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凱 (昆明廣播電視臺 650100)
播音主持人的專業技能與心理素質培養策略
尹 凱 (昆明廣播電視臺 650100)
探討了播音主持人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與素質,圍繞思想道德素質、播音品質、文化功底與文學素養、心理素質等四個方面,提出了播音主持人的專業技能與心理素質培養策略。
播音主持;專業技能;心理素質;培養策略
播音主持是一種傳播藝術,通過聲音把信息傳遞給公眾,實現主持和公眾的溝通互動,其和語言、文學、音樂等學科有緊密的聯系和相通之處。播音主持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扮演著貫穿者的角色,在節目中占有主導地位。播音主持人在實際工作中,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與心理素質,通過反復訓練和學習、反思,才能做好播音主持工作。
播音主持人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與技能,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靈活應對節目中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具體來說,播音主持人應具備如下一些技能與素質:
播音主持人是廣播電臺的代表,其在熒屏或話筒前的表現直接影響著廣播電臺的形象。所以,播音主持人首先要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這包括了很多內容,例如要求政治堅定、具備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等等。只有具備了這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播音主持人才能端正思想態度,把自己積極健康的一面展現在公眾之前。
播音主持人主要通過語言來傳遞信息,因此對普通話的要求較好,而且還要掌握好語音技巧,做到聲、韻、調的有機結合。只有做到發音準確、吐字清晰、音質優美,這樣才能吸引聽眾和觀眾的注意力,因為大眾都喜歡聽到悅耳動聽的聲音。盡管人的聲音和天賦很有關系,但后期訓練也非常重要。一些播音主持人盡管普通話非常標準,然而語音缺乏情感,不注重音質,也很難得到公眾的認可。
播音主持人不僅僅要能將記者采訪獲取的信息和編輯完善的稿件通過聲音表達出來,而且自身還要具備一定的文化功底和文學素養,否則往往會導致在播音時不明事理、不能準確把握信息的重要程度,直接影響到播音的情感表達和效果。所以,要把播音主持工作當作一個文化與藝術的綜合體,播音主持人應具備能采訪也能寫作,更能播音主持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播音工作中實現“用事實說話,新鮮感人”;同時,在播音主持過程中能充分了解記者和編輯的思想情感,把現場信息客觀、形象地傳遞給公眾。
應變能力是對播音主持人的一項基本要求,如果沒有良好的應變能力,播音主持人就可能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語無倫次、無法把握節目正常進度。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無論面對何種情況,都能沉著冷靜面對,作出妥善處置,即能在關鍵時刻“搶險”、“補臺”。部分播音主持人由于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往往會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失聲、變音,甚至神情慌亂、亂了陣腳。
依據播音主持人所必需具備的能力與素質要求,結合播音主持工作的特征和實際,提出一些播音主持人專業技能與心理素質培養策略建議。
首先,播音主持人要清楚認識到播音主持事業的特殊性與重要性。播音主持是一項創新性的活動,是廣播電視事業的重要組成,是播音主持的“中介之序”,是聯系黨、政府和人民群眾的紐帶,而播音主持人正是這個紐帶的凝結點。從播音主持事業的特征看,其具有規范性、莊重性、時代性、鼓動性等特征,語言強調以聲傳情、聲情并茂,和生活語言、戲劇語言和曲藝語言都有明顯不同。只有認清了播音主持事業的重要性與特殊性,播音主持人才能深刻體會到自身的責任,意識到工作失誤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從而端正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積極為播音主持事業做貢獻。
其次,政治堅定,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自覺提高道德修養。播音主持人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 ,遵從國家法律法規,貫徹黨的基本路線與方針;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事業充滿信心,正派做人,謙虛做事,注意個人言行的嚴謹規范,以正面的輿論去引導人民群眾、以崇高的品德影響人民群眾。
首先,培養扎實的語言功底。播音主持人要強化語言基本功訓練,把實踐和理論很好地結合起來。對中文的聲、韻、調做到系統學習與訓練,盡可能做到對文字音、形、義有全面的了解。在具體的學習訓練實踐中,可以充分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通過直播實訓、模擬主持等方式,接觸更多的各類稿件和文字,拓寬視野和文字接觸面。
其次,增強語感。如何增強預感呢?第一,播音主持人應加強聆聽技巧訓練,多聽是增強語感的關鍵。從語言學的角度講,聆聽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聽就沒有溝通與交流。有效的聆聽是企業高效率的象征,視唱練耳也是音樂教育的基礎課,聲樂教學中也通過大量的練聽來輔助唱,所以播音主持同樣離不開聽的訓練。在聆聽訓練中,播音主持人要重點把握傾訴者的核心思想,清楚其主要表達的意思,注意對方的反應,這樣才能找到提問的切入口和突破口,然后構思自己的話應該如何講,如何才能吸引對方的興趣和注意力。第二,多朗讀和背誦。播音主持人要有意識地多朗讀背誦一些經典詩文和語句,掌握不同類型文章、詩詞的節奏和音韻,從而為在播音主持中深刻認識文字材料、體驗文字信息等奠定基礎。第三,融入情感。文章語言,實質也是一種情感符號,只有融入情感才能更好地獲得預語感。在閱讀文學著作時,播音主持人要深刻體會作者寫作時的思想、命運,對其塑造人物的語言、行為等有清楚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把握住作者流露出的情感,自己在朗誦訓練時抓住語言因素進行真切體驗,逐漸培養出文字作者情感共鳴的能力,從而在播音主持時增強語感。
最后,保持良好的演播狀態。播音主持人要重視日常自我溝通,通過內向溝通來更好地認知自我、發現自我,提高自己的角色轉換能力。當面對鏡頭和話筒時,播音主持人應意識到此刻是“社會自我”,不僅要確保自己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且還加快思維意識,充分展現自己的專業技能。在日常訓練過程中,當播音主持人自己覺得角色轉換不到位時,就應及時進行自我溝通,引導自己盡快適應溝通環境的轉換。
“腹有詩書氣自華”,播音主持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工作,要求主持人既要掌握播音主持專業技能,還要了解文學、藝術、哲學、經濟、管理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并對這些學科有自我見解和看法。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要儲備多元化的知識,調整優化文化結構,提高文化底蘊和文學素養,成為一名高專業素質的播音主持人。如何增強文化底蘊呢?筆者認為,播音主持人要廣泛涉獵各學科知識,利用業余時間強化閱讀和學習交流;對中西各國發展歷史、傳統文化、經典著作等進行全面學習,循序漸進,積淀自己的文化知識基礎。同時,強化信息獲取和信息理解能力的培養,不間斷寫作訓練,嘗試各種文體的學習寫作,為更好地領會記者和編輯意圖奠定基礎。只有具備了將強的文化底蘊和文學素養,播音主持人在工作時才能通過精煉、到位的語言把多學科知識綜合起來向公眾表述。
心理素質是影響播音主持效果的重要因素,提高心理素質就要提高抗干擾能力和應變能力。
首先,重視心理學知識的學習,培養自信心。播音主持人要持續學習心理學專業方面的知識,掌握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生理心理學、應用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等課程的重點知識。通過心理學知識的系統學習,加強播音主持人自身的信心,確保每次播音主持時都能維持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在工作過程中,播音主持人可以綜合運用心理學的自我暗示法、深呼吸法等,排除雜念,緩解緊張心理,全力投入到工作中。當然,節目之前的充分準備也是提高信心的重要環節。
其次,調適好情緒。當人們的情緒處于否定色彩狀態時,人們的心理就會消、悲觀,反之則會積極樂觀。播音主持人也同樣,當情緒良好時,就會對播音主持工作抱有很大興趣,能愉快地積極投入到工作中;反之,就會心情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為此,播音主持人要及時調適好自己的情緒,通過堅毅的意志力培養、轉移注意力等方法,消除不良情緒對工作的影響。
最后,養成處變不驚的心態。播音主持人應對行業工作有一個全面的認知與了解,意識到工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和突發事件。這樣,播音主持人在每次上節目前都有個心理準備,即使臨時出了什么狀況,也能做到處變不驚、沉著冷靜、妥當處理。
[1]金重建.論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創作的功能與規律[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4(09).
[2]高維聰.淺析播音主持的藝術性魅力展現[J].中國傳媒科技,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