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鵬飛,孟羽佳南京航空大學航空制造工程學院;東北林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小區開放對周邊道路通行影響的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研究
尹鵬飛1,孟羽佳2
1南京航空大學航空制造工程學院;2東北林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隨著國家出臺關于建設開放小區的政策,目前,基于小區開放的協同性變化研究已成為當前的熱點趨勢,本文在查閱近幾年國家及各級政府相關機構政策和法律規定的基礎上,通過對比篩選得到用以評價小區開放后對周邊道路通行影響的重要指標,分別討論并找出影響其變化的低一級決定性指標。同時選取具有國內典型性模式的小區并通過政府公布、民眾網絡調研及實地考察等一系列手段統計得到的數據,利用數學工具驗證其考量指標,得到用以評價小區開放對周邊道路通行的影響的評價指標體系。
小區開放;道路;擁堵;指標
在“小區制”到“街區制”的逐步跨越時代背景下,為了選取合適的評價指標體系用以評價小區開放對周邊道路通行的影響,首先查閱近幾年國家及各級政府相關機構政策和法律規定,通過對比篩選得到用以評價小區開放后對周邊道路通行影響的四大指標,即道路平均通行量(通行能力)、延誤時間、安全性、道路網絡密度,然后分別對其討論,找出影響其變化的下一級決定性指標。實際討論問題中,因涉及到選取的具有國內典型性的小區模式,故而需要通過政府公布的相關數據、民眾網絡調研報告及實地考察等一系列手段統計數據,并利用數學工具得到其相關影響因素。
國內典型小區模式為四面環繞型,周邊環境在相對長的時期內不發生較大改變的基礎條件下,篩選得到用以評價小區開放后對周邊道路通行影響的四大指標,即道路平均通行量(通行能力)、延誤時間、安全性、道路網絡密度。分別對其研究可知,選取的評價指標體系分為三個層次用以評價小區開放對周邊道路通行的影響。
(1)第一層次用以確認本模型研究問題的核心及方向,故而其指標為:小區開放對周邊道路通行的影響。這是整個研究的風向標,小區開放程度與道路通行之間的關系將在本文中利用合理性分析,數值模擬等方式加以探討。
(2)第二層次用以評價小區開放后對周邊道路通行的影響,目前基于單獨的研究兩者之間關系的評價體系并未能建立,但眾所周知,小區的開放與封閉與否,影響最大的將會是路網的通行程度,這也是國家對當前全國大范圍內出現擁堵情況的針對性措施之一。為了探究這個新的研究問題,本文將通過查閱近幾年國家及各級政府相關機構政策和法律規定篩選出的道路平均通行量(通行能力)、延誤時間、安全性、道路網絡密度作為考量指標。
(3)第三層次用以分別探討第二層次中的道路平均通行量(通行能力)、延誤時間、安全性、道路網絡密度四大考量指標。
設小區制下通過1-2、2-3、3-4、4-1的總通行車輛數分別為m1、m2、m3、m4,其通行面積分別為s1、s2、s3、s4;小區內兩路口出行車輛(包括人)數分別為f、d。街區制下通過1-2、2-3、3-4、4-1的總通行車輛數不變分別為m1、m2、m3、m4,其通行面積分別為s1、s2、s3、s4;小區內六個路口出行車輛(包括人)數分別為f、d、k、h、i、j,其均分出口通行面積分別為s5、s6、s7、s8、s9、s10.小區周邊行駛車輛僅考慮車流直行單向,則有:
(1)道路平均通行量(通行能力)用人均通行面積考察,則有小區制和街區制下的考量公式從中可探查確認出其低級指標:區域總通行量、周邊道路寬度、小區道路寬度。
(2)延誤時間
交通延誤是指車輛行駛在行駛過程中不受駕駛員控制產生的意外情況或交通控制設施等阻礙所損失的時間,這與城市交通樞紐最大承載力及道路通行量間的矛盾息息相關,亦與城市交通管理有關,故而選取道路交通設計通行量、道路通行量、交通管理作為其指標。
(3)安全性
小區開放后最顯著的一個特征便是交叉路口增多、小區內車輛增多,故而在原有的安全問題上新增諸多影響因素,具有不同基礎設施功能的小區其開放程度也不同,故而選取人車是否分離、交叉口數量、交通管理作為考量其安全性的指標。
(4)道路網絡密度
從小區制到街道制的改造下,城市可用交通道路最大化網絡由原來道路總面積新增小區可用做交通道路的面積構成,故而道路網絡面積考量指標為原有道路總面積和小區總面積。
本文在對路網與小區關系深入探究的基礎上,以路網的幾種代表性特征為切入點,在參考國家相關政策以及實施效果的基礎上,我們分別設立了4個大的特征指標及其相關的代表特征,如下表所示:
在查閱近幾年國家及各級政府相關機構政策和法律規定的基礎上,通過對比篩選得到用以評價小區開放后對周邊道路通行影響的重要指標,主要包括四個大的方面,道路平均通行量、延誤時間、安全性以及道路網絡密度,各主要特征下還可以分解成多個小的特征。通過構建這個完整的評價體系,對于研究開放小區的實施效果,以及定量分析兩者的動態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1]李向朋.城市交通擁堵對策—封閉型小區交通開放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4.
[2]孫莉芬.城市交道擁擠疏導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D].武漢: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05.
[3]李羅明.武漢市交通擁堵問題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05.
[4]閆慶軍.基于外部性的交通擁堵成因分析與緩解策略[J].經濟論壇,200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