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彩虹
江蘇警官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1
基層公安機關DNA檢材的污染與防范*
雒彩虹
江蘇警官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1
基層公安機關DNA檢材的規范化提取、保存與檢驗,是進行法醫物證DNA鑒定的基礎,也是建立全國DNA數據庫及DNA實驗室的重要保障。防范DNA檢材的污染,對于得出科學的鑒定結論,指導案件偵破意義重大。本文從原因與對策的角度,分析DNA檢材污染與防治,為基層公安機關的物證鑒定工作提供借鑒。
DNA實驗室;DNA污染;DNA防范
隨著基因技術的迅猛發展,在法醫物證鑒定中,DNA因其科學性和證據性已成為偵破諸多疑難案件的關鍵性因素。近年來,全國DNA數據庫和DNA實驗室的建設日益完善,也對基層公安機關DNA檢材的規范化提取、保存與檢驗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找出DNA檢材污染的原因并加以防范,對于物證鑒定工作具有重要價值。
DNA污染是指生物物證檢材在提取或檢驗過程中混有含DNA的外源生物物質,造成DNA檢驗的結果發生改變。[1]其中,由現場勘驗技術人員或DNA檢驗人員自身DNA混入而引起的污染稱為自身污染,而其他DNA樣本混入引起的污染稱為交叉污染。DNA污染可導致檢材中混入新的DNA信息,甚至影響原有DNA信息的檢驗,給犯罪嫌疑人的認定或排除帶來困難,從而誤導偵查方向,對提高刑事案件的偵破效率極其不利。基層公安機關一直處于打擊犯罪、偵破案件的一線,常因為犯罪現場復雜、技術人才短缺、實驗室及檢驗操作存在問題等原因,導致DNA檢材的污染。從檢驗流程上分析,DNA檢材的提取、保存、檢驗過程的不規范及DNA實驗室的環境條件不達標都可能造成DNA檢材的污染,影響物證檢驗的價值。
(一)DNA檢材提取過程中的污染
在現場勘查期是DNA污染的高發時期。人員操作或器材使用等過程中的疏漏,都可能造成DNA污染。進行現場勘查時,痕檢人員或法醫在接觸物證檢材時,如不按照規范穿戴隔離衣、手套、頭套、鞋套等,可導致自身脫落的毛發或上皮細胞附著到檢材上造成污染或散落于現場而被誤提。操作現場勘驗器材時,如果所使用的器材未經消毒處理或在保管、運輸過程中已被污染,都有可能導致與案件無關的DNA混入當前案件的檢材中。此外,從案件發生到現場勘查期間,案件發現人、報案人、圍觀群眾、接處警人員等的接觸,也可使現場物證檢材混入外源性DNA物質,造成DNA檢材的污染,最終影響客觀的鑒定結論。
(二)DNA檢材保存過程中的污染
在現場提取的DNA檢材,如不按照嚴格的操作規范封裝于物證袋中,可造成DNA檢材污染。在基層公安工作中,曾出現用塑料袋代替物證袋保存組織或檢材的現象,或對于組織塊或血痕等不經過處理便封存于物證袋中,極易造成物證檢材的腐敗及DNA的降解。在物證檢材保存操作過程中,還可能出現DNA交叉污染的情況,如操作不當導致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證產生接觸,DNA信息之間發生轉移或覆蓋,干擾原有DNA信息的正常檢驗。此外,不依據檢材特性選定保存環境,如常溫或高溫保存組織檢材,極易引起腐敗的發生,同時也會造成DNA的污染。
(三)DNA檢材檢驗過程中的污染
物證檢材在經過規范提取、保存后,用于后期的實驗室處理及DNA檢驗,該過程中,同樣存在人為操作或儀器使用問題而造成的DNA污染情況發生。在DNA實驗室中,DNA檢驗人員如不遵照防護規定或隨意講話,可能在檢材中混入自身的毛發或唾液,造成自身污染。檢驗過程中使用的儀器清理不凈或儀器混用等行為都可能引入外源性生物DNA,造成交叉污染。即便DNA檢驗人員做好了嚴格的防護措施、使用儀器也都合乎規范,還是存在因操作問題產生的DNA污染的可能性,如PCR實驗樣品加樣過程中同板之間的樣品污染或因移液器使用不當造成樣品飛濺、流出而導致的樣品污染,再如劇烈搖動反應管后開蓋以及反復吹吸[2],造成產物形成氣溶膠導致的污染等。
(四)DNA實驗室建設中的不足對DNA檢材的影響
目前,很多地市級公安機關的物證鑒定機構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法醫DNA實驗室,而擁有嚴格精確的防污染問題措施是DNA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條件。標準化的DNA實驗室應遵循分區原則,對接待、活動、取樣、實驗檢測等環節加以嚴格區分,各區域間的儀器設備、排風設施、空氣凈化設施等不得混用,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操作區域,操作區域應當嚴格執行消毒及清潔標準,避免因上述問題導致的DNA污染。但基層公安機關法醫實驗室常因投入不足或管理不當等因素,致使客觀條件不能滿足DNA檢驗的嚴格標準,如排風系統混用、廢物廢液泄露或無關人員違規進入實驗室等,均導致DNA污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此外,對于DNA檢測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引物、標準品及試劑的存放及管理,都要引起高度重視,以免混入外源性DNA導致污染的發生。
法醫DNA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使得DNA檢驗靈敏度不斷提高[3],但同時,微量的DNA物證污染也會給檢驗結論帶來重大的影響。DNA檢材的污染問題對于物質鑒定工作的影響不僅關乎物證的鑒定價值,更關乎到案件偵破及司法活動的客觀性、公正性。對于基層公安機關而言,規范化DNA檢材提取、包裝、檢驗及實驗室建設任重而道遠,有關部門及領導應予以高度重視,通過多方面措施對污染問題加以防范,維護DNA檢驗的公正性,避免錯誤結論的產生,如舉辦規范化培訓、嚴格執行操作標準、完善DNA實驗室管理及發現問題后的應急處置措施等。
(一)舉辦規范化培訓,掌握正確的操作規范
從事法醫物證鑒定的人員應具備相關學科的學術背景或具有豐富的操作經驗,但即便是上述人員,在DNA提取、保存與檢驗過程中,仍存在很多疏漏之處。基層公安機關應定期舉辦規范化培訓,反復、多次向鑒定人員傳授正確的操作規范,培養其正確的操作習慣,逐步糾正實際檢案過程中的不當操作問題。涉案物證按照唯一編號管理的原則處理,對人員樣本和現場物證應分別提取、一物一袋,并妥善保存、及時送檢。尤其在處理肋軟骨、肌肉組織等DNA含量多的檢材要及時更換襯墊紙和手套,盡量先處理DNA含量較少的檢材,后處理DNA含量較多的檢材,以防微量DNA檢材被污染。[4]
(二)嚴格執行操作標準,保障鑒定結論的客觀性
物證鑒定人員在DNA檢材提取、保存、送檢過程中,應當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準GA/T169—1997《法醫學物證檢材的提取、保存與送檢》規定的相關內容進行操作。制定現場勘驗防控DNA物證污染的規章制度[5],現場勘查過程中,應當根據案情準確地劃定現場保護范圍,布置警戒,封鎖現場,控制出入現場人員,由專人記錄現場人員出入情況,有效降低DNA物證污染發生的風險。在實驗室檢驗環節,應當遵守DNA實驗室的規章制度,按照標準的檢驗程序與步驟對DNA檢材做出客觀、公正的檢驗,以保證正確結論的得出。
(三)完善DNA實驗室管理,落實專人負責制度
按照公安機關的物力、人力、實驗室定位等要求,建設現代化DNA實驗室,規范實驗室區域、設備、隊伍、責任制度等的建設。DNA實驗室的規范化管理要求物證鑒定人員對個人的檢驗操作負責,此外,實驗室的管理人員、儀器的保管人員及衛生消毒人員等,對整個DNA鑒定過程的保證都具有重要責任。落實好實驗室負責制度,對專門的區域、特定的操作,明確好相應的負責人員,方便在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時,對該環節的負責人員及其不當操作進行追責,還可以充分培養鑒定人員的責任意識。在有條件和能力的機構,還應依據實際情況設立質控庫。質控庫是DNA數據庫中設立的專門儲存案發現場物證勘驗及法醫DNA實驗室等相關人員DNA分型的子庫,用于監測和發現物證樣本DNA檢驗結果是否受到庫中人員的污染,可對DNA檢驗結果是否受到相關人員污染實施有效監測。
(四)完善應急處置措施,及時糾正錯誤結論
在DNA檢驗過程中,一旦發現并確證DNA檢材出現了污染問題,相關人員應當及時停止該案件相應的物證鑒定工作,對可能的原因進行分析,必要時返回現場或通過其他途徑重新進行DNA檢材的提取。同時,對于尚未污染的檢材,應當與被污染檢材及時隔離,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對于已經做出鑒定結論或者報告的情況,也應當向上級如實匯報,避免給案件偵破或者司法活動帶來錯誤的引導,切勿因懼怕責任問題而畏首畏尾,導致案件陷入更加困難的局面。
隨著DNA分析技術的發展和普及,DNA分析技術在公安機關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作用越來越明顯,實驗室建設也從省一級推至地市一級,并有向基層延伸的趨勢。DNA檢材是DNA分析的基礎,DNA檢材的污染問題,應當引起基層公安機關的高度重視,防治DNA檢材污染,不僅是相關檢驗人員的責任,也是整個法庭科學從業人員的責任。只有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嚴格的操作標準來加以規范,才能保障DNA鑒定結論的真實客觀,維護司法鑒定的公正。
[1]陳松.法醫DNA實驗室的DNA污染和防范[J].刑事技術,2007(3):16-20.
[2]劉琴,符玉娟,蘭玲.PCR試劑污染原因分析與對策[J].新疆畜牧業,2012(6):22-23.
[3]Lowe A,Murray C,Whitaker J,et al.The propensity of individuals to deposit DNA and secondary transfer of low level DNA from individuals to inert surfaces[J].Forensic Sci Int,2002(1):25-34.
[4]馬妍匡,金枝,朱巍,楊智.法醫DNA實驗室污染問題分析與對策[J].中國法醫學雜志,2014(4):363-364,369.
[5]皮建華,龍兵,代勇.犯罪現場勘驗DNA物證污染的防控[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21-23.
PollutionandPreventionofDNASamplesinGrassrootsPublicSecurityAgencies
LUO Cai-hong
Jiangsu Police Institute, Jiangsu, Nanjing 210031, China
The standardized extraction,preservation and examination of DNA inspection materials at the grass-roots public security agencies are the basis for forensic DNA identification,as well a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DNA database and DNA laboratory.To prevent the pollution of DNA material,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raw scientific conclusion and guide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ase.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llution and prevention of DNA inspection materials,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physical evidence identification of the grass-roots public security agencies.
DNA laboratory;DNA pollution;DNA prevention
*江蘇警官學院青年教師科研項目“基層公安機關DNA實驗室規范性建設研究”(2014SJYZQ02)。
DF795.2
A
2095-4379-(2017)31-0032-02
雒彩虹(1983-),女,漢族,山西朔州人,碩士,江蘇警官學院刑事科學技術系,助教,研究方向:法醫物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