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博洋 石家莊精英中學
電商沖擊下該如何發展實體店
柳博洋 石家莊精英中學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風生水起,實體店的經營受到了強大的沖擊,怨聲四起。時代的腳步在不停的向前,順應時代的發展是生存下去的第一步,也成為了占領市場的關鍵。本文就電子商務對實體店的影響及實體店應對策略提出一些粗淺看法及意見,旨在與大家共同探究,尋求新的見解及應對方法。從而對電子商務與實體店的共同發展貢獻出一些綿薄之力。
電子商務 實體店 對策
電子商務已經在中國已經發展了多年,開始慢慢走向成熟化,走向規范化。各個部門相互配合、分工也更加明確,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傳統商務在經營方式上發生了巨大變化。[1]實體店想要在新時代站穩腳跟,立足于社會,就必須找到自身優勢,提升競爭力,嘗試與電子商務合作,求得“共贏”。
1.價格成本優勢
電子商務模式是可以進行廠家直供或者直接在廠家購進存貨,然后賣給消費者,和實體店繁瑣的模式相比,電子商務的模式就大大減少了中間抽取利潤的環節。同時,電子商務模式省去了房屋租賃成本及聘請導購的成本,也省去了電、水、物業方面的費用,價格成本的降低,使得電商可以具有更多的利潤并進行更大的降價空間,這種價格方面的優勢,對于消費者而言是無法抗拒的。
2.時間成本優勢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人們可以抽出的有效支配時間已經不允許人們進行“閑逛模式”了。那么,在這種形式下,電子商務應運而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快捷的交易平臺,在那里,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到很多商品并了解其信息,選擇自己需要的個性化的商品,以及飯店、酒店的預定,滿足了人們的衣食住行需求,節省了大量的寶貴時間。
3.銷售機會優勢
與實體店常規經營模式相比,電子商務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24小時的全天交易,消費者可以不用顧慮時間,實現任何時間與電商的交流溝通,最后達成交易。這種模式對于現代家庭而言已經在平常不過了,智能手機與電腦普及到各個城市和鄉村,電子商務可以延伸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交易范圍十分廣闊。隨著網絡信譽度的提升,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不容小覷。
4.個性化的優勢
與傳統的實體店模式相比,電子商務模式可以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更多的展現出屬于自身經營優勢,更好的吸引人們前去購買產品,達成交易。
1.消費心理優勢
在消費心理學當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消費心理:炫耀心理。當人們滿足了自身基礎的溫飽需要時,往往會追求更高的生活層次,那就是被尊重與自我實現。人的社會屬性驅使人們發生各種實踐關系,想要發生實踐關系就一定會去公共場合,增進彼此之前的關系,這樣就為實體店提供了最為基礎的生存之道。
2.認知優勢
雖然當代移動終端普及到各個地方,但仍有部分人更加相信實體店購物模式。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機遇同時也帶來阻礙,一些網絡假貨、質量問題商品充斥在網絡世界當中,部分人們寧愿買昂貴的實體店商品,也不愿意花廉價去買不知情的網絡商品。
實體店發展到如今形式,想要立足于當代社會,必須要找準機會進行轉型。轉型策略可以包括以下幾點:
1.服務差異化
與電子商務相比,實體店的優勢在于能夠滿足人們購物體驗的精神需求。對有的人而言,購物有時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種享受的過程,體驗舒適的購物環境和購物本身帶來的優悅感。因此,實體店應當在精細化服務方面做足文章。例如,在實體店安插無線覆蓋網絡,吸引顧客,在顯眼處張貼本店二維碼,顧客掃一掃就能成為本店會員,購物綁定會員就可以兌換線上或線下的禮品,更多的了解顧客的需求。注冊會員對于店家來說是獲取顧客對于商品喜好程度的最佳選擇途徑之一,把握顧客喜好,交易成功率就會大大增加。另外,實體店還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等功能,平時可以推送一些優惠活動或者與店內商品相關的文章等。[2]
2.強化服務體系
電子商務模式與實體店模式最大的差別就是人工服務環節。所以,培養一批有職業素養的導購員就成為實體店發展的重中之重。真誠的對待每一位進店的顧客,用耐心與真心去打動顧客,提升服務專業素養,讓顧客感受到這種服務是電子購物體會不到的。對于消費環節,可以采用“掃一掃”付款模式,盡可能的減少付款環節,店內可以現場取貨,也可以進行免費快遞服務,進行高質量,高標準的精準營銷。
3.抓準目標
實體店想要走出現在的困境,需要抓準目標,將眼光放在餐飲娛樂休閑娛樂消費項目。如:健身場所、KTV、美容美發場所、兒童游樂園場所,因為這些場所都是電子商務無法取代的。實體店還可以順勢推出“聯合體驗項目”,互惠互利,共同對待電子商務帶來的沖擊。
4.宣傳差異化
實體店在節日可以利用人偶與蠟像吸引人氣。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微信、微博的照片宣傳無形之中為實體店吸引了人氣。吸引顧客進店,促進銷售量。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對電子商務優勢進行了具體的闡述,其次,對于實體店的經營優勢也做出了概括,最后對實體店應對電子商務沖擊的應對策略做出了總結。但是由于時間有限,資歷太淺,提出的解決辦法也稍有局限,因此本文對實體店的研究只是一個初步的探討,全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都有待完善與改進,建議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最終達到電子商務與實體店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
[1]姜旭平.井噴的中國電子商務及其對傳統零售業的沖擊[J].中國零售研究,2011.
[2]鄧紅梅.淺談電子商務環境下營銷渠道的選擇與協調[J].中國商貿,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