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 225000)
地域文化資源在動畫實訓教學中的價值與應用
王 玲 (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 225000)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民族原創動畫的創作生產和宣傳推廣,民族文化是動畫創作的源泉與未來,而地域文化是民族元素鮮明的具體體現。地域文化與動畫的結合是解決目前國內原創動畫發展的關鍵。因此將地域文化資源融入到高校動畫實訓教學各環節具有重要意義及價值。如何將地域文化融入到動畫實訓教學中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地域文化;動畫實訓;文化資源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揚州大學教改課題“地方文化資源在動畫實訓教學中的應用”(編號:131040531)階段性成果
前幾年的國內動畫發展小熱潮漸已遠去,留給動畫人的是對民族原創動畫發展與創新的冷靜的思考。實際上動畫行業存在諸多問題,如缺乏具備原創能力的高端動畫人才、動畫作品價值觀念的傳播和地域文化的承載孱弱等。此外,高校動畫專業人才教育方向不明,近兩年,動畫專業更是被教育主管部門列為紅牌專業,動畫專業或難以為繼而出局,或轉型為時下大受追捧的數字媒體專業。正因如此,高校動畫教育應積極探尋人才培養新模式,將地域特色文化引入高校動畫專業教育,并在動畫實訓教學中加以實踐探索,培養具有民族動畫原創能力的動畫人才,創造出具有新的生命力的動畫作品,才能真正做到民族動畫的傳承與創新。因此,將地域文化資源融入動畫專業教育改革,是一種創新性的教育實踐,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一)地域文化資源
地域文化即某一人口聚集地在地理環境、風俗習慣、價值取向、文學藝術、宗教信仰等人文地理要素在較長時期的歷史進程中趨同的集中反映,并與其他地域有著明顯的、可辨識的差異性,因而地域文化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獨特性。地域文化資源是民族文化的具體體現,是民族動畫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動畫實訓教學現狀
在動畫產業迅猛發展的帶動下,我國高校動畫教育專業也飛速發展,然而卻尚未形成成熟的教育模式,普遍表現為①課程體系不完善。多數高校動畫專業師資力量薄弱,不能從動畫專業的特點和規律進行教學體系的設置。②教學目標不明確。國內動畫專業起步較晚,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在時代潮流的導向之下,動畫專業應正確定位,找準方向,增強創新意識以謀更好發展;③教學內容重技術。動畫實訓的重點任務落在各種軟件的學習上,教師授課不能做到與相關理論有機結合,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④教學和就業脫節。目前動畫專業教育不能結合市場行情,有針對性地進行實踐教學,導致學生畢業后就業困難。
(三)動畫實訓教學的重要性
實訓教學作為動畫教學活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其目的是優化學生的素質結構、能力結構和知識結構,讓其具備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目前國內動畫行業出現“招聘荒”,動畫企業難招人才,動畫畢業生難找工作,就是由于多數動畫專業重理論、輕實踐,造成動畫專業學生設計觀念和應用能力滯后,畢業生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差甚遠,不符合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作為動畫人才培養基地的高校應重新審視動畫專業教學體系,用冷靜、理性的眼光看待動畫專業的特殊性。動畫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動畫教學應更重視實訓環節。
我國不同的地域環境、資源風水、民俗風情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揚州為例,其擁有2500多年歷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名人文化、園林建筑、揚劇清曲、飲食文化、傳統工藝等在動畫實訓教學與創作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研究并合理利用地域文化資源,既可以體現動畫教學的特色又可以進一步拓寬動畫創作的表現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來良好的教學互動。
(一)地域文化資源是動畫創作的源泉
地域文化在當前的動畫產業中有著廣闊的發展潛力,其豐厚的資源與素材為動畫創作提供了文化內涵的基礎。在動畫實訓教學及創作中除了增強動畫作品的地域特色,還應結合時代的潮流,讓原創動畫的民族精神從顯性的層面內化到隱形層面,要讓一個世界受眾都能接受的、普適性類型化的題材充當文化產品的內核,而具有強烈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是這個內核的包裝。
(二)動畫是地域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
從情感角度分析人們更愿意看到充滿屬于自己地域特色的動畫作品,因為能讓觀眾找到屬于自己文化的歸屬感與認同感,進一步激發人們對當地文化的興趣和喜愛。動畫作品作為文化傳播及娛樂教育的一種載體,可將豐富多彩且頗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內涵通過現代化技術進行再創造,從而強化地域文化在各地受眾,尤其是青少年受眾中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動畫專業的課程教學,不能只培養學生制作動畫的基本技能,更要加強培養學生創作動畫的原創精神。因此在教學規劃和課程體系建設時,應將創作民族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鮮明的動畫作為實訓教學的首要目標,在保證學生掌握動畫創作的相關知識、技法與制作流程的基礎上,將民族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融合到動畫劇本、動畫美術設計等實訓環節。具體應結合動畫人才培養方案,在動畫課程中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實訓教學。
首先,安排學生風景寫生、藝術考察,充分利用一切有益社會資源,博物館、美術館、民俗活動等皆可拓寬教學空間;帶學生參與一些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項目和課題,到百姓生活的現實環境中,感受原汁原味的民俗民風。同時,加強對地域特色文化個案研究,強化學生的創作意識。本土文化豐富、鮮活的素材會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與創造熱情。
其次,教師在結合地域文化個案研究過程中,采用基本技能訓練加想象力培養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編劇與分鏡繪制、角色造型設計、動畫場景設計等分項訓練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夯實學生結合地域文化進行實踐創作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也要為學生提供校外與地方文化相關的實習機會,使學生能實質性地接觸到地域文化之精髓。
最后,學校內部不同專業可組織關于地域文化的學術交流活動,如文學、宗教、音樂、美術等專業的師生都可參與,各校動畫專業也可以舉辦一些作品展演及交流活動。此外,請一些地方文化研究專家、民間藝術家到校講座、授課或進行現場技藝表演,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地域藝術環境。
動畫是集文學創作與視聽藝術為一體的,極富表現力、感染力。將地域文化資源引入動畫實訓教學,有利于動畫實訓的教育改革,是一種具備創新精神的探索性教育實踐。同時,有效利用地域文化資源能激發動畫實訓教學的活力,促進動畫作品思想的升華,樹立民族動畫的藝術觀,使動畫實訓教學變得富有意義與價值,從而能設計和創作出更多富有民族精神的動畫作品。
[1]劉曉東.廣西壯族文化元素在動畫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電影評介,2014(02).
[2]沈宇峰, 蘇靜.淺析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當代動畫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15).
王玲(1984- ),女,江蘇揚州,碩士,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影視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