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妮
遼寧省本溪市南芬區人民檢察院,遼寧 本溪 117000
淺析冤假錯案的糾防
潘 妮
遼寧省本溪市南芬區人民檢察院,遼寧 本溪 117000
公平正義;司法公信力
隨著浙江張氏叔侄案、內蒙古呼格吉勒圖案等報道迅速占據著各大新聞頭版頭條,一個四字組合詞語-冤假錯案對于我們已不再陌生。在司法實踐中,切實糾防冤假錯案的發生關系到刑事訴訟懲罰犯罪、保障人權的需要。控申部門作為檢察機關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一線的業務部門在糾防冤假錯案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今天我選取了刑事錯案產生原因、認定標準及糾正程序這一課題,意在與各位領導探討交流一下在日常辦理刑事申訴案件時如何能真正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糾防冤假錯案難題、規范辦案、維護公平正義。
(一)公安、檢察、法院執法人員自身理論水平的局限認定案件事實不清,定性錯誤,或頭腦中固有的有罪推定思維作祟,辦案過程中錯誤地采取誘供、逼供等非法手段,并據此作出立案或不立案決定,進而錯拘、錯捕、錯判、錯執。
(二)個別執法人員受地方保護主義、長官意志、個人好惡貪欲、缺乏正義感和有錯必糾的勇氣,做好好先生等不正當因素的影響,在辦案過程中喪失司法獨立、中立、公正立場,進而失職瀆職,徇私舞弊,甚至包庇、縱容犯罪行為。
在依法治國的法治社會進程下,冤假錯案的多發已然引起了黨中央各級領導人的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政法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加速司法改革,強化司法工作人員責任感和法律素養,通過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及時高效地防范冤假錯案,使社會公平正義以群眾看得見的方式得以彰顯。目前我國刑事錯案的糾防機制已經初步形成。概括起來分為:1、當事人及近親屬的申訴、控告;2、人民法院自行發現并糾正;3、人民檢察院公訴部門依職權發現并通過抗訴予以糾正。刑事申訴部門主要針對第1項糾正機制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通過1、依法導入控告申訴案件、暢通群眾訴求渠道;2、嚴把案件事實證據法律關,做好刑事申訴立案復查這兩種經驗做法來糾防刑申錯案。
由于案件的復雜性和訴訟認識的局限性以及訴訟中其他各種條件的限制,案件不可避免地存在錯誤,如果不加以糾正,必然會造成司法不公。可是在日常的刑事申訴案件辦理中,對有些錯判的認知是困難的,甚至堪稱舉步維艱。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國現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錯判的證明標準,僅是在刑事訴訟法第242條中規定了啟動審判監督再審的條件。于是乎在日常的司法實踐中我們將錯判的認定標準人為化地等同或高于啟動再審的標準。
(一)事實不清的認定
所謂事實不清,是指判決、裁定認定的案件基本事實與客觀事實不符以致該認定的沒有認定,不該認定的卻予以認定,以及認定的事實之間互相矛盾等情形。在日常的辦案實踐中,復查一個刑事申訴案件我通常會采用司法三段論檢驗方法,既大前提法律規范,小前提案件事實,結論既案件事實適用法律規范所得到的法律后果。我們所指的事實就是三段論中的小前提。這個事實與我們生活中所講的客觀真相是有所區別的,這個事實是法律意義上的法律事實,是需要與大前提中的刑事法律規范相映射的,我們必須圍繞著大前提中的可以適用本案的構成要件去認定案件事實。最后再將利益衡量、價值判斷運用到三段論中去來確定是否公平正義。要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復雜的社會生活,面對罪名之后的背景性知識,更好地判斷案件事實是否符合構成要件。
(二)證據不足的認定
所謂的證據不足,是指判決、裁定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以致認定的案件事實與結論之間缺乏聯系或者證據之間互相矛盾等情形。“不確實”實際上是質量標準,既指被當作定案依據的材料未經查證屬實。“不充分”實際上是數量標準,即指現有證據不足以認定案件事實,或證明的案件事實與案件結論之間缺乏必然聯系。
(三)判決、裁定適用法律錯誤的認定
適用法律錯誤主要指定罪有誤和量刑不當這兩種情況定罪有誤的認定:是指判決、裁定在確定犯罪性質上出現錯誤,混淆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輕罪與重罪、一罪與數罪的界限,以致錯誤地引用了法律條款,影響量刑或者造成罪刑不當等嚴重社會影響。
常見的定罪錯誤:1、判決、裁定對案件進行實體評價時發生錯誤,導致有罪判不罪、無罪判有罪和混淆此罪與彼罪、輕罪與重罪、一罪與數罪的界限,造成適用法律錯誤,罪刑不想當;2、判決、裁定重罪輕判、輕罪重判、量刑明顯不當,嚴重違反罪刑相適應原則的;3、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應予裁判而未予裁判,或者明顯不當;4、適用法律違反有關溯及力規定;5、適用法律違反有關追訴時效規定。
量刑不當的認定:是指判決、裁定在具體裁量刑罰時錯誤地認定了從重、從輕、減輕、免除處罰等法定情節,造成重罪輕判、輕罪重判、適用刑罰明顯不當的情形。
常見的量刑錯誤:1、主刑刑種適用錯誤;2、違反法定附加刑適用條件;3、違反法定免予刑事處分適用條件;4、違反法定緩刑適用條件;5、違反法定適用禁止令條件;6、違反法定限制減刑條件;7、違反法定數罪并罰原則;8、重罪輕判或者輕罪重判,超出法定量刑幅度的;9、重罪輕判或者輕罪重判,雖未超出量刑幅度,但量刑明顯不當的。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說過,要讓每一名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均感受到公平正義,堅決避免和糾正冤假錯案,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努力開拓控告申訴檢察工作新局面。
D926.5
A
2095-4379-(2017)31-0143-01
潘妮(1988-),女,漢族,遼寧本溪人,法學學士,任職于遼寧省本溪市南芬區人民檢察院,研究方向: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