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路 (岱山縣文化館 316200)
對繁榮基層群眾文藝創作的幾點思考
袁 路 (岱山縣文化館 316200)
基層群眾的文藝創作往往較為接地氣,大眾更為喜聞樂見,尤其是發源于民間取材于日常生活的文藝創作更是受到大眾的關注,因此繁榮基層群眾的文藝創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旨在探索基層群眾如何進行優秀的文藝創作,其創作所需要的條件,以及基層群眾文藝創作所面臨的困境,從而為基層群眾的文藝創作營造良好的空間,形成有利的文藝創作條件。
基層群眾;文藝創作;探究
文藝創作在基層群眾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基層群眾審美和精神境界的方式,優秀的文藝創作往往發源于基層群眾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繁榮基層群眾文藝創作可以繁榮文化市場的作品,豐富文藝創作類型。
良好的制度保障是基層群眾文藝創作的根本,政府和相關部門要不斷的完善公共文化體制,深入探索基層群眾優秀的文藝創造是在何種條件下所產生的,通過制度的不斷完善,豐富基層群眾的文藝創作內容。政府要設立相關的文藝創作激勵機制,鼓勵基層群眾進行積極的文藝創作,在不斷的創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群眾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必須配備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在新時代的條件下,人們有著更豐富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有助于基層群眾的文化繁榮和創作。政府要注重不同類型的基層群體對于文化創作的需求,隨著時代的更迭也要轉變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理念,面向更為廣泛的基層群體進行文藝創作的指導和文藝創作培養。
加強薄弱地區和薄弱環節的文化培養力度。對于群眾文藝創作的培養不僅是為了幫助其產生更優質的文藝作品,更是為了提高該地區整體的文藝創作水平,激發其文藝創作熱情,提高基層群眾整體的文藝創作能力,在不斷的創作中發現創作中的問題,突破創作瓶頸,為基層群眾帶去更加優質的文藝作品。
規范文化運行機制,促進群眾文化的教育與娛樂。政府和市場要不斷完善文化機制的運行,推動文化內容的普及,鼓勵群眾進行文藝創作,并通過專業人員對基層群眾文藝方面的培養提升其文化素養。強化文化的指導職能,由于我國正處在一個經濟轉型期,整個社會都處于一個較為浮躁的階段,因此也為文藝創作增加了不穩定因素,很容易將基層群眾引導到一個偏離主流文化的軌道。因此,基層群眾要主動進行文化篩選,排除劣質文化在自身文藝創作中的出現,盡量參與優質文藝創作中。
整合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市場,形成積極向上的主流娛樂共性。要讓積極的文藝創作成為基層群眾文化消遣的主要方式之一,既是實現群眾文化娛樂的目標,也是為了拓寬基層群眾的文化視野,使其在工作之余還能夠有高雅的文化藝術氛圍,豐富個人的精神世界。有效的推動文化市場的建設和文化資源的整合,在擴大市場文藝作品不斷豐富的同時,保持文化市場的標準和審美。不能因為鼓勵基層群眾文藝創作就降低文化市場的準入標準,要不斷鼓勵基層群眾進行高質量的文藝創作。
加大文化的普及力度,為更多的基層群眾帶去經典的文藝作品,提高其欣賞水平和文化內涵,在不斷的文化普及中了解群眾所關心的文化內容,培養群眾對文藝創作的興趣,鼓勵其在實踐中不斷的創作,將實踐和文藝理論有機的結合起來,創造出最符合生活場景的優質作品。幫助基層群眾了解文藝創作真正的流程和內容,幫助群眾深入了解文藝創作的實質,組織優秀的文藝創作隊伍,通過群眾間的互相學習和探討,不斷深入其對文藝創作的了解。基層的文藝創作者之間要進行良性的交流和互動,以對個人的文藝創作進行辯證的評價和判斷。加大文化的普及力度,不僅是對基層群眾文化程度的提升,同時還要提高基層群眾的文化內涵,提高其對文藝作品的鑒賞能力,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發現文藝創作的規律,創造出符合市場和文藝雙重標準的文藝作品。
加強優秀文藝作品的推廣力度,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中探索文藝創作的方式。當今處于一個碎片化信息的時代,基層群眾可以通過多種移動設備進行文化內容的吸收和傳遞,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弊端,就是基層群眾難以辨別網絡大量文化的產出是否有助于個人的文藝創作。尤其是當基層群眾面對低劣文化的時候,一些網絡速食文化包裹著有趣的外衣博取基層群眾的眼球,但這些文化中卻并未有任何實質性的文化內容,因此基層群眾要不斷提高個人的文化審美,通過欣賞大量的優質文藝作品,開闊個人的視野,提升個人的審美能力,培養個人的文化內涵,從而更好的進行相關的文藝創作。
加大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根據不同地區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有針對性的對基層群眾進行多元的文藝創作基礎知識的培養,挖掘高素質人才,為基層群眾輸入更好地資源設備,為其創造有利的文藝創作條件。物質條件是為群眾營造良好的創作空間必不可少的,在進行文藝創作中,群眾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和困難,要減少群眾在遇到問題時無法解決的現象,幫助群眾在更多領域進行學習和寫作,從而利用優質的物質資源進行學習和探索。為基層群眾營造良好輕松的學習探討空間,使基層群眾間能夠不斷產生良性的影響。
增強群眾的版權意識。基層群眾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進行文藝創作出版或者發行后,要對個人文藝創作所掌握的版權深入了解。文藝創作的維權區別于政治權益和經濟權益,群眾的政治和經濟權益在受到侵犯時,很容易發現并且能夠拿起法律的武器進行相關方面的維權行為,但當群眾的文化權益受到侵犯時,由于基層群眾文藝創作維權意識不高,造成了即時個人權益受到侵犯也不自知,甚至認為某些行為不足以成為侵權行為,因此基層群眾要不斷加強個人的維權意識,政府也要通過專業法律知識的傳授幫助基層群眾了解在文藝創作中自己所擁有的合法權利。
如何繁榮基層群眾的文藝創作對于整個社會和文化市場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群眾不斷的文藝創作實踐中,市場上會涌現更加多元的文藝作品,推動文化市場的良性競爭。與此同時,基層群眾的整體文化素質也會不斷提高,社會在優秀的基層群眾和文藝作品的帶動下,也會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出更加高質量的文藝作品,不斷的豐富基層群眾的精神世界。在深入文化體制的改革中,不斷的探索繁榮基層群眾文藝創作的最佳方式。
[1]李劍冰.繁榮群眾文藝創作的研究[J].大眾文藝,2015(24).
[2]沈小麗.淺談群眾文藝創作的組織工作[J].大眾文藝, 2013(14).
[3]許花月.有效組織繁榮群眾文藝創作的幾點淺見[J].成功(教育),2012(20).
[4]李金.關注群眾文藝創作的繁榮與發展[J].大眾文藝,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