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彤 東營市第一中學
學校周邊經濟環境對學生消費習慣的影響
劉星彤 東營市第一中學
不同的環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而學生在學習期間所處的學校周邊環境也會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造成影響,最為常見的就是各類經濟活動,這些經濟活動會影響到學生的消費習慣。本文主要就學校周邊經濟環境對學生消費習慣的影響進行分析。
學校周邊 經濟環境 消費習慣 影響分析
不同人群所處的環境不同會使得這些人群在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行為習慣表現出差異性,“孟母三遷”講述的就是環境因素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現階段,我國中小學以及各大高校周邊充斥著各類商品交易,讓學生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經濟環境中,而這種環境可影響到學生的消費觀,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到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本文主要就學校周邊經濟環境對學生消費習慣的影響進行分析。
各類商業經濟活動在經濟建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生作為一個重要的消費群體,大多數商家都看到了在學校周邊從事經濟活動的優勢,因而在學校周邊通常充斥著各類商業經濟活動,不同規模的學校對應的商業活動也存在差異性,商業活動也會跟隨學生的特點進行調整,比如:小學周邊從事的經濟活動主要是各種學習用品、低價小食品、小玩具等,這些都是考慮到學生自身的經濟活動能力;隨著學生年齡段的增加,在學校周邊基本具備了衣食住行等各類商業經濟活動,滿足學生娛樂生活以及學習生活的各類需求。在中小學周邊從事的商業經濟活動主要以各類攤販為主,以學校出入口位置最為明顯,除了流動性的小攤小販外,通常有部分商販通過租賃周邊房屋從事固定的商業活動。總體而言,學校周邊各類經濟活動較為頻繁,以小型商品交易為主,隨著年齡段的增加,消費水平會逐漸增加[1]。
根據國內外相關學者的研究,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因素較多,比如:消費者的心理因素、經濟因素、生理因素、家庭觀念、生活習慣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消費習慣。如在心理因素方面,隨著學生年齡段的增加,學生會逐漸表現出攀比心理,看著別人頻繁的進行各類消費活動,購買好吃的零食、漂亮的鞋子、穿名牌衣服等,這些經濟活動都會刺激到其他學生的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等感官,由于對相關事物缺乏理性認識,看著別人的消費行為,自身也會被影響,逐漸的也會參與到經濟活動過程中。
在經濟因素方面,對于住在家里的學生而言,一日三餐主要集中在家里,學生在學校周邊消費的趨勢不是很明顯,如果學生家長給學生的零用錢不是很多,學生的日常消費會受到限制,直接參與到學校周邊經濟活動的頻率較小,能夠制約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對于住校生而言,由于學生家長不在身邊,學生家長會定期給學生打錢,學生手中可供支配的生活費用較多,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頻繁的參與周邊的經濟活動,比如:上網玩游戲、購買自己喜歡的零食等,由于中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久而久之,必然養成不良的消費習慣[2]。
當然學生所處家庭觀念也是影響消費習慣的一個重要因素。現階段,大多數中小學生都是00后,且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里比較嬌生慣養,可謂是隨心所欲,家長會盡最大的努力滿足子女的日常需求。這種環境使得學生本身就沒有形成良好的消費價值觀,在進入學校后,這種消費習慣只會愈演愈烈。比如:我曾經看到一個家長和學生在報名的當天,女兒要吃肉夾饃,家長毫不猶豫的為女兒買了一個肉夾饃,而自己只買了三個饅頭,盡管如此,女兒還覺得這是理所應當,這種家庭觀念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的價值觀,必然也會影響到學生的消費習慣。
影響學生消費習慣的因素較多,其中學校周邊環境就屬于一個關鍵因素,不管是小學生還是初中生尚處于健康發育階段,心理尚不成熟,學校作為主要的學習場所,學校周邊的各類環境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尤其是學校周邊的經濟活動會刺激學生消費,久而久之,使得學生養成不同的消費習慣。
現階段,學校周邊的經濟活動更加頻繁,從事商業活動的小攤小販也在不斷增加,為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消費方向,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這種經濟環境能夠刺激更多的學生從事消費活動,拉動了學生的消費需求,對于學生而言,長期的消費會逐漸形成不良的消費習慣,不良消費習慣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身心健康極為不利,因而相關部門、學校以及學生家長應聯合起來,采取一定的措施及時糾正學生的消費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到理性消費,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應做到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3]。
學生消費習慣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以及價值觀形成至關重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在消費群體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校園周邊的經濟活動可影響到學生的消費習慣,需要采取措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馬旭.農村寄宿學生消費習慣教育淺析[J].學周刊,2013(16):51.
[2]董慧慧.大學生消費行為分析——以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為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4):291-292.
[3]歐陽杰妮.淺析當代高中生消費問題及對策研究——基于長沙市部分高中生調查[J].科技視界,2015(11):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