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燦
浙江省美麗鄉村經濟文化研究院
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治理的特色做法與創新啟示
王國燦
浙江省美麗鄉村經濟文化研究院
近年來浙江省小城鎮正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環境問題也日漸顯著,小城鎮居民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小城鎮的環境保護。但是由于小城鎮規模不大,產業結構不平衡等原因,導致仍然存在噪聲污染、空氣污染和水污染等問題,這些污染不僅對人們的健康產生了威脅,還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不利于小城鎮經濟發展,因此必須實施有效的綜合治理措施,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小城鎮;環境保護;環境治理
沒有了環境支撐,我們顯然無法繼續生存和發展,但是我們的環境正在遭受日漸嚴重的破壞,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等嚴重影響著我們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也開始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作用,保護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國人民的共識。
我國制定的“九五計劃”明確了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城鄉建設要求,提出讓一批小城鎮優先發展為小城市,其他小城鎮則要向著優美的環境、功能齊全的基礎設施和便捷的交通條件發展。近幾年,浙江省將發展小城鎮作為重點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例如臺州路橋自建區以來,區委政府就將環境保護的基本公測落到實處,投入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切實落實了環境保護工作。近年來區委政府逐漸增加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采購了一批新型環保設施,例如增加了八個城鎮垃圾中轉站和垃圾無害化填埋場等,而投資超過億元的城鎮污水處理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政府加強了對建設項目的環保審查,對小水泥廠、小煉油廠、小煤礦等污染嚴重、技術水平低、有嚴重資源浪費現象的企業進行了關停處理,督促一批重污染企業在短期內實現戰略轉型,這也是從根本上對污染進行控制。對城區污水垃圾、印染、電鍍行業的廢氣污水處理重點整治,著重治理工業污染源,基本實現了一控雙標的任務,整體上看來,浙江省小城鎮人口不斷增加,經濟總量也在高速增長,但是仍然保持了較為穩定的環境質量,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對于目前浙江省小城鎮環保存在的問題,由于小城鎮的工業化水平并不高,當地的企業仍然是以本地原料為主,非本地原料為輔,第三產業主要是服務業、飲食業和商業等,這些產業帶來了顯著的大氣污染、噪音污染和水污染,有的地方相對嚴重。由于很多企業不重視環境保護,不對三廢進行處理就直接排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也出現了明顯下降,環保問題非常突出。
2.1 缺少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足夠的治理資金
小城鎮普遍存在工業布局不夠合理的問題,對于環境沒有具體可行的規劃,即使進行了規劃也不考慮城鎮的功能特點和地理環境等因素,人人都可以成為個體戶。鄉村的村辦企業和大部分鄉鎮企業,它們的技術水平和工藝設備都是比較落后的,缺少完善的產品線和成套化技術設備,一些鄉鎮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工業化程度,在不考慮周邊環境承受能力的基礎上,從城市接納了重污染企業,如造紙、冶金和化工電鍍等,由于資金問題,有的企業甚至沒有防止污染的計劃和設施,導致了污染范圍大,污染點分散難以治理等問題,小城鎮的發展優勢不復存在。
2.2 環境管理體系不完善
我國的法律法規對環境污染的規定仍然需要完善的和補充,很多法律法規的內容尚與市場經濟體制不相符,并且企業的環境管理體制需要理順,我國的環保部門對環境問題進行統一的監督和管理,當地政府部門對當地環境管理進行直接管理,這也是造成“三不管”現象的主要原因,出現問題相互推諉,環保工作很難順利開展。
2.3 環保執法仍然需要強化
小城鎮的環保任務工作量很大,但是很多小城鎮仍然沒有專門的環保監管機構,一個監管機構往往要同時負責幾個地區的監管工作,工作人員不愿花費精力和時間,導致監管工作不到位。而一些小城鎮的執法人員由于綜合素養不高,環境監管工作沒有起到實際作用,流于形式。再加上一些重污染企業管理人員與監管人員關系復雜,執法人員執法功能弱化。一些企業為了讓企業有更好的經濟發展環境,花費大量的資金采購了凈化裝置,而實際上只是為了應付環保部門的監管,有的企業采購之后就長期閑置。
3.1 建立并完善環境管理機制
要為小城鎮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必須深化改革,明確區政府、環保部門、企業各自的環保職責,由政府統一領導和監管,各個部門分工負責的管理體制,鼓勵公眾參與到環保監管工作中來,建立完善的、有活力的環保監管運行機制,這樣才能確保環境保護與小城鎮經濟發展相適應。建立四個層次的管理體系,每個層次的作用分別是:(1)政府,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根據小城鎮的實際情況制定環保計劃,與當地企業協商,制定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的發展計劃,協調各部門的工作;(2)環保部門,環保部門要對各區域小城鎮的環保工作進行統一管理和監督,審批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與當地企業約談,督促他們更新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3)行業主管部門,主要是推廣清潔生產技術,控制和清理污染源,完成城市污染治理指標;(4)企業,企業是產生污染的源頭,要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積極承擔應該承擔的環境治理職責。
3.2 完善法制法規
政府部門應該與立法機關制定關于放射性物質、高污染化合物的法律法規,認真審現行的環境監管政策方針,調整和清理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法律法規,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健全環境立法工作,堅決打擊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行為。
綜上,小城鎮環保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工程,也是確保小城鎮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完善法制法規,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環保監管工作,才能落實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政策。
[1]胡濤.關于小城鎮環保工作的若干思考[J].環境保護,2010, 04:75.
[2]劉麗影.我國小城鎮生態環境建設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2014,01:127.
[3]劉松.建設生態型小城鎮[J].新農村,2012,06:115.
王國燦(1959-),男,浙江省諸暨人,執行院長,研究方向:法學,新聞與文學,美麗鄉村文化,品牌文化,特色小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