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曦
懷化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復合型服裝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黃嘉曦
懷化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按照服裝設計行業對人才提出的要求,并結合當前高等服裝設計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文提出應該應用“職業模擬”這一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模式,堅持開放性、實踐性的人才培養理念,通過模擬服裝設計師角色的方法,不斷深化其實踐感知,最終培養出人格素質高、能力強、創新性高、德才兼備的復合型人才。
復合型;服裝設計;人才培養;培養模式
服裝企業對服裝從業者的要求是要有創意、懂技術,具備各方面知識與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因此,改變以往舊有的培養模式,納入新型的培養模式,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服裝設計人才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就提出“職業模擬”這一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模式,對其內容的研究和實踐開展做出如下論述。
(一)服裝設計行業對人才提出的需求
長時間以來,我國服裝業產品都有大量庫存,且呈每年越來越多的趨勢。由于服裝產品存在著流行性和時效性的特點,所以可以理解服裝業有庫存的這一問題,而努力減少庫存和解決庫存問題也是服裝企業應該具備的能力。但是如果每年的服裝庫存還是呈遞增的趨勢,那便要予以積極的反思了。庫存問題的存在不僅是和營銷手段存在聯系的,還和服裝設計師的設計創新力、市場應變能力不足有著密切的關系。
另外,近些年來我國服裝行業一直處于轉型的階段,品牌服裝產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出口形勢也日漸回暖。在此態勢下,服裝行業急需大量的設計人才,尤其是那些創新力強、市場應變能力高且綜合素質好的復合型人才最為吃香。
(二)復合型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內容
結合服裝行業當前的人才需求來看,我們應該采取何種有力的舉措才能培養出復合型的服裝設計人才,促進他們就業呢?以下就分析了幾個方面。
1.德才兼備
這是復合型人才的基本內涵。首先,服裝設計人才應該是職業道德水平較高,且有積極的敬業精神的,其次,專業素養也是必備的。
2.創新力
創新是人才必備的一項條件。服裝業是錯綜復雜的,不僅需要從業者能夠吃苦耐勞,有強大的抗壓能力和職業精神,而且其創新性的具備可以說是決定著行業發展的關鍵內容。
總的概括說來,復合型服裝設計人才,應該是有較強的抗壓能力、職業素養高、德才兼備、有較強創新能力的人才。
(三)現階段我國服裝設計人才培養的不足之處
長時間以來,我國高校的服裝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都是重理論、輕實踐,直接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弱、創新能力差、綜合素質低,不能滿足社會提出的復合型人才這一要求。
首先,服裝院校并不具備較強的市場意識,不能明確市場需要什么樣的服裝設計人才,由此一來,在課程的布置上與教學模式的實施上,不能積極的與時俱進、不能做好有效的改革創新,未能和市場用人機制有效銜接。當前的服裝市場下,人才就業環境已經實現與市場需求的接軌,也就是說,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有著最終的決定權。所以說,對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必須要能夠迎合市場需求,按照市場對人才提出的需求來確定教學目標,完善教學模式。
其次,教師知識結構不合理,缺乏服裝相關內容的實踐經驗,在專業知識上也沒有時效性。而只有先不斷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才能將最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反之必然會阻礙到學生受良好的教育。
最后,在教學方法上還是有很大的欠缺。我們應該徹底認識到,服裝設計師不僅能拿筆,也能拿剪刀,應該是想象力、創造力都強的動手能力者。而現階段我國的專業教育在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上還是做的不夠好,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大量實踐證明,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對人才提出的要求了,所以,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模式必須要進行改革、創新。
(一)基本理念
“職業模擬”這一模式,是以員工式學生的培養方法為基本原則,做人性化、靈活、有效管理的一種培養理念。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應針對不同學生設計出具體的職業化實訓目標,并按照某服裝品牌的項目實施進行教學與作業布置,使學生能夠在一個職業化的氛圍下進行體驗式、深入實踐的學習。
在體驗式、啟發式的這一教學理念引導之下,促進學生人格素質和職業精神的養成,強調學生要以正式、更高的職業標準來要求自己,提高理論水平的同時,強化實踐能力。該模式是將課堂視作為企業進行教學的實施,與服裝設計崗位的實時需求相結合,更有助于幫助學生深入角色,促進職業模擬有效性的提高。
(二)實踐方法
學生在教師引導之下組成3~%人一組的虛擬品牌服裝設計小組,對市場上的某一實際品牌做服裝產品的設計工作。
1.小組確定3~5人的自由結合,前提是這幾個人都有統一或者是類似的設計縫合,保證合作的有效性。
2.品牌調研
對小組成員確定感興趣的品牌進行市場調研。比如說如果確定的是愛登堡這一男裝品牌,則應該對該品牌在市場上的定位、季節性商品投放以及產品風格路線等內容進行深入把握,為設計思路的開拓奠定基礎。
3.設計實施
通過之前的市場調研和市場定位,對綜合資料做分析、整理,以此來保證設計的產品符合市場流行趨勢。加強靈感的收集和提煉,激發原創設計靈感的誕生。設計圖的繪制要有如下明確內容:品牌固有元素、流行趨勢元素以及原創性設計元素。并且要彰顯出所設計產品的實用性、藝術性以及時代性。必須要注意,所設計的產品應該是下一個季度流行所需的,確保市場對商品的積極反應。
4.面輔料的設計使用
根據設計圖確定面料,所設計使用。具體來說,所使用的面輔料要符合研發思路,并能夠凸顯出實用性和藝術性的效果,裁剪需合理,對其應用在產品設計中的多種價值進行突出強調。
5.產品制作
依照設計方案,盡量完整且合理的制作出實物。該環節一定要確保制作的高標準,要以1:1的質量要求與工藝技術來制作成品,以此來保證實訓的質量和水平。
6.產品評價
服裝行業中把作品的實物稱作是樣衣,是產品投入批量生產之前用來評價效果和質量的1:1樣品。在課堂上,學生也要以樣衣來對自己的設計水平進行檢驗??梢宰屚瑢W之間互相穿著樣衣做靜、動態的展示,教師作為評委進行打分。
7.與實際品牌商品的比較
對學生所設計出來的樣衣作品,應該在下一季度來臨之后,和其相應選定的品牌熱銷商品做對比,對設計之間存在差距進行確定,并總結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對自己水平做進一步的提升。
“職業模擬”這一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出,是指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模擬服裝設計師的角色,實現其為設計的主體,進行主動、實踐的設計創作。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綜合水平,繼而培養其成為復合型的人才,滿足社會對服裝設計人才提出的復合型要求。
[1]霍恒潔.區域經濟布局下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考試周刊,2014,25(74):173-173,174.
[2]朱文利.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讀寫算(教研版),2015,5(7):41.
[3]蘇江,黃文萍,郭琳等.基于“三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政校行企協同創新平臺建設--以服裝設計專業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 2015,13(9):244-245.
[4]朱琰.對江蘇省服裝設計類研究生人才培養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5,15(20):94-95.
2016年懷化學院校級一般科研項目“現代電腦繡花技術在湘黔苗族傳統刺繡圖紋的傳承與創新研究”(HHUY2016-44)和2014年湖南省社科規劃辦項目“湘西少數民族服飾文化藝術基因保護與創新發展研究”(14JD46)的研究成果之一。
黃嘉曦(1984-),女,湖南懷化人,懷化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講師,研究方向:民族民間服飾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