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衡陽師范學院
治家有德、資助有愛,打通資助育人最后一公里
——以衡陽師范學院學生資助工作為例
何芳 衡陽師范學院
學生資助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民生工程,作為學生資助工作者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的工作理念,以“不讓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失學”為工作目標,做到治家有德 、資助有愛,促進貧困學生健康成長。
治家 資助 育人
衡陽師范學院黨委、行政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湖南省資助政策,始終堅持完善資助政策體系建設,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把學生資助工作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來抓,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的工作理念。以國家助學貸款和國家獎助學金為主渠道,以減免學費、勤工助學、臨時困難補助和校外資助為拓展,加強教育,創新機制,狠抓落實,實現了“不讓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失學”的工作目標,奏響了一曲用愛心鋪就貧寒學子成才的和諧之歌。具體做法如下:
為做好我校學生資助工作,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為副組長,學生工作處、計劃財務處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部署學生資助工作,協調解決學生資助工作中的困難,建立了完善的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現了困難學生“三不愁”:即“入學前不用愁、入學時不用愁、入學后不用愁”。每年新生錄取時,我校會將國家資助政策與錄取通知書一并寄出,讓新生入學前了解國家的資助政策,告之新生如果上學時遇到經濟困難,可以向學校資助部門求助;入學時,凡是因家庭經濟困難而交不起學費的學生都可通過學校開設的“綠色通道”按時報到確保她們在校安心學習、順利完成學業,比如我校2017級新生陳明珠同學因家境困難,身患疾病,學校減免了她四年學費、免費提供了全套生活用品、特制了一張下鋪,并每年將給予最高額度的助學金資助。入學后,學校會組織對新生家庭經濟情況進行摸底排查,通過建立學生貧困生檔案庫、組織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大走訪”活動,深入學生、深入家庭,深入調查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家庭狀況,幫助解決其實際問題。
近年來,我校資助標準進一步提高,資助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資助體系改革發展成果顯著,2007年,我校全年發放資助金額為762.98萬元,2008年1224.17萬元,2009年1148.12萬元,2010年1334.62萬元,2011年1566.03萬元,2012年1490.04萬元,2013年1465.78萬元,2014年1521.61萬元,2015年1899.22萬元,2016年1723.67萬元,十年共發放資助資金達1.41億元,切實保證了不讓一個貧困生因家庭經濟困難失學。
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我校在資助工作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不斷促進資助工作制度化和規范化的同時,密切關注學生、尤其是特殊困難學生的學習生活問題,引導學生克難奮進、自強自立,涌現了一批校園勵志之星。比如:我校2015級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的蔣芬芬同學,學校該同學家境貧寒,卻在體育運動方面興趣濃厚,成績斐然,根據國家相關政策,給予其最高級別的助學金支持,幫助其在校安心訓練和學習。2016年4月,蔣芬芬參加北京站公開賽獲得一金一銀,再次刷新女子4×100米接力世界紀錄。2016年9月,參加巴西里約第十五屆殘奧會,在田徑女子T35-38級4×100米接力的比賽中,蔣芬芬攜手三名隊友以50秒81的成績為中國代表隊再添一金,并打破了該級別的世界紀錄,還獲得400米單項第四名,為學校、為家鄉人民、為國家爭了光。為此,學校專門為她召開表彰會,授予她特殊貢獻獎,鼓勵全校學子學習不畏艱難困苦、勵志成材的優秀事跡。她表示,將更加刻苦訓練,努力拼搏,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再接再厲,爭取在2020年東京殘奧會上為祖國、為家鄉、為母校再添光彩。
學校在實施資助工作同時,更加重視學生誠信、勵志、感恩、勤儉教育,通過舉行“我身邊的資助故事”主題班會、“誠信為本”主題征文、資助育人專題片、勵志人物評選等活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人生觀和社會責任感。希望他們能懷一顆感恩的心回報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對他們的關心,培養他們的大愛精神。同時,每年五月份組織開展文明誠信教育月活動,每年對畢業生進行感恩教育,這些活動的開展既宣傳了國家資助政策,體現了國家資助政策的溫暖,又傳遞了當代大學生校園勵志正能量,挖掘校園中擁有艱苦奮斗、自強自立、高尚品格的大學生青春勵志典型。
貧因生資助是一項長期系統而艱巨的工作,是構建和諧校園,促進貧困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保證。學校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學生資助工作一系列指示和文件精神,將責任扛在肩上,將任務抓在手上,與社會形成合力,共同打贏脫貧攻堅戰。
何芳,衡陽師范學院,助理研究員。
本文系湖南省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輔導員名師工作室項目,項目編號16MS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