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真
吉林財經大學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
論我國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制度的限制與完善
黃 真
吉林財經大學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我國《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作了限制規定,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股東之間的信賴關系,但也有不足之處。本文將論述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的限制及股權轉讓制度的完善。
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限制
股權轉讓是公司股東將其股權依法轉讓給他人的行為,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公司治理制度得到不斷強化,公司存續期間股權轉讓的需求和現象也越來越多。我國公司法對公司股權轉讓問題進行了規定,但仍存不足,特別是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的轉讓進行了限制規定,在實踐中遇到不少困難,使得股權轉讓的矛盾越來越凸顯。
(一)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的限制
公司法第72條包含幾方面內容:一、股權在內部可以相互轉讓;二、股權在外部轉讓時,需征得其他股東過半數的同意;三、在股權外部轉讓中,股東享有優先購買權;四、公司可以用章程對本公司的股權轉讓進行約定,且具有優先于公司規定的效力。從該規定可以看出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的限制主要是就股權向外部轉讓而言的。
(二)公司章程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的限制
公司法同時也賦予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進行約定的優先權。公司章程是公司意思自治的集中體現,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的約定具有優先于公司法適用的效力。然而,章程是在公司成立時制定的,當發生股權要在股東與非股東之間轉讓時,該轉讓必然受到公司章程的限制,這就會導致該股權轉讓不能完全依雙方合意進行,例如,如果章程約定股權轉讓必須經全體股東或一定比例股東同意,當達不到條件時,就容易出現轉讓不成功,從而陷入僵局。
(三)限制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制度的理論依據及缺陷
1.限制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制度的理論依據
各國公司法或章程之所以會允許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加以限制,是由有限責任公司的性質決定的。有限責任公司除具有公司的一般特征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性質是人合性,其建立的基礎是股東之間的信賴關系。由于股權轉讓會引起股東成員結構的變化,特別是外部股東的引入,會打破原有股東之間的信賴關系,很有可能導致老股東被動地接受新股東的加入,不利于公司的健康穩定發展,因此,各國法律或章程都會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進行限制。
2.限制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制度的缺陷
我國公司法并沒有規定不同意轉讓股權的股東對該股權的購買時限,也沒有規定實現優先購買權的具體條件,這樣就會出現有股東不同意購買,卻遲遲不行使優先購買權,導致股權轉讓無法順利進行。實踐表明,上述缺陷在法律的適用上存在困難,特別是在股權對外轉讓中,遵循的是由資本多數決定的原則,容易出現大股東控制公司侵犯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從股權轉讓行為的性質和法律后果來看,股權轉讓只是改變了公司的股東結構,并不會導致公司資本的減少,也不會給公司的債權人造成危害。各國法律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會有一定的限制,以確保公司股東之間依賴關系的穩定,但不會作過多的限制。另一方面,國外也允許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加以限制。差異主要是對外部轉讓限制的程度不同,如股權轉讓的生效需經多少股份的股東同意方可,通常采用資本多數決定原則,有些國家的公司法對轉讓出資的價格也做了規定,還有對股權轉讓受到法定股東最高人數的限制等。
股東之間基于信賴關系成立公司,在公司運行過程中難免會存在股權變更的需求,如果過多限制,反而適得其反,不利于公司的協調發展。為了適應正常的轉讓需要,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完善股權轉讓制度:
首先,完善股權轉讓的程序規定。現有公司法對股權外部轉讓只規定了答復時限,即向外部轉讓股權需要經過半數以上股東同意,其他股東在30日內答復,未答復的視為同意,不同意的要購買該股權,但沒有規定購買期限,容易導致股東拖延購買股權的時間,使轉讓方錯失轉讓良機。因此,公司法應對股權轉讓程序作進一步明確,對于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規定其在一定時限內購買。
其次,完善優先購買權制度。當有多個股東購買股權時,股東之間的優先購買權如何分配?公司法并沒有明確。此外,該股東是指不同意轉讓的股東還是也包括同意轉讓的股東?如果包括不同意轉讓的股東,就有可能造成該股東既不同意股權轉讓,也遲遲不實際行使優先購買權。因此,應通過完善優先購買權的制度,明確優先購買權的權利主體、權利行使的期限和條件,確保股東優先權的正常行使。
第三,引入退股機制。為了防止股東既不同意股權對外轉讓,也遲遲不購買股權而損害轉讓股權股東的利益,退股機制就是一種救濟途徑。可以對股權對外轉讓時,在內部股東不同意轉讓也不購買的情況下,轉讓股權的股東可以申請退股,并對退股的啟動條件和程序進行明確,以維護股東的正當權益。
[1]葛云松.股權、公司財產權性質問題研究[A].梁慧星主編.民商法論叢(第11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D
A
2095-4379-(2017)13-0226-01 作者簡介:黃真,女,漢族,吉林長春人,吉林財經大學法學院,2014級民商法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