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韻
廣東南國德賽律師事務所,廣東 廣州 510613
企業高管離職競業限制問題的現狀與研究
黃 韻
廣東南國德賽律師事務所,廣東 廣州 510613
人才已經成為企業競爭的第一要素,眾多掌握核心管理與技術經驗的高管頻繁跳槽也獲得了廣泛關注。企業高管往往掌握著一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產生企業之間的惡意競爭。目前,我國針對研究競業限制已經有了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對于企業高管這一特殊職業團體并未有針對性的研究,本文將針對目前我國高管競業限制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關法律規制建議。
高管跳槽;競業限制;勞動糾紛
競業限制最初是出現在英國,這項制度起源于英國衡平法對信托關系中的受托人所要求的信義義務和善管義務。19世紀中葉后期,由于現階段公司制的出臺,英國法院將這種信托關系運用到企業與董事之間有關事務的處理。
企業高管由于其自身的職業情況的制約,在其處理企業日常事務中的相關經營周轉、商業文件、關鍵的資金投資與周轉及預期的企業規劃方案等關鍵信息掌握的較為細致,相關的用人企業通常情況下在招聘職員時便與其簽訂相關的競業限制約定書,或是勞動合同之外訂立的相關規定性文件。該項競業限制其本質上并不屬于一項義務,通常情況下會選擇簽約競爭就業禁止約定以及勞資協議中附加限制條款來確保其得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公司董事、高管人員依據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在參與企業經營運作以及相關事務的處理的一段期間,或者離職、雇傭關系結束后的區間內,以及其他性質特殊的領域內,不允許在生產同類產品或者經營同類業務并存在競爭關系的企業任職,同時不允許自主生產與所在企業存在競爭關系的商品。若是董事、高管人員的部分行為有違其所簽訂的競業協議,企業將發揮其自身相關權責的作用,也就是強制將董事、高管人員通過不合法的經營周轉所取得的有關資金報酬轉為公司名下。
現階段我國還沒有制定出一系列特別針對于商業機密保護的法律條款,我國的競業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同樣存在較多的不完善之處,關于高管離職的競業限制的法律規范多體現在勞動約定法、企業法等部門法、各地方政府所規定的法律條款和有關法院所推出的一系列司法協議中,其自身的效用發揮依舊不理想,關于級別較高的管理者的競業約定條款現階段存在較多的不完善之處有待于進一步優化處理。
《勞動法》第22條明確表示“勞動合同當事人可通過在勞動合同中明確表示用人企業相關機密的問題”、《合約協議法》第23條規定了勞動法承認競業限制制度并“對務必需要妥善對承擔的義務進行保密的勞動者……協議規定在終止相關合約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根據規定的時間給予勞動者一定的彌補?!钡?4條條款詳細記錄了“競業限制的人員的有關限制規則、高層次技術工作者以及其他需要對有關義務進行維護的工作者。”屬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競業限制部分有“相關限制的具體領域、所在地、時間規定”,同時其中明確表示競業限制的時間不能多于規定期限。
我國《公司法》《商業銀行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規定了現行法定競業禁止的義務主體及其義務。此外,一些部門規章也對科技人員的兼職、調動等作了一些限制性規定。《公司法》第148條第1款明確規定了高級管理人員對企業務必肩負責任?!豆痉ā返?49條規定高級管理人員在職期間不允許自己以及除自己以外的個人與企業從事相同的競爭,公司對高級管理人員違反競業限制義務所獲利益行使歸入權。這是當前司法界對有關行業競爭的詳細記錄。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合約書匯總》和2011年《相關民事協議》將競業限制進一步劃入勞動協議的矛盾中。
以上論述可得知:我國競業限制當前階段相關法治規定相對來說缺乏一定條理性,在總體結構框架上相對而言較為分散化。在當前階段的司法實際實施過程中,各個所在地的相關條約規定種類相對而言較為復雜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相同的案件在各個所在地的最終審判結果存在較明顯的差異,這十分不利于法律整體結構框架的塑造和完善。勞動法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相關限制條約相對來說還缺乏一定的邏輯框架和條理制約,比如對約定競業禁止的限制上缺乏一致化的規定以及較為自由化的服務,同時在經濟補償方面所指定的相關標準相對而言也不是十分合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均導致競業限制法律規定在相關的實踐中不具有切實可行的實踐意義。
(一)高管競業限制是對法律對高管忠實、勤勉的義務的體現
法律對企業高管這群社會精英階層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要求高管在職期間必須為公司服務,善意行使職權做到應有的謹慎。競業禁止協議是離職高管不作為的忠實義務的延續,在約定的范圍內不得從事損害原用人單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不得謀取本該屬于原就職公司的利益。
(二)高管競業限制體現著契約自由原則
離職競業禁止主要是通過離職競業禁止協議約定,約定離職后高管在一定期限內不得從事同業競爭行為,同時給予一定的彌補。競業禁止制度規定了企業高管一旦自愿接受了競業禁止協議就意味著在離職后不允許從事相同的競爭行為。并且禁止協議規定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雙方自主進行協商劃定。
(三)高管競業限制利于市場合理競爭
高管競業限制有利于維護市場秩序,合理限制市場不合法競爭。競業限制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原用人單位代理成本,另一方面能夠進一步提升企業商業秘密和競爭優勢,禁止原雇員進入同行參與同業競爭,由此進一步提高其維權的主觀能動性。
(一)高管自身發展的需要
企業高管是在整個社會中發揮著極關鍵的作用,這部分群體不但熱衷于良好的薪資待遇和更高的地位,同時在關于未來預期的職業定位于分析上更是有自己的主張與見解,并且時刻希望自己能夠向更為長遠且更為理想的方向邁進。當就職企業激勵制度存在較多的不足之處、無法合理的構建切實可行的評估機制、不具有理想的薪酬分配制度、企業文化環境較為不理想且企業高管的發展收到所在企業的限制時,需要引起注意,并對此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深入的分析評判。
(二)社會對高管這一寶貴的稀缺人力資源需求旺盛
優秀人才在當前的社會中發揮著極關鍵的作用,獵頭公司的客戶群體較為龐大。由于現階段經濟的進一步蓬勃全球化和技術革命的蓬勃發展,能達到企業所指定的標準的素質合格的管理人員現階段還相對較少。不同領域高管的薪資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相同行業的不同企業同樣存在相似的問題,市場上現階段更加需要人才來滿足其自身的需要。但現階段依舊存在較大的矛盾而無法合理的解決這項問題,高素質高管在各企業之間進一步加快,勞資雙方之間的相關矛盾便頻繁出現。
(三)我國法律制度的不斷發展間接影響了企業高管在各行業、各地區的流動
一方面,國家人事制度改革《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為人才流動創造了有利政策、法律條件。另一方面,國家競業限制的制度立法存在較多不足之處,這導致法律對不合理競爭者的懲處措施不合理,并對現階段的從業人員造成一系列十分惡劣的影響。部分企業為在同行競爭中獲取更為理想的發展機遇,盡可能的優化研究周期而出具較多的資金吸引公司招攬高管團隊,甚至直接以獲取競爭對手商業秘密為目的誘使高管跳槽。
(一)盡快出臺商業機密保護法
我國需要決策落實有關的商業機密保護法,構建并優化改進法律位階明確的勞動者在職期間、離職后的競業限制合約。其一,在勞動基本法中務必準確記錄競業限制中相關的法律規定的基本含義;其二,不同領域的相關機構務必在原有基礎上細化各個領域的離職員工競業限制的相關條款限制;最后,不同所在地的各級政府機構可通過相關法律以及有關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規定出臺與所在地域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有關規定,使有關司法實踐對法律看法存在多樣性的現象有所改善。
(二)完善法律秩序環境
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競業限制不但涉及有時間規定、區域限制、行為方式,還需要參照并借鑒當前階段的市場發展情況、所在企業的發展預期、企業競爭的激烈程度,給離開原有企業的高管營造一個合法的競業限制義務的發展環境。
(三)合理制定補償方式
經濟補償內容及計算方法不應當選擇過于武斷與不理智的方式來進行,彼此協議的“理想補償”需要與當前階段的高管的收入減損、所在企業經濟獲利相一致,由此構建成一個理想的對價,不然經濟補償明顯不達標將對現階段企業員工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過高在一定程度上又會導致企業在預期的職業生涯中面臨更多糾紛與矛盾。因為不同所在領域自身的實際狀況存在較大的偏差,有關的經濟補償金務必要參照高管在企業所從事的職務、職業年限等相關因素來劃定有關金額。
(四)市場監察機構設立高級管理人員經營和信用記載
企業高管在公司中的權責與地位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們在參與企業經營運作的階段中能夠較為輕易的了解到所在企業內部的關鍵商業機密,其個人誠信程度與企業的未來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鍵聯系。當企業高管存在不合理獲取并向外界泄露關鍵的機密信息、違背相關條款、參與違法交易、為自身私利套現個人名下基金等違法行為,需在當前誠信記載中有明確的指示,其自身行為嚴重不利于企業未來的長遠發展的,不允許企業高級管理人員重新進入相關市場參與有關企業的經營運作。
高級管理人員在當今的社會生產中發揮著十分關鍵且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長久以來的經營運作以及實際演練才可以逐漸成長為一個合格的高管。高管的離職在一定程度上間接的反映出了之前所在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弊端與缺漏,同時可能使之前的企業的商業信用、商業機會、信息資源等需要進一步完善優化,甚至公司的商業秘密被競爭對手非法利用。若是其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存在盲點,從本質上看的確使得高管群體受到了不利的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是與勞動基本法的本質預期相矛盾的。競業限制是法律對社會正常經濟秩序的保障,其本質預期是希望將企業及內部工作的高層管理者的私人利益與企業以及其自身的相關權益彼此進行明確的區分,由此探尋一個合理的利益均衡點?,F階段多樣的社會網絡在一定程度上同樣印證了法律自身存在的缺陷與不足。理想的社會競爭格局的構建務必要有各方面市場的參與并合理的行使權利,團結起來為未來社會的經濟進步與繁榮發揮作用。
[1]黃麗.從高管離職看“競業限制”[N].北京日報,2016-12-21(018).
[2]呂國幗.論我國競業禁止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學,2013.
[3]林婕.我國離職競業禁止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
[4]康海珍.吳爭紅.企業對離職員工的競業限制權利[N].人民法院報,2003-03-19.
[5]榮明瀟.商業秘密保護視野下的競業限制法律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
D922.294
A
2095-4379-(2017)31-0060-02
黃韻(1983-),女,漢族,廣東佛山人,碩士,廣東南國德賽律師事務所,律師,研究方向:勞動法律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