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剛遼寧省阜蒙縣舊廟學校
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彰顯化學教學魅力
陳利剛
遼寧省阜蒙縣舊廟學校
初中化學教學中,需要注重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具體既要積極引導學生了解環?,F實情況,藉此激發學生環保責任感;又要積極革新教師觀念,提升教師自身環保素養;同時,要立足教材深入培育學生環保意識,并結合化學實驗和活動教學,強化、幫助學生樹立環保意識。
初中化學;環保意識;培養策略
有關初中化學教學的研究較多,且有不少專門聚焦于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研究,但大多數研究僅僅停留在理論分析層面,較少結合具體教學案例開展探析。研究結合長期教學經驗,圍繞這一主題,從策略層面著手,對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環保意識這一問題進行探析,以求為后續教學和研究提供啟示和借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去了解和明晰我國環境保護的現狀,尤其是當前環保中出現的問題,從宏觀角度為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同時需要了解和摒棄不良環保思想,讓學生明白錯誤思想的危害。這一舉措的落實,需要著眼于教學形式的創新,即運用較為新穎的、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式開展教學。同時,要善于借助生活中的場景,培育和激發學生高度環保責任感,要讓學生認識到身邊存在的現實環保問題,在此基礎上,產生環境危機感,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將較強的環保責任心落實到環保行動上。這些都旨在從思維層面幫助學生樹立環保意識,進而促進和提升這一意識在化學教學中的細化程度,達到更佳目的。
以知識點《愛護水資源》的教學為例,要充分幫助學生了解水資源現狀及問題,進而樹立環境保護意識。這一課時旨在讓學生了解自然界水存在的方式及大致分布,進而了解水資源現存的污染問題及預防措施。教學中,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麗江、九寨溝等自然景觀以及水力發電等人文景觀的視頻,讓學生欣賞到了美景,進而產生了對水資源的良性感知。緊接著,又給學生播放了“江河退去,地面干裂”的場景,這種鮮明的反差讓學生了解到了水資源的分布不均。然后,再次為學生播放了水污染的圖片和視頻,學生面對惡劣的水污染現狀,產生了危機意識。這種動態式教學方式,有效幫助學生了解了水資源現狀,激發了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和責任。
從初中化學的新教材來講,其尤為重視環境保護,這使得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必要性更強。同時,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據著組織者、引導者、教學影響主要施加者的重要地位,因此,于環保而言,其必須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和較高的環保素質。教師觀念是否適切、得當,教師環保素養是否真切、達標,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效果,更是直接影響初中化學教學中對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打鐵還需自身硬”,因此,教師必須積極革新自身環保理念,“用先進的理念武裝自己”,同時積極學習相關環保知識和環保技能,提升自身環保素養。
例如,《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這一課時,我從自身著手,進行了理念和知識更新、素養提升。本節課較為強調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綜合利用、天然氣成分等知識點。因此,先自身明晰如何向學生傳授這種知識點尤為重要,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能否順利開展。因此,我對從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入手,改變傳統的“師授生聽”模式,采用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制作了flash詳細講解知識點,讓學生在課下觀看和學習,在課上進行疑問的討論和進一步講解。同時,我積極學習了與這一課時內容密切相關的知識點,如結合C+O2CO2對能量變化進行了探析。
課堂是初中化學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教材是進行知識教學、開展學生環保意識培養的基本載體,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必須注重教材資源的挖掘,要細致研究教材內容,緊抓教材綱要,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充分尋覓教材中的環保思想,然后予以匯總和梳理,將其與案例、實情相結合,融入到教學過程中,真切提升學生環保意識。同時,在初中化學這一科目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必須采取綜合措施著眼于“意識”這一詞匯,在樹意識的基礎上再發展“行動自覺”。
本部分以《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為例,進行簡要說明。本課時旨在通過教學讓學生明白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的種類及其與健康的關系。教學過程中,在講述這些知識點的基礎上,將其進一步延伸到了環保主題,即:營養物質能夠滿足人類健康需求,有助于人類健康,但霧霾、水污染等環保問題現狀,卻不利于人類健康,我們應該如何權衡?學生對此展開了熱切討論,在討論中逐步樹立了“保護環境,珍惜健康”的理念。這一教學過程,有效挖掘了教材中的主題資源并進一步拓展,聚焦到了環保主題,達到了培養和樹立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目標。
初中化學這一學科,有著特殊性,其更為強調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有效的實驗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操作觀察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還有助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如處理有害物質、節約實驗材料等。另外,僅僅依靠課堂上的學習和討論來培養學生環保意識是不夠的,必須培養學生解決環保問題的應用能力,這就需要為學生創設多形式的教育途徑,讓學生在實踐中具備環保能力。
例如,在《空氣》教學中,可以借助實驗和活動,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這一課時旨在讓學生了解空氣的成分,進而了解空氣污染現狀和預防措施。教學過程中運用了實驗法、操作實踐法來開展教學。集氣瓶、導管、紅磷等儀器的準備,為實驗教學奠定了基礎。在實驗中,在保證實驗效果的前提下,盡量少放紅磷,以盡量減少對空氣的危害,進而向學生傳輸環保的理念。然后,引導學生進了實踐操作,讓學生在真實操作中感受了環保教育。更為巧合的是,同期學校舉辦了一場有關大氣污染的環保講座,我鼓勵學生參加了講座,這更加增進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能力。
總而言之,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可從以上四個方面著眼、入手,力爭采用卓有成效的舉措提升學生環保意識。同時,研究認為,學校應該發揮其積極效應,為教師搭建有效溝通平臺,促進教師在這一教學舉措中的交流和合作,從機制上促進化學教學中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
[1]奚志平.初中化學之環保意識的重要性[J].成才之路,2012(31)∶53-53.
[2]郭春曉.初中化學課堂環保教育的滲透與實施[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5(1)∶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