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潔 (南通大學 226000)
論聲樂學習中自我認知的重要性
孫 潔 (南通大學 226000)
聲樂是一個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的專業,在發出一個漂亮的聲音之前你可能要為之努力很多年。所以如何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自我認知避免與克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并縮短學習過程,對于聲樂學習者來說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聲樂的學習動機、學習能力、學習效果這三個每個學習者都會經歷的學習階段進行論述,闡述了自我認知在聲樂學習中的重要性。
自我認知;學習動機;學習能力;學習效果
自我認知就像是一雙長在大腦里的眼睛。我們通過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主動關注,對事件進行反思,對自我進行分析,從而更了解自己的行為也更了解自己,這便是自我認知。聲樂學習是一項技能學習,如所有需要精湛技藝的技能一樣,它是一個周期長,過程苦,收獲慢的過程。隨著教育方式的越來越開放化與多元化,以聲樂為專業的學習者也日趨增多,如何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學習聲樂這一事件及這一過程進行有效的審視、反思、分析,并利用認知結果來促進自己的學習對于學習者來說尤為重要。
學習動機主要分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兩種,在內部動機驅使下學習行為會更主動,外部動機則利用外在事物對學習起促進作用。
(一)外部學習動機。聲樂的外部學習動機無外乎兩種,一與物質相關與二與求學相關。市面上一般會用“投入大,回報大”這樣的字眼來形容音樂學習。投入大指音樂學習需要花費不菲的課時費,回報大即是依靠音樂能創造更多的收入。但是這是所有知識或技能投資的共性。當你將任何一件事做到極致并運用得當時,你可以通過它獲得一些你想要的東西,這無可厚非。但是部分抱著速成心理的聲樂學習者希望在兩三年內有所收獲,一來不利于自身專業的長遠發展,二來如果這部分學習者以后當上老師對于學生來說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當一個學生考取本科無望,但在唱歌上卻有點小天賦時,選擇聲樂專業似乎成了一條“捷徑”。首先同等級大學在音樂專業的招收上文化錄取分會相應低些,其次聲樂在“速成”方面占有明顯優勢。第一,為了避免損傷聲帶,聲樂的練習時間不宜過長,一次最久不過兩個小時,在時間上聲樂貌似是個不用投入太多的專業。第二,聲樂學習需要很長的學習周期,見效慢。學生在考取學校的時候一般還沒有形成高水準的歌唱水平,所以良好的歌唱條件會是學校錄取的一項指標。部分學生為了一紙文憑將自己的四年付出給一件都還沒有考慮清楚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更是對聲樂的不負責。
不同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聲樂學習的內部動機應該是推動學習行為的絕對主導力量。所以以上兩點學習動機于人于己都是不可取的。學習者應該在學習的初始就對自己的學習動機進行審視,認真考慮后再做決定。
(二)內部學習動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聲樂還處于有興趣階段的學習者要好好保護這份興趣,當出現停滯期和倦怠期的時候要及時停下來分析問題出現原因。如果問題短期內不能得到解決可以采取迂回解決的方法。如恐懼高音,高音本身并不會使我們恐懼,我們恐懼的是再次體驗失敗的過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時可以先將高音的練習進度放慢,回過頭繼續鞏固我們擅長的音域,以半音為單位逐漸向高音區擴展。這樣迂回解決既避免了停滯感與挫敗感又保護了學習興趣。
有一部分學生對于聲樂不只停留在興趣階段,對于聲樂充滿熱愛。這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既強烈又穩定所以無需培養興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看似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學習動機如果發生在一位沒有相應學習天賦的人的身上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熱愛會更執著,但是所有的執著并不一定能換來令我們欣慰的結果,有時反而會讓我們更加苦惱。所以當教師或者學生本人發現學習的效果多次不盡如人意但卻又不是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的問題時,可以考慮將學習的熱情轉移至相關學習上。如熱愛歌唱但是卻沒有適合的條件時可以考慮將熱情轉移到器樂上,想學美聲但是音色條件更適合民歌的可以將目光轉移到民歌上等等。
學習動機是我們學習聲樂的初心,在最終決定之前我們要審視它,確定它的純潔性與堅定性。在學了之后我們更要保護它,通過認知對內部學習動機進行保護,有效提高學習的熱情與學習成就感,只有初心不改這條路我們能走的更長遠。
學習能力的認知來自于對學習過程的回憶與學習結果的分析。對于學習能力的認知可以提高學習能力本身并提升學習效率。聲樂的學習能力部分源于良好的先天條件,但更多的來自于后天的培養。
大多數的學習者并不是因為有絕佳的歌唱條件才學習聲樂,更多的都只是有良好或普通的歌唱能力但對聲樂有興趣,熱愛聲樂。這部分學習者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要主動培養后天的學習能力并通過認知結果改善學習能力來促進聲樂的學習。后天學習能力包括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多樣的學習方法。
(一)良好的學習態度。每次在水加熱到99度的時候就滅掉火源,哪怕煮100次水也是不會沸騰的。聲樂的學習需要堅持,不是你不行或事情太難,而是量變還不足以達到質變。正如坊間的一句話“一天不練自己知,兩天不練同行知,三天不練大家知”。堅持下來自然會有回應。
肯堅持還不夠,還要肯努力。任何事情要想做好都需要努力,但聲樂的努力稍異于其它。樂器也許可以一次不間斷的練上個半天。但是長時間的發聲練習會對聲帶帶來負擔,長時間的不科學用嗓還會讓聲帶產生病變。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少量多次的練習來提高練習的時間。邊練習邊思考,將教師的指導與自己的學習感受相結合。
(二)多樣化的學習方法。和其它學習一樣,聲樂學習不僅發生在課堂,也發生在生活中。讀音樂類的書籍是一種學習,看優秀的音樂會及音樂視頻是一種學習,與同伴交流學習所得也是一種學習。豐富的學習途徑可以完善我們對聲樂甚至音樂的定義,對于聲樂的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宏觀意義。
學習的過程中要有預見性的為自己學習聲樂創造學習環境。不能認為聲樂學習只發生在課堂中,發生在師生之間。只有先主動的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從每次的學習中得到收獲提高學習能力。
對于學習成果的檢視與總結不僅使我們看見自己的成,感受收獲的喜悅,更幫助我們理性的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定下以后努力的方向與目標。
(一)階段性成果。階段性學習成果來自于階段性問題的解決。每周或每天都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回憶與反思,發現自己歌唱過程中的問題并在下一個學習階段進行主要攻克。此階段的特點是每次都只對一個問題進行重點關注,力求短期內解決。如吐字不清、吸氣聳肩、身體僵硬等問題都可以通過對自己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反思,從而改正。如吐字不清,尤其是聲樂初學者,他們很多時候并不是真的說不清唱不明,而是沒有一個正確的聲音概念,他們認為渾厚的聲音就是美聲,而現階段又沒有能力發出那樣的聲音,所以就用窩在口腔里的聲音去模仿,殊不知這一模仿字就不清了,唱什么都是咿咿呀呀糊里糊涂。如果這一聲音觀念如果能及時的被發現并得到糾正,吐字不清會在短期內得到快速解決。相反如果得不到及時發現與糾正不僅咬字不清這一問題不能解決,還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甚至影響學習者原有的音色,會給以后的學習帶來很多麻煩。
對于這些小問題的定期的檢查,可以在它形成習慣之前將其改正,避免更多問題的出現,降低學習成本。
(二)長期成果。長期的學習成果不僅要將自己現在的學習成果與上一周期相比,也要與其他水平相當,學習時間相當的學習者進行對比。這里的對比不是攀比的意思,學習聲樂并不是為了自娛自樂,我們最后要么登上舞臺面對大眾,要么走上講臺面對學生。所以在埋頭苦學的時候也要將目光投向別處,看一看聲樂的趨勢,大家的趨勢。雖說聲樂的學習有其基本的科學方法。但是每個時代的審美是不一樣的,對于聲音的要求自然也不一樣,聲樂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展現了這一點。只有在相似的聲音觀念下我們才能更好的去融入與傳播聲樂。通過對自己學習過程與學習成果的認知,我們用自己的是視角看到自己進步與問題,但是通過與他人的比較我們卻可以借用他人的視角審視自己,從他人身上吸取經驗與教訓。這樣我們能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更全面的認知。比如同一位老師的兩個學生,音色相似但是聲音的位置卻相差甚遠。聲音位置不僅關乎于發聲技巧,也與發聲觀念相關,同學之間的交流可以啟發或改變我們本持有的一些觀念,因為有相似經歷的人的聲音會對我們更有觸動。即使我們堅信自己的觀念,在兩種觀點的思辨中我們也會有額外的收獲。也許同樣的道理老師早就說過了,可是真正理解并運用是需要一定過程的,而與同學進行交流無疑會加快這一過程的實現。
藝術雖是感性的,但是藝術的學習可以用理性的思維與方法去引導與規劃。聲樂學習感受因人而異,可學習過程卻有一定的相似性。通過自我認知我們關注到更多的小問題,更好的解構了聲樂的學習過程,能明明白白的學在其中并得到更好的學習的成果。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對自己關注、反思從而得到一個真實的認知對于聲樂學習者是一條捷徑更是對自身的一種負責。
[1]馮效剛.從“土洋之爭”到“三種唱法”新中國的聲樂表演藝術理論研究概述[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02
[2]蔡遠宏.當代中國聲樂學派的研究視域[J].人民音樂,2007.08
[3]約翰·安德森.認知心理學及其啟示(第七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01
[4]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孫潔(1990—),女,漢族,江蘇淮安市人,學生,音樂與舞蹈學碩士,單位:南通大學藝術學院音樂與舞蹈學專業,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