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夏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 451200)
民辦本科院校設計藝術類工業設計專業項目教學探究
王 夏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 451200)
以轉型發展背景,從項目教學為切入點對民辦本科院校工業設計課程進行研究。采用文獻研究法、比較分析法探索符合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的課程體系。培養學生以自我導向為學習目的,通過項目教學使學生的探索和創新能力、收集資料和帥選信息等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民辦院校;工業設計;項目教學
轉型發展是國家提高經濟水平的需要,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需要大量高端、懂技術的創新型人才,如何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實現高等教育結構和經濟產業結構匹配的、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端技術型人才是社會對高等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民辦高校必須順應經濟發展對高等教育的要求,培養一批既有系統學習科學技術又有較強實操技術的技術型人才,實現從教學型向應用型轉變。推動民辦高校轉型是我國高等教育和社會的必然選擇。民辦高校往往定位模糊,既不能完全照搬學術型人才培養體系,又不能和高職高專的教育目標一致,因此必須求新求變,保持可持續發展。項目教學與以往教師為主導按照教學大綱組織教學的模式不同,它是以學生為主導完成具體項目的過程中實施教學過程,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模式,它的特點在于,教學過程學生由老師指導,通過項目實施過程來完成教學目的。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了解每一個環節的重難點,高效率完成技術應用型高端人才的培養。轉型發展背景下,項目教學對民辦高校的人才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根據教育部統計,2005年我國開始工業設計專業本科的院校已有246所,2004年僅為219所,自高等院校擴招以來,工業設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以下幾個問題:只追求數量而忽略教學質量,盲目開設專業,師資力量良莠不齊;教學模式滯后,與社會需求脫節;人才培養模式單一,缺乏創造力。工業設計課程也經歷了多次創新,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交互設計、用戶體驗設計、服務設計、信息設計等課程開始出現在工業設計教育體系中。工業設計教育的發展歷程中,借鑒了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教學體系,但各個高校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教學目的不同,逐漸形成了各自的工業設計教學體系。目前,工業設計的特色課程體系大致分為以下幾種:校企合作、對外交流合作、工作室平臺、社會化教育。
1918年,“項目教學”第一次出現在美國學者克伯屈的研究報告正中,而我國在2002才開始有學者對其進行研究。項目教學是一種開放的學習策略,鼓勵以學習者為主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在這種開放式的過程中學習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能。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采用相應的項目教學方式。項目教學分為:結構式項目、主題式項目、體載式項目、模板項目、開放式項目。
(1)結構式項目:要求產品符合特定的標準;
(2)主題式項目:學生對單元學習的拓展,學生自發選擇主題;
(3)體裁式項目:學生制定既包含特定要素又符合產品的特征;
(4)模板式項目:有固定的形象、結構,學生要參照這一模板;
(5)開放性項目:鼓勵學生冒險、創新,通過自身看待事物的方式來決定。
1.項目教學的原則
項目教學是學生為中心,教師圍繞項目組織教學,將知識和能力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以項目為依托,學生通過某個完整項目來學習基礎理論知識和提高能力水平。教師充當協調者,負責尋找并開發項目,根據實際情況掌握若干必要原則。
(1)設計項目既能滿足學生可以學習到基本理論知識,又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并也能夠與實際崗位結合,提高學生在職場中
的競爭力。
(2)設計項目與企業運營生產的某個環節有關聯。設計項目要與企業生產過程或商業運作有直接的關系。
(3)了解并控制項目的難易程度,滿足學生可以對此項目進行獨立操作的條件,在規定時間內對項目進行設計、組織、調整等。
(4)客觀的評價機制,教師、學生、企業根據項目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對該設計項目進行評價
2.項目教學實施的關鍵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工業設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具備牢固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具備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能。因此,項目教學分層次、分目標逐漸在解決設計項目的過程中加深理論知識和提升相應的技能。具體步驟:
(1)建立課程結構構架,課程中所運用的知識和技能、課時設計等考慮進整個設計項目,達到課程結構的合理性、有效性;依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來設計課程。
(2)尋找合適的切入點,通過多種方式結合來幫助學生打開思維,在正式項目開始前強化學習目的。細化知識結構為前提解決問題,保證整個項目不偏離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難點。
(3)強調鞏固學習。項目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是學生的共性問題,有些問題是因學生個體差異不同表現出來的,教師應及時鞏固學習知識重難點,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
設計項目各組織的協調是保證項目順利進行的關鍵。項目教學需要學院領導、系部領導、教師、團隊人員、學生共同協調配合。學院領導和系部起到監督作用;教師和團隊人員需要在設計項目中組織、協調、掌控,使所有過程朝著既定目標發展。設計項目負責人必須做到監督團隊人員和學生的任務,同時,設計項目負責人還要保持與系部和教師的聯絡。教師要把控整個項目過程,使其順暢進行;學生是項目教學的主體,需要積極配合教師,有問題及時溝通。
我國的工業設計本科教育已經有著較長的歷史且發展迅速。而幾乎所有高校的工業設計課程體制都是朝著學術型方面設置,忽略了轉型背景下的民辦院校工業設計的培養目標,沒有形成符合辦學目標的特色,即培養專業為核心、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工業設計專業人才。目前多數高校與目標還有一定差距。很多專家學者已經提出我國工業設計課程體系出現如只拼數量不注重質量、重形式輕內涵、教育模式和內容滯后等問題,尤其對民辦院校設計藝術類工業設計的研究并不深入。我國對項目教學的研究實際上從本世紀初才開始,在國內,項目教學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且缺乏科學性、系統性。項目教學符合民辦本科院校的培養方式和目標,因此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科學性、有效性。
[01]段家現.地方院校工業設計課程體系的轉型與探索[J].教學研究,2016,39(2):87-91.
[02]吳志軍,那成愛,肖璐.產業轉型背景下工業設計教育的理論基礎[J].當代教育與理論實踐,2016,8(6):31-33.
[03]許佳.從工業設計的本質探討工業設計教育的核心[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2007,7(1):87-89.
[04]陳旭輝,張榮盛.項目教學的項目開發、教學設計及其應用[J].中國職業教育2009,3:59-61.
[05]宗亞妹,李建啟.系列化項目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育,2013,11:44-46.
[06]王毅.以項目實踐為導向的美國工業設計教育研究及其啟示[J].中國高等教育,2014,2:100-103.
[07]毛錫榮.高職藝術設計類工業設計專業項目教學課程研究[J].設計,2015,(23):96-97.
王夏(1984-)女,河南省鄭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業設計設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