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琦 巨野縣第一中學
淺談高中生的“學霸經濟”
劉景琦 巨野縣第一中學
“學霸經濟”,一個近年來在網絡走紅的名詞,烘托出社會對“高分”、“學霸”、“狀元”等詞匯的熱烈追捧和對“分數至上”價值觀的普遍認同。高考高分者利用分數對自己進行包裝,用包裝帶來的“學霸效益”對知識產品進行販售,從而獲得利潤。筆者以幾個典型的學霸經濟走紅案例為切入點,從多個方面深切探究了學霸經濟走紅的原因,最后闡明了對待走紅的知識經驗販售現象應具備的理性態度。
學霸經濟 高中生 知識銷售
高考分數公布后,從參加考試的高中生,到社會各界人士,都對這一圍繞分數展開的激烈角逐投以熱切的目光。一些在角逐中身處上游的“高分學霸”,在忙著填報志愿的同時,也開始忙著操辦起各種“生意”。例如2016年陜西西安市一中的文科狀元小劉,他以653分的成績被中國政法大學錄取,隨后,他開始在家鄉創辦補習班,以高考狀元和文綜273分的名頭為自己打廣告,針對政治和歷史為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補課,這一個暑假,小劉賺到了10萬元。又如湖北武漢市一家教育機構,高考放榜后,他們專門去收購高分者們的學科筆記和錯題本,整理后作為機構的專屬資料提供給報名者參考。這一類利用高考高分者知識經驗販售賺取利潤的行為,就是學霸經濟。
學霸經濟走紅的主要原因,是具有商業頭腦的高分者利用知識進行包裝和販賣,從而為消費者營造了一種“可以通過吸收學霸經驗快速取得高分”的搶購氛圍。學霸經濟的核心是學霸的高分光環,主要產品是高分光環下的學霸經驗,產品形式不一而足,有整理經驗的專業課筆記、學霸親自講授的網課甚至學霸們用來自我激勵的周邊用品。隨著學霸網絡營銷的走紅,以網課為代表的虛擬產品銷量大好,是學霸產品的主要盈利點。
學霸產品的提供者不一定是學霸產品走向市場的推動者,一些市場商人看到了其中商機,主動成立機構,收購高考中的“黑馬選手”和“種子選手”的知識經驗,在利用“學霸光環”的包裝和造勢之后,將產品推向市場。因此,消費者在網絡上看到的所謂學霸筆記,可能已經是經過了多次包裝和美化后的營銷產品,宣傳中神乎其神的功效,也許只是推銷者的幌子。
有了真學霸們的經驗貢獻和市場營銷者們的大力包裝,學霸產品就這樣以被渲染和被美化了的完美姿態來到了學生和家長們的眼前。當前市場存在不理性的跟風消費和攀比消費之風,為了追逐不切實際的廣告效應,達到所謂“高效速成”的效果,高考大關前的學生家長紛紛搶購,讓孩子參考背誦,甚至購買學霸們推薦的書籍、文具、衣物,好讓孩子也快速變身“學霸”。
為何原本單純的學生筆記和經驗分享會在近些年演變成一場轟轟烈烈的販賣、炒作知識的熱潮?不論學霸的經驗結果分享是有償的還是無償的,本質中都透露出整個社會對著“高分者”的追逐和敬仰,在“高分光環”的照耀下,高考分數一公布,各地高考狀元總是被各教育機構爭搶約聘,他們的經驗成品也被爭搶收購。也許學霸們自身并不是學霸經濟的主力軍,但市場供求效應下的投機者和運作者們,為了其中的利益,將知識經驗帶入了市場經濟洶涌的浪潮,通過包裝和炒作,將一本原本可以是免費分享的筆記標價到百元甚至千元之高。
對于販賣、銷售“學霸筆記”“學霸課程”的行為,應該將其看作市場經濟在知識市場中發揮作用的一部分,商品是受供求關系影響、受價值規律調配的,是市場經濟的一部分,學霸產品也是商品。因此,對待這種特殊的經濟現象,要理性看待,理性管制,理性購買。不能因其販賣了知識產品就夸大為“知識侵權”“將銅臭味帶進校園”而抵制它的發展,也不能因為走熱的“學霸效應”而夸大了其內在的真實價值,將其看作提高分數的寶典,惡性炒作和搶購。
就學生角度來談學霸經濟,首先要明確學習本身的涵義——學習是一件終身受益的事情,它是一個連貫性的累積性的過程,是個人主觀能動性和客觀環境交叉作用的結果,妄想“一口吃成大胖子”是不可能的。只要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學霸,不必一味聽從“高分學霸們”的經驗,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腳踏實地,就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
就社會管理的角度來談學霸經濟,既然學霸經濟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知識經濟的一個小方面,它就理應市場監管和調控。市場監管部門一方面要保障“真學霸”們銷售知識產品的合法收益,另一方面,也要隨時把控學霸產品的質量,堅決打擊抄襲偽造的“假學霸”,以防不法分子偷奸耍滑,偷用盜用知識成果,侵害知識產品提供者的合法權益,侵害消費者的有關權益。
在這場學霸經濟的熱潮中,產品提供者、包裝者、銷售者、購買者與大量的社會知識營銷環境一同構成了學霸經濟的循環網,面對這場越來越熱的學霸經濟風潮,社會應該用更理性的眼光對待,將其看作市場經濟中收供求關系影響和價值規律制約的一部分,用管理市場的方法管理學霸經濟,加強對市場產品的監管,打擊處罰非法侵權的假冒偽劣產品,給知識產權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倡導理性的購買,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習方法因人而異,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不是一味購買別人的學習成果,才能真正取得與努力成正比的成績。
[1]曲征.對“學霸經濟”不必大驚小怪[J].廣西教育,2016,(36):36.
[2]楊三喜.“學霸經濟”需冷眼觀之[N].中國教育報,2016-08-04(002).
[3]楊樹.“學霸經濟”不值得過度提倡[J].高中生學習(試題研究),2016,(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