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君 (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 710000)
二胡演奏與創作研究
李嚴君 (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 710000)
20世紀末期我國二胡類演奏中的諸多作品顯著區別于傳統時期的作品,既具備現代派意識,也體現了熟練的演奏技術,由此開啟了我國二胡演奏與創作發展的新時期。從近年來的二胡演奏及樂曲創作情況可以看出現階段呈現了多樣化的特征,而且克服了模仿、移植、改編方面的諸多弊端,產生了具有顯著風格,演奏技巧圓熟與作品經典化的傾向,將我國二胡演奏與創作發展帶入了新境地。
二胡;演奏;創作;研究
現代二胡在演奏與創作方面的最大特征是以民族性為基,在傳統音樂思維、音樂語言、音樂技法基礎上,采用提煉、經驗總結路徑,運用移植、改編等手法篩選元素積累材料的辦法,進一步實踐二胡曲藝術創作。演奏技巧的專業化與創作的二胡特征表現使二胡的音色表達、表現力更加突出。以下就結合這種進步與原創勢頭對新時期的二胡演奏技法及相關作品的創作發展進行具體論述。
以下結合新時期的二胡演奏經驗及方法,先對其發生轉折的方向進行說明,然后通過其中比較突出的演奏技巧融合實例對演奏技巧的新發展做出探討。
1.演奏技巧的轉折點
經過改革開放后在二胡演奏方面的經驗積累與改編、移植推動了對二胡演奏技法的進一步研究。尤其是在上世紀末期,二胡演奏方面的作品數量出現了巨大增長,而且在演奏技術方面形成了多元化發展。一方面對于原有技法的應用以選擇性為主,另一方面,在音響效果方面也出現了需求變化下的技法創新,完成了對一般性技巧的拓展,推動了新技術的產生。是二胡演奏技巧的切實轉折點。
2.演奏技巧的新發展
根據現階段的演奏技巧應用方面觀察, 現代派演奏家們在力度、節奏方面打破了常規演奏取向。現代音樂中對于樂器演奏的音色要求不斷增加,二胡演奏家在感受到這種需求時,對二胡單一的橫線條式演奏進行了解析,根據其中的不足之處希望能夠通過縱向和聲式音響效果,滿足現階段的需求。比如,現階段應用的雙弦演奏法,就可以通過樂音演奏方式、噪音演奏方式對其進行革新。具體來看,一般的演奏中會產生音量弱、速度慢的印象,主要針對虛幻慢板進行演奏應用。但應用噪音演奏方式后,改變了原來兩弦之間的弓毛壓扁所產生的雙弦摩擦,以弓毛拉內弦方法,使演奏中的音質、音量發生了特殊化表達,體現了更加動感的場景表現,而且能夠令作品中的情緒矛盾、激烈變化得到沖突化的表達。從演奏技巧中的手法觀察,也增加了右手技巧,尤其是對于拍筒皮、敲擊弓等方面顯示了較大的變化,起到了很好的演奏效果。比如,以慢長弓演奏的《火祭》樂曲為例,在其演奏中演奏者利用胡琴中的旋律線條,采擷了其中的蒼勁、悲涼,使慢長弓演奏中通過持續長音的轉化,進一步顯示出“噪音”式演奏技巧;但在傳達過程中卻以暗藏手法,使焦躁情緒、不安意圖進行了旋律顯示;既是引入噪音的新表現,也使持弓、貼弦、演奏弓段各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音色界定更好的起到了延伸效果。
改革開放后的二胡藝術發展速度快,在二胡演奏與創作中的人數、作品數量均獲得了極大增長。尤其是作品方面產生了諸多新特點。以下就從創作專業化趨勢、題材、內容、手法幾個方面對二胡創作的發展情況展開分析。
1.創作專業化趨勢不斷加強
《卡門主題幻想曲》的表演令業界人事看到了二胡演奏技巧的新特點,由于演奏者與作品的改編創作者屬于同一主體,因此從專業性的角度分析,二胡曲作品創作越來越趨向于專業化方向。尤其是在現階隨著音樂院校中的學科分類,使技巧性的演奏與創作方面得到融合與對接,在綜合能力訓導的前提之下增進了二胡演奏方式選擇與二胡作品創作之間的對應關系。以二胡曲《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為例,通過調性的改變、引子的增加,使該樂曲形成了縱情高歌與熱烈歡舞兩大部分;在其細分中的主題、散板、小快板、廣板、急板五個小部分,演奏技巧在大段速度較快,尤其是在民族調式的應用中音樂形象化的表達在多樣手法中得到了極大的擴展,從作品在各大劇院的演奏效果反饋來看深受觀眾喜愛。這種基于專業化的創作傾向,使理論體系中逐漸產生了諸如十二音體系,以及序列音樂等新理論。如《長城隨想》、《紅梅隨想曲》就比較接近現代派音樂中的專業化傾向,后來經過發展變成了完全現代的二胡曲,從音樂創作手法方面也顯示出一定的專業化趨勢。這些在創作方面體現出的專業化特征表明我國二胡演奏與創作正走向新的發展階段。
2.創作題材、內容、手法的豐富化發展
在二胡創作題材方面先前以歷史題材居多,現在更關注基于民族性的民俗風情,以及突出山川河貌的特征,傾向于對自然景色、愛國主義題材的表達;目前更多的抒情色彩使二胡演奏的題材獲得了個性化特征,較好的提升了創作水平,以及在風格方面的突破。內容方面則突顯了較多的深刻意蘊與內涵,比如,在《如來夢》中就通過引入中國傳統元素中的“水、火、風、地……”等令主題中的內容獲得了獨特性,令我國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中植入了更多的元素之下的人生深層反思。從二胡樂曲的結構方面觀察,曲式結構中融入了奏鳴曲式后,逐漸經過對題材的選擇、內容的革新、手法的豐富推動了我國二胡演奏與創作發展。比如,從《葡萄熟了》這部二胡曲為例,其中單三部曲式的應用中,既區別了西方樂曲特征,也更多的通過獨立的樂段設置使不同場景在同一曲式下獲得了特殊化應用,符合二胡演奏創新中的手法需要,完成了對作品內涵的傳達。由于現代化的二胡演奏與創作方面的全面革新,旋律風格與發展也有了一些新元素的注入;比如,在現代的樂曲旋律中打破了原來甜美、順暢、玲瓏風格,強調歌唱性;由此置入了二胡氣質向大氣、雄渾、起伏方面的演進;可以舉出《長城隨想》、《第一二胡協奏曲》等。它們既脫離了原來的柔性美,也為現代二胡演奏與創作研究提供了諸多新旋律。
在二胡演奏與創作研究中出現了諸多新變化,風格的形成突破了模仿階段存在的不足之處。從現階段二胡演奏與創作發展的情況分析,二胡樂器在單一化的音樂演奏風格與作品伴奏中獲得了演進與發展;從效果觀察新時期的二胡演奏與創作在傳統民族音樂典型性基礎上,通過引入諸多新的音色、音質、音量變化后,逐漸通過轉變演奏技法與創作作品風格與方向的豐富了二胡藝術;同時我國二胡藝術創新過程也進一步促進了它向外域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1]范明磊.二胡學習者指法技巧的系統提升研究——評《二胡指法技巧訓練》[J].當代教育科學,2015(20):后插22.
[2]劉再生.仰視傳統深度詮釋——王國潼編著《劉天華二胡曲——王國潼演奏譜及其詮釋》序[J].人民音樂,2016(9):86-87.
[3]范明磊.二胡演奏及教學的多角度研究——評《二胡的發音研究及教學新探》[J].當代教育科學,2015(16):后插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