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越添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401524)
多元思維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應用
楊越添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401524)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步伐,國家在教育方面也加大了重視力度,當然也包括藝術教育。戲劇表演身為藝術教育行列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也自然不可避免的被各大高校列入所開設專業的榜單之中。 但是,我國目前所存在的實際是,各大高校由于受自身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其所開設的戲劇表演專業情況并不是十分樂觀,在殊多地方仍舊需要不斷整改。這篇文章主要針對目前我國各大高校在戲劇表演專業教學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多元思維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討論分析。
多元思維;戲劇表演;教學
戲劇表演不僅僅能夠樹立大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而且在提升其審美能力和陶冶情操方面也起到了促進作用,這也是戲劇表演專業教育有別于其他學科所帶來的教育作用的不同之處。第一,在實際的戲劇表演學習過程里,學習者能夠將自身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戲劇表演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加深對真善美假惡丑的感悟,做一個明辨是非的人;第二,戲劇表演能夠有效的將歷時和藝術思維結合在一起,讓學習者根據戲劇表演進行審美,能夠將歷時感知與形象體驗有效的結合在審美活動里,從而使學習者在悟出更高深的人生真諦的同時,思想境界也有著很大的提升。因而,在國家經濟事業蒸蒸日上以及國家加大教育重視力度的形勢下,社會對于戲劇表演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并且對于戲劇表演人才的要求也隨之增高。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和社會的需求,我國各大高校紛紛開設了戲劇表演專業,但是,因為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各大高校在其所開設的戲劇表演專業的教學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而能使其所存在的不足得到完善的有效途徑就是,將多元化思維應用到實際的戲劇表演中去。
多元思維的戲劇表演教學是立足于實際,有效的運用先進的教學視聽資源,構造多元化的教學環境,為學習者多元化的思維和方式的形成提供有力幫助的一種教學。各大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執教者把多元思維應用于該專業的教學中來,能夠很好的填補傳統教學中的思維的漏洞,從而為學習者戲劇表演的能力以及其藝術素養的提升提供有力幫助。
現如今,各大高校開設戲劇表演專業大部分都以中央戲劇學院等名聲顯赫的高校的有關專業作為參考對象,并制定出符合自身實際的課程規劃制度。戲劇表演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專業,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各大高校過于忽視實踐的重要性,沒有深層次的意識到在普通高校實施重點藝術高校教學的區別所在,例如,學習者各方面的素質相較于重點院校的學習者相對來說比較低,很多普通高校的學生對于戲劇表演理論知識并沒有足夠的掌握;普通高校的教師隊伍也沒有重點藝術院校的教師隊伍強大,很多教學設備并沒有完全到位;普通高校的教師授課經驗以及人生閱歷都尚且不夠豐富,學習者舞臺實戰經驗少之又少,表演經驗亦是如此。為了順應社會對于戲劇表演優秀人才的需求,將多元思維應用到戲劇表演教學中去勢在必行。
要想把戲劇作品中的人物表演得栩栩如生,形象鮮明,表演者必須對該戲劇作品了如指掌,并賦予作品中的主人公一個活的靈魂,并搭配自己的演技技巧,將作品中的主人公塑造成一個特色鮮明的人物,通過表演的形式呈現出來。為此,學習者在學習戲劇表演的過程里,要盡己所能深度剖析戲劇作品,尤其是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心理以及作品的背景,而這就需要學習者一定要擁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因此,各大高校必須在戲劇表演專業多開設文學科目類的課程,同時還應給學習者提供優秀的文學戲劇作品,為學習者闊寬其文學視線,提高其文學涵養提供有效幫助。
因為戲劇表演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專業,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執教者必須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比如集體教學作為首要的教學方式,分組教學以及專業表演課作為次要的教學方式,從而激發學習者潛在對于該專業學習的興趣。同時,執教者還可以利用戲劇表演專業學生所共有的好動特點,分別對學習者進行指導以及點評,并由此為其自身尚存在的不足給出寶貴的有價值的建議,以此作為依據,制定出符合本班實際的教學計劃,讓學習者對課題進行自由選擇,從而激發學習者對于戲劇表演學習的興趣,讓學習者通過自身的想象力并結合自身的表演技巧把作品的主人公通過表演的形式,栩栩如生的呈現出來。
在信息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多媒體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日常教學活動,多媒體是集圖片、聲音、影像于一身的教學好幫手,各高校的戲劇表演專業執教者可以以多媒體的形式,把上課所需內容以影像、圖片或者文字的形式直觀的呈現給學習者,同時也能借助多媒體來擴展教學內容,最重要的是,執教者通過巧妙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戲劇課程教學,可以使學習者更加容易參透教師所講述的表演風格以及藝術特色,從而提升其自身的專業能力水平。
一個優秀的演員只有將自己的情感徹底的融入到戲劇作品中去,并結合自身巧妙地演技,才能把主人公乃至作品中的人物以表演的形式鮮活的呈現在觀眾的面前。在對于戲劇表演專業學習者的表演能力培養方面,各大高校相關執教者必須從日常的教學開始著手,要指導學習者全方位的對作品中的人物以及背景進行深度剖析,執教者不能單純的因為教而教,僅僅只給學習者輸送課堂教學理論知識,畢竟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為此執教者必須運用多元化化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習者的表演能力。
眾所周知,實踐性強是戲劇表演的一大性質,而且其實踐表演形式五花八門,比如各式各樣的舞晚會。通過對類似表演實踐形式的參與,不但可以豐富戲劇表演者的實戰經驗,而且有可能得到專業導師的指點,這對于戲劇表演專業學習者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這樣的表演實踐形式值得倡導,另外,執教者可以激勵學習者牢牢把握住任何可以實踐的機遇,比如,多加入與本專業有關的學校社團,以期豐富學習者的表演實踐經驗。
在學習者掌握了基本的戲劇表演能力了以后,執教者可以為學習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經典作品,供學習者學習和鑒賞,然后讓學習者以分組討論等形式來分享自己對該作品的一些想法以及作品中值得鑒賞之處,從而為學習者鑒賞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各大高校可以從自身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適當邀請部分戲劇表演專業人士來開展公益講座,使學習者在最近的距離內,能有機會與藝術家面對面交流,從而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的鑒賞力。
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每個國家的民族藝術表演特色都不盡相同,當然,我國各個民族的藝術表演特色亦是如此。所以,身為各大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執教者,要結合學生學習情況與自身教學情況,利用多元化方式對所用教材進行選擇,要求既要與時代特色相順應,又要在符合本校該專業學生學情的根基上適當的增加教學內容,擴寬學生的戲劇表演視線,為戲劇表演學習者的戲劇表演能力的提升添磚加瓦。
結束語: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以及綜合國力的提高,國家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也越來越重視,尤其是藝術教育類目里面的戲劇表演。為了滿足社會對于戲劇表演優秀人才的需求,身為各大高校戲劇表演專業的執教者,必須將多元思維應用到實際戲劇表演的教學中去,才能為國家以及社會輸送更多優秀合格的戲劇表演人才。
[1]陳光劍,譚春艷.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聲樂教學多元思維探索.四川戲劇,2011(05):132-134.
[2]路海波,楊乘虎.本體變化.目標確定.思維創新:透視中國影視藝術教育-訪中央戲劇學院博士生導師路海波教授.現代傳播,2013(4):58-61.
[3]劉詩琪.多元思維在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的應用探索.大眾文藝,2016(2):244.
[4]郭英德.傳統戲劇表演藝術傳承人的特性與功能.天津社會科學,2014(3).
楊越添,男,作者單位: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表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