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評論員 │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今年世界知識產權日的主題是“創新改變生活”。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知識產權作為創新型的智力成果,是創新能力的集中體現。知識產權的最終價值在于運用,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環境,更好地發揮知識產權的價值。
知識產權具有廣泛的內涵,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其中著作權也即版權是知識產權中最為重要的部分。近年來,隨著國家創新戰略的不斷深化以及版權保護力度的持續加強,我國版權事業不斷取得新的發展成就,版權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的調查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已經突破5萬億元,達到50054.14億元,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30%,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其中,與創新關系最為密切的核心版權產業行業增加值在全部版權產業中的比重已從2006年的48%增長至2015年的60%,其產值已經突破3萬億元,占當年全國GDP的4.41%。從2007年至今,我國版權產業創造的行業增加值年均名義增長率為15.68%,顯著高于同期GDP的增加速度,版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步上升,以版權產業為代表的知識密集型產業正在成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在版權事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注意到,當前版權工作面臨著新挑戰。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已經進入網絡時代,網絡正在廣泛而又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在版權領域,網絡已成為版權創作和傳播的重要載體,網絡新聞、網絡視頻、網絡音樂、網絡游戲、網絡文學等應用飛速增長,網絡版權資源日益豐富。但是,相比傳統的版權保護,網絡版權保護也面臨新的嚴峻挑戰。在傳統的版權行為模式下,侵權行為和類型相對明顯,侵權責任主體和侵權責任劃分比較清晰。而在網絡時代,由于網絡傳播的無邊界性、實時性和虛擬性,網絡侵權行為呈現新的特點,侵權責任的認定更趨復雜,網絡版權保護的難度更大。面對新的形勢,國家版權局站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高度,聯合有關部門,積極動員社會力量,不斷強化互聯網思維,逐步構建和完善以“立法、司法、行政、社會”四方力量共同作用的“四位一體”網絡版權保護新格局。這其中,國家版權局發揮了關鍵性的主導和推動作用。近年來,國家版權局聯合有關部門持續開展“劍網”專項行動,將整治網絡侵權行為列為重點任務,目的就是不斷改善網絡版權環境。在“劍網”專項行動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密切配合,有力地打擊了網絡侵權盜版行為。與此同時,國家版權局還重視網絡版權保護的制度化建設,構建保護網絡版權的長效機制。去年11月14日,國家版權局出臺了《關于加強網絡文學作品版權管理的通知》,有效規范了網絡文學作品的版權秩序。與此同時,國家版權局積極指導和推動版權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有關企業加強自我約束,共同營造更加良好的版權網絡社會環境。在今年的世界知識產權日,國家版權局舉辦了“2017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大會”。會上,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10家中央新聞單位發起成立了“中國新聞媒體版權保護聯盟”。聯盟致力于營造健康的新聞作品版權交易秩序,積極抵制網絡新聞侵權,進一步促進網絡新聞版權的保護。這一系列重大的舉措充分說明,雖然網絡版權保護面臨的形勢更復雜,任務更艱巨,但是在政府主管部門指導下,在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支持配合下,網絡版權保護工作正乘風破浪,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版權產業的未來還蘊藏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為了激發版權產業的發展潛力,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強版權保護,在網絡時代,就是要把網絡作為新時期版權保護的主陣地、主戰場,以加強網絡版權保護為重心,不斷提升網絡版權保護實效,促進版權產業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