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瀅 山東淄博實驗中學
2017中國現階段旅游產業境況研究
馬瀅 山東淄博實驗中學
旅游業隸屬第三產業服務業。2016年,我國國內旅游、國際旅游穩步增長,旅游經濟領先宏觀經濟增速,預計2017年旅游產業將繼續領先宏觀經濟增速,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力量。本文總結了中國現階段旅游產業的發展優勢和存在問題,初步探討提出了解決措施。
旅游產業 優勢 問題 解決措施
引言:近些年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旅游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表現,旅游業的發展相比其它產業更具潛力和優勢。但在旅游業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對促進其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對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優勢主要從經濟、社會、生態環境三方面進行論述:其一,在經濟方面,首先是促進資源開發利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旅游業作為新興產業,大幅度提高了旅行目的地的可靠性經濟收入。其次,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在國家推動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同時,大力發展以旅游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興產業發展,對于解放生產力、變革生產關系,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二,在社會方面,首先旅游業帶動旅行目的地交通、電力、酒店等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提高旅行目的地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其次,旅行者通過“旅游”這一享受資料的消費,豐富文化知識或娛樂消遣,生活水平和生活滿意度提高。其三,在生態環境方面,除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廢棄物清理工作外,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對資源和環境的消耗較小,特別是生態旅游產業,能夠推動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進程[1]。
1.生產方面的問題
存在問題主要有:①旅游景點過度開發濫用,不切實際開發。截至2017年7月8日,中國的世界遺產數目達52個,這些世界文化、自然遺產或文化自然雙遺產必然成為觀賞價值高、資源豐富度高的5A或4A級旅游景區,吸引國內外大量游客。而致力于經濟發展的山村漁村,沒有世界遺產名錄所列的旅行目的地豐富的旅游資源和較高的旅游價值作為依托,則以休閑娛樂式的生態旅游作為樣本,同樣能實現自己的發展。但仍存在不從實際出發,濫用旅游資源,進行大量的人為加工,擾亂旅游市場問題。②旅游規劃重視娛樂消遣,輕視文化現象嚴重。據2017年旅游業的發展前景分析:郵輪、主題公園成爆款,這些無異于是消遣娛樂式的旅游消費。而越是提供娛樂性強、效益高的旅行產品,越是放棄了旅游的文化精髓,決然不是長遠大計,這將助長國民物質精神的嚴重失衡,不利于國民文化素養的提高;而且總有一天,這樣的娛樂產業會達到飽和狀態。③過度商業化和商業亂象更加嚴重。同樣是因為旅游產業的商業性質,旅游景區的許多商家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任意進行商業布置。商業本身沒有錯,可是濫用商業、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方式實在可恥。例如義烏生產的小商品飾品竟出現在某“絲綢圣地”景區經營的店鋪里。④隱形強制消費現象仍然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頒布后,從表面上看不合理的強制消費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目前,以導游所帶團隊消費總額為標準的考核激勵機制仍然大量存在,那么游客在被購物點人員進行灌輸,或者因同情導游的工資待遇而進行的迫不得已的消費,實則是隱形的強制消費,需要進一步地清理和規范。
2.消費方面的問題
存在問題主要有:①重視娛樂消費,輕視文化消費。正是消費者過度傾注于主題公園式的娛樂性消費,才導致旅游產業重娛樂、輕文化的嚴重價值偏離。近年來,大型游樂場、主題公園、海濱度假村等層出不窮,目的是滿足消費者娛樂休閑的需求。可是旅游資源有的不只是經濟價值,而是眾多的美學價值、科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消費者越是輕視文化,就越是直接刺激生產者的利潤趨向性,經典文化線路就越是不能復興,我國的歷史文化面臨的危機就越大。②重視物質消費,輕視精神消費。中國現階段旅游消費路線的選擇應該與實際旅游資源能否滿足自己的物質精神需要直接掛鉤,而眾多消費者關注的是物質消費,但這些剛性的物質因素不應是主要因素。在經濟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自駕游或者自由行無疑是最理性的消費選擇,但是在眾多因素的支配下,是否可以少一些物質方面的需求,多一些文化和精神追求。③旅游者的行為規范仍需提高。當下旅游者存在許多不文明的旅游行為和習慣,不僅影響景區的環境,更影響了其他旅游者的旅游體驗,因此旅游者在景區的旅游素質和行為低下仍是一個重要問題[2]。
針對我國現階段旅游產業發展的優化措施,主要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①國家方面:制定和完善旅游法律條文,實施科學的宏觀調控,切實做好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嚴格規范旅游產業市場秩序,為旅游產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②生產方面:旅游企業要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遵循產業發展要求和市場秩序,力爭保護旅游資源,創新發展模式,豐實旅游內涵,做對得起社會、對得起人民、對得起文化的旅游產業。③消費者方面:加強自身學習教育,全面提高科學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不僅要做到理性消費、文明出行,而且要為保護好中國的文化與自然遺產貢獻自己的力量[3]。
綜上所述,我國發展旅游產業具有諸多優勢,當然也存在相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國家和社會各個層面的共同努力。相信在國家、生產者、消費者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旅游業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1]王振東.旅游產業功能分析[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7(2):68-70.
[2]宋洋.我國旅游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旅游縱覽月刊,2016(11).
[3]曹友情,吳優,費黎婭.我國旅游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湖南農機:學術版,2010,37(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