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 鞍山市委黨校
鞍山市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研究
孫秀 鞍山市委黨校
隨著區域經濟不斷發展,休閑農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與其他產業的相關程度越來越高,發展的潛力越來越大,發展休閑農業,對生態保護、文化傳承、豐富生活、促進增收等方面作用突出,得到了鞍山市的關注。科學保護和合理開發鞍山市各類鄉村風光,宣傳文化和生活吸引,開展鄉村觀光、休閑、度假和體驗性旅游活動,對進一步保護鞍山市生態環境和弘揚鞍山市區域民族文化,豐富和優化鞍山市旅游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和市場結構都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鞍山市 休閑農業 發展模式
截至目前,鞍山市休閑農業領域各類經營主體571個,休閑農業從業人員達到9923人,經營總面積近6.3萬畝,資產總額達到42.8億元,年接待人數達到490萬人次,年銷售收入實現5.2億元,帶動農民將普通農副產品轉化為旅游商品,年銷售收入實現1.13億元,促進農民人均增收近62元,成為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全市571家休閑農業經營主體中,有的依托自然生態、有的依托自然資源、有地托優勢產業、有的依托文化資源、有的依托生產基地,按照經營特色大體有以下幾個類別,休閑度假類經營主體90家,占總量的15.7%;餐飲、采摘各類農家樂515家,占總量的90.2%。目前,我市休閑農業 “三區十線多點”的休閑農業產業格局初步顯現,“三區”即環城近郊都市型休閑農業區、東部溝峪生態型休閑農業區和中西部平原沿河田園型休閑農業區。“十線”即推進10條休閑農業精品線路建設,重點打造南果梨農業文化遺產休閑游、君子蘭文化休閑游、遼河自然保護區生態游、大麥科濕地休閑游、西平林場蘋果采摘游溫泉蘭花觀賞魚養生度假游、現代農業體驗游、田園水鄉休閑游、岫巖滿族風情游和岫巖山水生態游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休閑農業精品線路。
(一)管理體制滯后、體制不完善。休閑農業的發展涉及到多個領域,軟硬將環境建設都需要大量的土地、資金、人才的投入。當前鞍山市在休閑農業發展方面缺乏完善的政策管理體系和扶持手段,并且和旅游產業也沒有一個完善的銜接體系,缺乏發展規劃和持續投融資能力,在這種體制下勢必會制約我市休閑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盲目發展,整體水平低。調查中發現,目前現有的園區經營者市場理論和規劃能力不足,導致有些園區缺少整體的規劃和科學的論證,沒有準確定位,簡單仿效,粗放經營,同類競爭激烈,導致大多數生態園處于虧損的狀態。高品位、高檔次、多功能、知識型的休閑園區還很少;大多數農家樂規模小、檔次低、設施簡陋、內容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就目前而言,會造成資源閑置,利用率不高,效益低下;就未來而言,差異化的缺失,難以形成集群效應。從實地調研來看,三家企業發展態勢良好,但仍處于單打獨斗階段,多為單體的半日游或一日游,未形成巨大客流的“共享”,規劃開發深度游具有很大的潛力。
(三)從業人員素質低,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從縣到鎮村都沒有建立專職專業的休閑農業管理服務部門和相關人員。各縣(市)區也只在農經局內有一名兼職人員負責日常工作業務,到鄉鎮層面,基本就已經處于“斷線”狀態。由于工作體制不完善,造成服務管理不到位,推動發展、創新發展更無從談起
(一)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科學的規劃,是休閑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保障,發展休閑農業不能盲目,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視休閑農業的長期社會效益。鞍山要把休閑農業打造成主導產業為發展目標,制定發展規劃;以現有自然資源、文化資源、要素資源為發展基礎,完善發展規劃;逐步形成休閑度假、旅游觀光區、溫泉養生、農耕體驗區、民俗風情、農家餐宿等休閑農業產業區,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類型多樣的休閑農業產業集群,打造生產標準化、經營集約化、服務規范化、功能多樣化的休閑農業產業,克服市場定位不準,項目雷同,簡單復制的現象。
(二)完善設施建設,提高休閑農業旅游品質。通過完善實施發展規劃和建立行業協會等方法,從“食、住、行、購、娛”等方面引導現有農業休閑企業結成產業聯盟,全面整合產業資源,形成產業集群,即可避免重復建設、功能雷同、惡性競爭,又可用差異化的特色服務延長客人滯留時間,用“特而全”的旅游項目吸引游客愿意來、留得下、玩得好。
(三)促進產品多樣化、利用當地資源突出特色。休閑農業想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注重休閑農業全產業鏈條的建設與發展,瞄準宣傳推介、交通出行、設施建設、產品開發、旅游服務等上、中、下游產業,補齊短板,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完善拉長產業鏈條和促進產品的多樣化,展現個性,積極開拓新的特色,提供地方特色的休閑農業產品。鞍山的休閑農業經營者要因地制宜的依托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特色溫泉等資源,開發休閑農莊、鄉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駕車房車營地、戶外運動等不同的休閑農業特色模式。
(四)打造特色品牌戰略,帶動休閑農業發展。著力打造點線面結合的休閑農業品牌體系。鞍山的休閑農業模式多集中于采摘、觀光、農家樂的形式,模式單一,相似度高,而且多以家庭或村落組成的較多。鞍山休閑農業想要有可持續的發展,就必須由政府出面,由各級旅游主管部門要因地制宜幫助休閑農業企業開展多層次的品牌創建與推介活動,培育地方品牌。只有打造出各地不同的休閑農業精品景點、線路和品牌,比如可以深入挖掘地方文化,鼓勵部分項目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和制作、地方特色文化演出等相關項目,只有這樣才能擴大鞍山市休閑農業產業的影響力,吸引城鄉居民到鄉村休閑消費。
(五)完善體制機制,強化管理服務。在不斷強化對發展休閑農業促進農民增收認識的基礎上,逐級建立休閑農業工作部門,安排專職工作人員,形成上下貫通、運轉高效的工作體制。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產業管理服務能力。建立完善旅游業、農業等相關主管部門工作聯席制度,形成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政策同力的工作機制,不斷增強發展合力。
孫秀(1984.4-),女,遼寧鞍山人,研究方向:經濟學、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