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余 平邑縣財政局
違反財經紀律行為剖析和防范探析
高啟余 平邑縣財政局
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有意識層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方面的、監督機制方面的、執行方面的、懲治方面的等等,說明我們現在面臨的任務是繁重的、形勢是嚴峻的。
違反 財經紀律 剖析 防范
違反財經紀律的問題是個別現象,但對我們的干部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必須引起高度關注和重視。要真正把權力關進籠子里,從根本上遏制腐敗,很重要的就是要嚴格執行財經紀律。
違反財經紀律是指違反國家有關財經管理法律法規,破壞國家財經管理秩序,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應當受到處分的行為。主要表現:1.隱瞞、截留、坐支應當上交國家的財政收入的;2.將隱瞞、截留款合伙私分的;3.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國家財政撥款、退稅款或補貼的;4.將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的錢款合伙私分的; 5.不按預算或用款計劃核撥國家財政經費、資金的;6.擅自動用國庫款項或財政專戶資金的;7.個人借用公款超過6個月不還的;8.以個人名義存儲公款的;9.在對內對外活動中接受禮品應當上交而不上交的;10.將接受的禮品集體私分的;11違反有關規定擅自開設銀行帳戶的;12.擅自使用、調換、變賣或損毀被查封、扣押、凍結、劃撥、收繳的財物,或擅自處理應當委托拍賣的物品的;13.違反有關規定為他人擔保的;14.違反國有資產管理規定,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15.違反“收支兩條線”規定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將應當納入法定帳簿的資產未納入法定帳簿或轉為帳外的(也就是小金庫);16.在財務活動中違反會計法律、法規的;17.財經方面有其他違紀違法行為的。
(一)特權心理。個別領導干部仍然存在“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心理,萬事“我”是例外,所有的制度和辦法只是針對一般群眾的,到“我”這兒都要“變通”,這樣的官員和執政黨,試想人民會擁護嗎?
(二)鉆營心理。當前,我們國家在很多領域法規制度還不是很完善,監督機制也沒有完全建立,有些領導干部和一些比較了解單位內控內部控制制度的人,就要去打“擦邊球”去鉆政策、制度的空子,為自己謀私利,以為天網永遠罩不到他的頭上。
(三)僥幸心理。還有些人明知有些事情不可為而為之,自我以為別人不會知道,即使有人知道了也不會管閑事,甚至覺得自己有功于單位,即使出現問題,單位也會顧及本人的面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膽子就會越來越大,久而久之就形成習慣了。
(四)從眾心理。生活中還有些人看到身邊違反財經法規的事情常常發生著,還都有沒有被揭穿過,更沒有被處理過。就誤以為普遍所以自己也要做。
(五)盲動心理。有部分領導干部對財經紀律了解不多,魄力有余而智慧不足,辦事情喜歡拍腦袋,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覺得 合理就要做,不考慮違規的問題,甚至覺得 我是為群眾辦事的,自己沒有得到什么好處,所以不怕。
(一)首先要從各級領導干部入手,加強財經財經紀律的教育,從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入手,把財經紀律做成作風建設的“高壓線”,形成抓一點帶一片的局面。根本方法就是要加強教育,幫助領導干部進一步熟悉和掌握財政體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法規和制度,增強干部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依法辦事的水平和能力,從源頭上避免由于對政策不熟悉、不了解而違規等問題的發生。
(二)加強頂層設計,健全有效管用的財經紀律制度體系。執行財經紀律要靠制度來保障。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和單位都要完善有效管用的財經制度體系,進一步提升制度的科學性、可行性和系統性。財經紀律要有所指,明確可為不可為,增強紀律的約束力;要具備可操作性,明確違反的危害及將受到的處罰,讓工作更加規范、個人更加自律。對經實踐證明有效管用的財經紀律要繼續堅持和延續。同時要結合改革的進程,將財政紀律與改革措施系統、協同考慮,同步部署、同步實施,避免出現財經紀律真空期,堵塞可能出現的漏洞。
(三)建立健全財務制度,抓好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規范單位財務行為。財務制度是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依據和行為規范,各單位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包括預算、決算報告制度、收支管理制度、開支標準制度、資金管理制度、財產物資管理制度、財務分析和會計監督等制度,逐步形成科學、規范、系統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認真貫徹落實單位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并使國家有關財務規章制度在單位內部得到具體的體現和貫徹落實,保證各項財務活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實現財務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四)要嚴格遵守各項財務規章和財經紀律,依法理財,合理、節約、有效地使用每一項資金。各單位財務領導及財務人員必須嚴格按《會計法》、《預算法》等要求,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開支范圍、標準和相關規定執行,加強日常支出的財務管理,嚴格控制各項開支標準和范圍;嚴格遵守財會職業道德,愛崗敬業,堅決抵制各種違反財經紀律的不正之風,不斷提高業務水平;要嚴格遵守財務會計制度,依法辦理會計事項和核算各項經濟業務,不得以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不得違反規定擅自調整報表,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嚴禁造假帳、造假報表,隱瞞資金、收入和利潤等;要進一步提高對規范財務工作的認識,各單位主要領導要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監管職責,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制約機制和內部會計監督責任制,不斷提高依法理財的水平,自覺接受監督,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提高廉潔自律意識,自覺遵守財經紀律,確保本單位的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財務工作的規范性。
(五)加大對財經違法違紀問題和人員的處理處罰力度。各單位財務部門和內部審計系統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業務素質,加大對基層單位財務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對屢次犯錯和不規范運行的相關責任人,按照《會計法》、《預算法》和有關財經法規給予通報或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總體上來看,隨著國家各項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和各項監督機制的不斷落實,黨政機關違規違紀問題越來越少。只有實現黨政機關模范遵守財經紀律,凈化經濟環境,才能保障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