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泉
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公司
試析變電運行事故分析及處理
蔣海泉
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公司
變電站的作用是把發電廠產生的電能的電壓升高,在用戶使用之前再把電壓降低,以此減少運輸過程中電能的損耗。因此,變電站的安全運行是用戶可以正常用電的關鍵。本研究主要從變電站的管理,變電站本身的設備以及用電結構對變電運行的影響三個方面分析變電運行中存在的事故,并對產生事故的原因進行全方位探究,基于探究結果提出處理變電事故的可行性措施。希望能減少或防止變電運行事故的發生,為未來研究變電設備的發展等相關問題提供依據。
變電運行;變電事故;分析處理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方面飛速發展同時也對電力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在解決變電運行故障方面的技術有新的進展,但是解決變電運行事故不能主要依賴維修設備。不能準確剖析變電運行事故的根本原因,相同事故就會再次發生,耗費人力物力財力,不利于變電設備的維護和變電技術的發展。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對變電運行事故的根本原因進行探討,并提出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行性對策,維護變電系統的穩定運行。
1.1 變電設備存在安全隱患
雖然變電技術不斷進步,變電設備也是日新月異,但并不代表設備總是越新越好。實踐數據表明,新設備比老舊設備更容易出問題。新設備中采用的新技術未經足夠的調試就使用,容易發生設備的不合理選用,從而發生運行事故。此外,老舊設備的老化問題也不容忽視。我國電網系統建成已久,想要一次性徹底更換變電設備是不現實的,只能依靠斷電時的空閑維護和更新設備,但長期斷電將導致城市陷入混亂,顯然是不可取的。雖然時間久機器老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許多人為的誤操作才是導致設備加速老化的根本原因。許多變電站的工作人員技術水平不高,隨著變電設備的更新,維修維護技術跟不上設備發展的進度,導致變電運行事故不能及時發現而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1.2 用電增加使設備超負荷運行
由于近年來科學的進步和人們對于電能這種清潔能源的追求,越來越多的用電器走入市場,導致了用電需求的直線上升。雖然發電廠努力提高發電量和發電效率,但是也無形中增加了變電運行的壓力。為了減少電能在運輸途中的損耗,變電站需要將電壓升高。中國于1972年首先應用了330千伏輸電,1981年又首次建成500千伏輸電線路,再到現在的特高壓電網的應用。現已形成以500千伏輸電為骨干的超高壓電力系統,但到用電高峰期,還會造成部分地區有的變電站超負荷現象,電力部門只能通過拉閘限電的方式來保護變電設備,但這樣的方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變電站的運行壓力,反而容易導致變電設備突然出現故障,縮短使用壽命。
1.3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人為因素是變電運行事故中不可忽視的因素。說到底事故的發生主要還是因為人們的安全意識不夠,安全監管制度不嚴格。安全管理制度不僅體現在對工作人員的管理,還有對變電設備的管理。新設備沒有足夠了解就投入使用,而且對于新設備的質量問題也沒有專門負責的審查部門,在設備的管理上缺乏嚴格的標準。管理層的領導缺乏安全意識,忽略變電運行安全對于整個輸電過程安全的重要性,不能及時監督變電運行過程。工作人員缺乏對專業技術的了解,不能及時發現變電設備的異常。這些危險因素都需要一個嚴格健全的管理制度做到規范的監管。
2.1 變電設備故障的常見處理方法
雖然新設備存在技術不成熟,和舊設備契合度不高等問題,但是我們不能否定新設備對于變電發展的貢獻。隨著變電技術的發展,新設備逐漸替換老舊設備是不可避免的,科學應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尤為重要。發生電壓互感器高壓熔絲熔斷時,判斷熔斷的位置并替換新的高壓熔絲。發生電壓互感器熔斷器熔斷及二次回路短線事故時,如果電壓互感器高壓熔斷器被熔斷,則需及時斷開隔離開關,取下二次側熔斷器,出現二次熔斷時,應及時減小其容量的擴增情況。最重要的是,無論發生哪種事故,都要記時記錄事故類型,處理方法和是否有效,應上報給主管部門,為以后的事故處理提供經驗參考。
2.2 完善用電結構的調整
60年代以來在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分析與管理和電力系統規劃和設計中,都廣泛引入了系統工程方法,包括可靠性分析及各種優化方法。近年來人們利用數學模型及計算機的幫助,找到了許多用電結構的可行性措施。通過輸電網結構優化降低短路電流,有效減少變電站的壓力,從而達到減少變電運行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輸電網結構優化與線路檢修相結合保證從發電到運輸過程的安全,同時也能為電力產業帶來更多經濟收益。完善用電結構的核心就是減少變電站的負荷,除了技術層面以外,還可以從用戶角度減弱負荷,提倡用戶錯峰用電,避免用電高峰時給變電站帶來的超大負荷,提高用電效率的同時降低了變電站的負荷,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用電安全。
2.3 加強對變電設備安全的監管
逐步建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從管理人員入手,加強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這樣才能帶動工作人員重視變電運行事故的防范措施。管理人員意識提升,有利于建立更嚴格的安全監管機制。在具體實施時,要重點加強對于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增強工作人員的事故應對能力,盡量減緩設備老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設備維修中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設備安全是基石,人為因素是核心。人為因素解決之后,還要加強對設備安全的監管,從設備的生產到使用層層監控,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進行試用,保證變電設備準確無誤。
變電站是電力運輸中重要的一環,如果變電運行中出現故障,將會導致電力運輸系統發生嚴重故障,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威脅到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變電運行安全不僅需要及時維護和購進新設備,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員的技術過硬操作專業,才能保證變電系統平穩運行,因此要切實提升供電企業的變電檢修工作水平。變電安全無小事,希望本研究能夠引起人們對變電安全運行的重視,并提出防范變電運行事故的措施及發生事故時的對策,助推變電運行相關技術的發展,營造一個安全的用電環境。
[1]牛原.變電運行中的事故分析及處理措施[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4,(7):142-142.
[2]丁陳圓,王楨,吳勇進,等.變電檢修常見問題的分析與處理措施[J].今日科苑,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