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揚遼寧省海城市同澤中學
語用學理論運用于高中古詩詞教學的研究
王嬌揚
遼寧省海城市同澤中學
古詩詞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特有的審美與豐富的文化內涵,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對此,教師可用語用學理論分析,加入到高中古詩詞的學習,是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技巧,可獨立理解,把握作品的內涵。本文是以語用學理論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為論點,展開論述。
語用學理論;高中古詩詞;古詩詞教學
語用學理論在高中古詩詞的運用,需明確兩者的聯系,明確語義,分析古詩詞包含的情感,以此優(yōu)化高中古詩詞教學,引導學生全面理解古詩詞。高中生通過學習古詩詞,可以了解不同的語言,有思想上的熏陶,并得到不同方面的知識,得到新的收獲。
語用學理論是的對語言進行理解,使用語言表達,即話語主體是什么,應如何表達,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古詩詞教學是通過分析語言文字的形式、結構等,表明作品具有的深層意義,發(fā)現作品的藝術魅力,讓學生接受思想上的熏陶,并建立一個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中,語用學理論會作為一個工具,用于高中古詩詞的教學,解讀古詩詞作品[1]。
(一)用于口語與書面語表達
語用學會把關注點放在口語交際,其使用的話語以口語為主,分析主體話語的表達以及對語言的理解。口語作為人們交流的工具,會直觀的接收到對方的信息,捕捉口語表達的內容,應用到書面語中。
古詩詞作為我國特有的語言文字作品,可以用語用學理論的對其進行分析。古詩詞使用的語言精練,富有表現力,體現了語言的深奧,詩詞中每個字都經過作者的嚴格篩選。同時,每種文學作品都是作者與讀者的溝通,而古詩詞可以與讀者隔空交流,知道作者想利用古詩表達什么,而讀者又是如何理解的。
(二)把語義作為核心
從語義學的角度分析,作者是交際的主體,是說話人,而讀者則是聽話人,其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運用,包含兩層意義:其一是說話人希望自己傳遞的內容,以及聽話人的理解,簡而言之就是話語理解。雖然語用學與說話人、聽話人、意圖等緊密相關,但其本質仍是語義,最終都會回歸到語義;其二,古詩詞分析與理解也會以語義為切入點,從現有的文字著手,了解其包含的語義后,融和其他信息對作品有更深入的分析。也就是說,高中古詩詞教學必須以此為核心,才可以深入分析作品的情感,尊重作品[2]。
語言意義與語用意義,是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區(qū)分,同時也是表層和深層語義。其中,對語言意義的分析,是可以把語言做為單獨的個體,而對語用意義的分析,必須放在某個語境中,帶入主觀意圖。
(一)分析指示用語的具體內容
語用學理論會把指示用語分分成五類,包括人稱、時間、地點、話語語篇與社交,對各類信息都有明確的指向性。下文是以人稱與時間為著重點,進行分析。
1.人稱指示
人稱指示是古詩詞中代表說話人的詞匯,且同一個代詞應用與不同的語境指示的對象也各不相同。高中古詩詞中有很多指示語,準確分清其代表的語義,可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作品。比如蘇軾的《定風坡》中,有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以及李清照的《聲聲慢》中,有半句“如今有誰堪摘?”,這兩句都有“誰”這個字眼,蘇軾與李清照都用“誰”表示一個個體,從語境中分析則是作者有坦然面對的勇氣,而李清照則是說,女人不會按照以往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3]。
2.時間指示
時間指示是雙方交流體現的時間信息。而時間信息除了從日常口語表達中體現出來,也會從古詩詞中體現,像是辛棄疾的《永遇樂·經口碑古亭懷古》,其中有一個時間信息“四十三年”,從表面上分析,它只是一個背景時間,但其背后卻有著深層次的意義,表明了當時社會他心中憤懣,體現了作者內心的不滿。
(二)揣摩語氣用義,把握情感
人們最常見的話語形式包括陳述句、疑問句等,有各自對應的語氣表達,而通過語氣可了解一個人的態(tài)度。下文主要分析了疑問句的語氣。
疑問語氣是持有詢問的態(tài)度,測度對方的疑問。很多高中古詩詞中,作者都會用疑問的語氣表達自己的情感。首先,詢問語氣通常希望得到對方的回答,但古詩詞中,只是提出疑問,不需要對方回答。比如曹操的《短歌行》,詩人提出問題,人生一共有多少時日?這個問題人們很難給出明確的答案,隨后,詩人用“譬如朝露”回答了自己提出的問題,表達了內心對于時間匆匆流過的苦悶。其次,反詰語氣是把肯定的內容用疑問的方式表達,主要用途為強調。比如柳永的《雨霖鈴》中,為了強調自己的情感,會使用“那堪”,是反詰語氣的一種用法,使語氣表達更加強烈,加重語義,表達了作者不堪承受離別的悲傷與痛楚。
語用學理論運用于高中古詩詞教學,是讓學生運用語用學理論,分析古詩詞,找到古詩詞中的語義,準確分析高中古詩詞的語用意義,通過對人物、時間指示的分析,并揣摩語氣用義,把握情感,正確理解作品,明白作者想要表達內容和意圖,雙方建立情感上的交流。
[1]王偉征.語用學理論運用于高中古詩詞教學新探[D].河北師范大學,2012.
[2]劉書香.語用學理論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揚州大學,2016.
[3]么貴生.淺談高中古詩詞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2, 18:49.
王嬌揚(1980-),女,漢族,大學本科學歷,遼寧海城人,研究方向: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