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萌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文化館 253100)
試析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實踐策略
譚 萌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文化館 253100)
關于文化館的建立的主要意義是在于對廣大群眾的文化基礎進行培養,并且在對于廣大人名群眾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各種文化活動的交流中都能起到極大的作用。當今,對于廣大群眾的文化輔導工作,文化館一直在進行努力發展及創新之中,更是不斷的推進物質和文明的共同發展。文化館更是對于廣大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的傳播及輔導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這些都是實現社會主義核心文明的發展基礎之一。因而,確定文化館工作人員對文化輔導工作的存在性質,建立完整的制度,增強工作人員自身的責任態度,讓文化輔導工作能夠在健康的環境里有效的發展也是極為重要的。
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
現代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你隨之提高,隨著工作時間的規范化,在空閑的時間里,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一定程度的文化課程的培養,在有效的提升廣大群眾的文化素質水平的同時,更能更好的加快加深精神文明的發展及建設。而建立文化館的目標之一就在于此,在對廣大群眾進行文化指引培養中促進各個地區特色文化拓展開來,更是服務于群眾,為建立更好的區域性文化提供良好的基礎服務。而且,文化館的存在同時能夠有利的監督一系列的各種文化活動,更能極為有效的推進各類文化活動都能朝著更好的更適宜的方向發展
1.過于看重文化活動而忽視了文化輔導工作
對于進行中的各類文化館宣傳工作以及文化輔導工作中,大部分的干部及其工作人員,往往都因為過于重視開展文化活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于群眾文化的輔導工作的重要性。文化活動的開展固然因為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宣傳作用而顯得重要,但群眾文化的輔導工作卻是文化館的基礎組成部分。如果和群眾之間的直接文化交流過少,會導致在群眾的文化取向及程度都不能進行深入的了解,而不能選擇更合適有益的文化活動的開展。文化活動和輔導都是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重要工作,兩者并重且相輔相成。而減少文化館對于群眾輔導的工作,都會讓群眾文化的交流及建設陷入極為不利的狀態。
2.群眾文化輔導質量有待提升
在對廣大群眾進行一系列文化輔導的過程中,其質量問題更是直接關系著文化館輔導工作的效果。而現今,很多文化館在文化輔導上都存在著一些質量上的問題。具體表現為,輔導課程單一,數量較少,相關輔導人員在進行輔導時并沒有制定具體的輔導內容,從而導致輔導不夠深入,產生就極為有限。而且在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過程中,過于重視形式化,在專業及服務態度上也不夠重視,導致在一些群眾文化的輔導工作中沒有達到應有水平,不能為群眾提供高質量水平的深入文化輔導。還有,很多文化館的干部及其工作人員因為沒有深刻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沒有深入的了解群眾,沒能做好積極,仔細,認真的做好文化輔導工作,沒能在相應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出自身的作用。
3.忽視了群眾文化輔導的基礎工作
在許多文化館中,一些干部及其工作人員在對于工作的安排上沒有把握好真正的工作重心。具體的表現是過度重視創作工作,而把最基本的群眾文化的輔導工作忽略了。其實在工作中能夠追求個人創作本來是非常好的行為,但因為過度的追求而導致把全部的精力都置身于創作工作,而忽視了最基本的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那就太本末倒置了。群眾文化的輔導工作是文化館最為重要的基礎工作之一,因此,要把對群眾文化的輔導工作及個人創作工作有效結合起來,并科學合理的分配時間,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再進行創新及創作,為發展建設更好的精神文化及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加強和完善公共文化中的服務體系
這些年以來,政府也在逐年的增強對文化產業的發展及其扶持力度的重視,全國各地各市縣都在逐漸建立相對應的以城鄉結合為重心的公共文化的服務網絡,并且進行多個信息資源的工程投放等,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做了廣大群眾對于生活中文化活動的需求及發展的推動劑。 因此,文化館也要按照自身發展的需要進行創新開拓,尋找到真正符合廣大群眾的文化活動規律及需求。在做好對廣大群眾的文化進行日常輔導工作的基礎之上,可以在弘揚民族民間民俗的傳統文化的同時,拓展各種節假日里的各項文化活動,通過此類節目,希望能夠更好更快的引領廣大群眾感受傳統文化的精髓及魅力。事實上,一直以來,高雅文化都在制約著通俗文化的傳播,而很多群眾都沒有辦法處理好雅俗的概念,這種狀況下,就需要文化館進行系累的文化輔導工作,在合適的文化活動,能夠使群眾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體會到文化本身并沒有任何分別,反而更能反映群眾情感需求及生活態度的通常是通俗的文化活動,這些都是在逐步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的感受及素養,促進推動了精神文明的開拓發展。
2.適當開拓群眾文化的發展空間
文化館需要運用自身在各種文化活動的工作中的各種優勢,把優秀的輔導課程提供給廣大群眾,再根據具體的群眾興趣、當地文化和實際情況為群眾增加制定各種課程,使得文化館能夠在群眾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影響,為當今建設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需求及謀求發展的過程中提供有效的發展。比如,開展一些優秀的民間工藝制作的課程,開展書法,舞蹈,唱歌,樂器,攝影及民俗節目的輔導課程等等。與此同時選擇一些優秀的工作人員,或者根據實際情況,儲備長期的工作人員,盡可能的提升文化館自身的隊伍水平,能夠更好的發揮好文化館職員的基本職能。最后,還要充分發揮各種基礎設施設備的作用,在各個協會之間做好輔導工作,讓文化藝術能夠更順利的推展開來。
3.對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進行特色創新
根據文化館所在的不同地域性,群眾文化中也就不可避免的帶著鮮明的地域性及民族性,當然,這并不是什么壞事,弘揚和發展民族特設也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關鍵在于要懂得創新,編寫符合當地特色文化的輔導內容,而作為文化館的干部及工作人員,就必須認真嚴謹的做好當地特色文化的研究,發掘出具有地方特色及名族特色的文化特性。爭取能夠做到因地制宜,創作更能反映當地群眾生活及需求的優秀作品。在能夠傳承當地傳統文化的同時,不斷豐富各種民間優秀的文化活動內容,保留民間文化活動的藝術性質,提升欣賞趣味效果。
所有物質文明的建設發展,都需要能夠與之匹配的精神文明建設的開拓及發展基礎的 文化館的存在和目的就是為建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提供形成穩定和諧的社會形態提供有效的精神文化基礎的支撐。積極促進各類文化活動的展開和有效的進行,能夠在為廣大人民群眾在工作閑暇之余提供文化活動的同時,更是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及團結,形成優良活躍的文化氛圍。
[1]蒲紹芬.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深入實踐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5.
[2]付林.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深入實踐策略[J].科學普及,2014.
[3]范貴蘭.試論文化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深入實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
譚萌(1987.03- ),女,山東德州平原縣人,民族:漢族,畢業于山東女子學院,事業單位職工,學歷:大專,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輔導,職稱,助理館員,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