勸投工作。
在當今形勢下,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發展變化,網上追逃的內容也在不斷充實、豐富,網上追逃在打擊違法犯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反思,不斷完善改進,才能讓網上追逃工作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才能使得網上追逃工作成為我國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和諧安定的有力保障。
[ 注 釋 ]
①王奇.新形勢下公安機關網上追逃的瓶頸與對策[J].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1).
②王龍喜,陳夏.試論信息化追逃與“網上追逃”之關系[J].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0).
③羅輝勇.“網上追逃”的法律規制[J].法律經緯,2011(07上).
④蘇宏偉.監督網上追逃繞不開三個問題[N].檢察日報,2013-4-2.
⑤李英.“網上追逃”存在的法律問題及完善建議[J].犯罪研究,2010(04).
⑥楊季.對清網行動長效機制構建的思考[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6,12(2).
⑦李霞.“三張網”讓逃犯無處藏身[N].天津政法報,2014-09-23.
[1]王奇.新形勢下公安機關網上追逃的瓶頸與對策[J].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1).
[2]王龍喜,陳夏.試論信息化追逃與“網上追逃”之關系[J].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0).
[3]羅輝勇.“網上追逃”的法律規制[J].法律經緯,2011(7上).
[4]蘇宏偉.監督網上追逃繞不開三個問題[N].檢察日報,2013-4-2.
[5]李英.“網上追逃”存在的法律問題及完善建議[J].犯罪研究,2010(04).
[6]楊季.對清網行動長效機制構建的思考[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6,12(2).
D
A
2095-4379-(2017)13-0204-02 作者簡介:張靈若(1993-),女,漢族,山東青島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律碩士(法學),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