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晶
大連市中山區人民法院,遼寧 大連 160000
論判例在審判實務中的重要作用
金 晶
大連市中山區人民法院,遼寧 大連 160000
隨著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司法體制改革也邁上了新的臺階。以法律約束和規范人們的行為、維護社會秩序和公正,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核心目標。判例指的是其他法院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并能夠為之后同類案件判決提供參考(依據)的判決。本文從主要從成文法、法官素質兩個方面出發,對我國司法體制的不足做簡要評訴,同時對判例在審判實務中的重要作用進行探究。
判例;審判實務;成文法;法官素質
大陸法系國家最初多是不認可判例是法的淵源這一觀點的,而英美法系國家則不同,這些國家將判例的法律效力發揮到了“極致”。我國基于大陸法系,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許多大陸法系國家相同,我國同樣不認可判例可以作為法的淵源這一觀點。但由于我國現有成文法以及部分法官職業能力的不足,判例在審判實務中仍舊發揮了“指導、參考”的重要作用。
西方法學家根據法的創制和表達形式的不同,將法律分為成為法和不成文法兩類。成文法,也叫做制定法,其是國家機關嚴格按照法定流程制定、以法律條文形式公布的法律。不成文法,也叫做判例法、習慣法,引言中提到,英美法系國家建立了以判例為主的法律體系,他們將判例作為重要的法律淵源;對于大陸法系國家而言,其以制定法為主,將制定法作為法的淵源。根據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概念對我國法律進行區別,很容易得出結論:我國法律屬于典型的成文法,成文法被作為法的淵源,在審判中具有主要法律效力。當然,判例也并非全然被大陸法系國家拒之門外,在具體的審判中,判例具有一定的約束力(這一點與英美法系國家不同,他們的判例對于審判具有很強的制約、指導作用)。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選擇和應用受到一個國家歷史傳統、文化觀念和民族特點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二者沒有本質上的“優劣之分”。但我國的成文法在具體運作過程中仍舊表現出兩個方面的不足:立法滯后和立法粗放。立法滯后:隨著我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各種社會問題也日益突出。而現有的成文法立法滯后(當然也不可能事無巨細地覆蓋社會問題的各個方面),這間接導致了某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盲區或大打法律擦邊球攫取不法利益、破壞社會公正的問題產生。立法粗放:近年來,我國十分重視法制建設,國家機關相繼出臺了多項法律法規規范社會秩序,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有法可依”的進程。但這種粗放型立法也存在著明顯的弊端:“法律質量”降低,操作性不強。以刑事訴訟法中的律師提前介入刑事訴訟為例,法律規定了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和涉及到國家秘密的案件律師需要得到偵查機關的批準才能介入。這項規定的操作性便不很強:律師介入是否需要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屬提出書面申請,書面申請是否需要得到檢察機關的批準,律師介入是否會影響到案件的審理,如何規避不良影響等這些問題法律都沒有做出規定。
一名合格的法官,其除了應當具備扎實、深厚的法律理論修養外,還需要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法官的選拔、任命、考核體制都還有待完善。我們看到,全國許多基層法院、落后地區的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官有相當一部分是“半路出家”,他們并沒有接受系統性的法律、法理知識訓練,以至于形成了這樣一種“邊搞邊學”的局面。這些法官他們的職業能力參差不齊,可能導致同一案件不同法官做出的判決結果迥然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司法公信建設。
通過上文關于成文法以及部分法官職業能力不足的論述,便不難理解判例在審判實務中的重要作用了。筆者認為,判例在審判實務中主要發揮了三個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補償成文法不足。成文法不足集中體現為立法滯后和立法粗放兩個方面。判例對于立法滯后的補救,主要是為“法律盲區”的審判提供參考。如果在法律盲區都樹立起幾個經典的、符合法律且又合乎常理的判例,為類似案件的審判提供相應的參考,從而便能夠有效規避審判實務中“一孔千面”的問題,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判例對于立法粗放的補救,實質上是對成文法“量化”過程的進一步落實。法律不可能事無巨細地落實到社會問題的各個方面。以簡單的名譽侵權經濟賠償問題為例,《民法通則》中規定了受害方可以要求加害方賠償損失,但關于具體“賠多少”的問題,法律卻作出了回避的姿態,以致于有的人起訴名譽侵權時,動輒要求對方賠償幾百幾千萬;而在廣大農村,對這一類問題干脆就不予立案,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律適用的不平等。對此,具體的判例便能夠量化許多判決,提高審判過程的可操作性。
二是提高法官的職業能力。法官隊伍的整體職業能力仍舊有待提高,“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模式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何保證法官在工作中能夠做出合乎法律、近乎情理的判決呢?審判實務便發揮了此作用,其能夠提供給法官大致的判決方向和力度,保障其做出公正的判決。
[1]向景,張永紅.論判例在審判實務中的重要作用[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2):39-42.
[2]李鵬.論案例指導制度在我國法律體制中的地位和作用[D].中央民族大學,2010.
[3]呂芯葉.論我國環境司法案例指導制度的構建[D].昆明理工大學,2011.
D926
A
2095-4379-(2017)31-0150-01
金晶(1982-),女,漢族,黑龍江人,碩士研究生,大連市中山區人民法院,審判員,研究方向:中國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