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溪 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
探析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現狀及策略
張溪 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
地方金融監管相對于龐大復雜的監管對象,其資源相當有限,且主要集中在省市兩級,縣級資源極度缺乏,與地方金融機構的分布嚴重錯配,監管手段嚴重不足,因此必須加強對其改革創新,并且為了充分發揮地方金融監管的作用,本文闡述了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及其特征,對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現狀及其策略進行了探討分析,
地方金融監管體制 改革 內容 特征 現狀 策略
隨著地方金融機構的快速發展,各級政府認識到金融行業對于發展所在區域經濟的必要性,為了促進地方金融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對其進行科學的監管。以下就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現狀及其策略進行探討。
結合某省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為例,某省提出了全面構建地方金融監管體制的觀點,在全國最先為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賦予了職能和責任,優化了地方金融監管系統和工作者的工作崗位,促使各級政府改變了金融工作的職能。其主要內容包括:
1.明確地方金融監管的范圍、職能和形式、責任等。將目前地方金融監管的范疇定位中央駐地金融監管部門法定監管范疇之外的新式金融組織和金融活動,其中包含了民間資本管理系統、轄區小額貸款企業等具備金融特點的交易場所。確定地方金融監管職能和責任,了解實際監管形式。
2.明確地方管理體制。要求地方金融監管局自主加大與駐地中央金融監管部門和相應部門的合作,構建并且不斷優化信息溝通平臺和工作橋梁,快速構成條塊合作、高效工作、全面包含的區域性金融管理和風險預防的機制。同時以本級政府管理工作為基礎,將上級地方金融監管局的工作指導和監管工作系統作為地方金融監管工作的重要體制。
3.優化地方金融監管系統和崗位工作者。主要是為了了解機構的設計,明確縣級以上政府都要獨立設計金融工作辦公室以及地方金融監管局的牌子。市縣等區域的金融辦在要求的范圍中可以融入到同級政府工作部門中。同時需要進行科學編制,了解縣級以上所在區域金融監管工作特點,合理設計核定編制,從而保障實際工作符合金融監管職能和責任的需求。
1.全面整合現階段監管工作能力。由于地方金融辦是地方政府金融監管職能和責任的主要承擔部門,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具備了初級的監察技能,由此某省在實際發展金融辦的過程中,也可以加上省市縣三級地方金融監管局的牌子。
2.了解地方金融監管職責,解決監管工作中存在的空缺。對某省實際發展中的金融監管工作范圍情況分析可知,處于“一行三會”的監管真空機構已經成為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某省提升地方金融監管工作主要包含了另方面,一方面是要掌控現階段“一行三會”中不包含的地方融資、民間資本企業等交易市場;另一方面是要整合典當行、租賃企業等各種形式。
3.將改變工作職能作為改革的總體方向。以服務合作為基礎,優化服務和監管工作內容。
4.加強各個區域金融監管部門的構建,并且限期掛牌工作。某省在實際發展中,雖然有的地方金融監管局成立時間較晚,但是基本都已完成,為實際創新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據。
據相關研究報告,目前地方國有金融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中央金融監管機構中央層與派出機構之間職責的劃分和調整等,已制約了地方金融監管的有效性。具體表現在:
1.地方國有金融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現狀。絕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對部分金融機構擁有資產和人事管理權,還是風險處置第一責任人,但由于同時作為股東和監管者,存在較大的利益沖突,也缺乏監管的必要手段,往往只能在大的問題暴露后,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做被動處置。
2.中央金融監管機構中央層與派出機構之間職責的劃分和調整。中央金融監管部門的派出機構缺乏必要的自由裁量權,無法立足實際對地方金融實施更有針對性的監管,以體現區域特征和差異性,從而更有利于中央監管機構與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之間
的溝通協作,增強地方金融監管的有效性。
律肯定,所在區域的金融辦與駐地中央金融監管部門之間只是構建監管協調系統。現階段,我國為地方政府授予了金融監管職責,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與駐地中央金融監管部門之間不但要具備全面的監管協作系統,還要構建監管合作的制度。中央金融監管部門可以加大對各個區域金融監管工作,預防地方金融無規則的推廣。
1.優化地方金融監管水平。如工作者的金融監管能力較低等,可以讓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有目標的對工作者實施培訓,促使其具備專業的金融理論知識、實踐監管經驗以及監管技能,或者是選擇其他選派干部與被監管目標實施溝通和交流,深入研究和分析被監管目標的工作內容和工作形式,以此為基礎有效提升監管水平。同時,也可以在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中引用中央建議的金融監管機構優質干部,以此優化所在區域的金融監管部門工作效率和質量。
2.結合所在區域金融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有關法律規定,為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實施有效的監察和管理,同時金融監管部門需要結合各個監管目標的差異性,提出具備針對性的監管方案。
3.從全面的地方金融監管機構構成入手,明確所在區域的金融管理體制。全面的地方金融監管機構是理順地方金融管理體制的基礎內容。地方金融管理職能的劃分、金融管理能力的差異性,都是改革之前各個區域金融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各個區域金融辦在大部分工作中主要是用于引導,并不具備實際權力和職能。省級金融辦因為在中央層面不具備對口部門,導致其缺少大范圍的發展觀念,省級以下的金融辦因為屬于地方政府所管,受到地方政府的約束較大,上級金融辦對下級金融辦的管理力度較低,難以確保規章制度順利推廣。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某省提出讓縣級以上的政府都構建金融辦,掛牌地方金融監管局,并且讓本級政府管理和上級地方金融監管局進行全面的監管和指導。
綜上所述,我國各省的金融監管職責和組織框架差異性較大,地方金融監管分散于多個部門,不同地方的金融辦具體職責不盡相同,組織架構也不同。在現實中,地方經濟金融發展、地方金融監管與地方金融風險救助之間的職責不完全一致,地方金融辦更關注本地的金融發展,部分金融監管措施,尤其是打擊非法金融行為方面,還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但地方政府卻需要對本地的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承擔絕大部分的風險處置責任。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地方金融監管的作用,對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現狀及其策略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1]李亞奇.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驅動與路徑[J].青海社會科學,2016(05).
[2]郭可為.中央與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之路[J].金融博覽,2015(09).
[3]荊書磊.地方政府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研究[J].燕山大學,2015.
[4]郭章冉等.我國金融監管體制的現狀及改革建議[J].理論學習,2016(08).
[5]崔耀鵬.改革地方政府金融監管體制的思考[J].柴達木開發研究,2014(12).
地方金融監管職責與監管形式缺少法律規定,這是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工作中的重點問題。由于我國已經明確了有關地方政府的金融監管職能和責任,所以在實際發展中,要以發展經驗和優化理論為基礎,不斷推廣有關的立法工作,從而為地方政府履行金融監管職能和責任奠定有效的基礎。在引導全國性金融立法的過程中,中央金融監管部門要與各個地方的金融監管工作更具備優勢。因此,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中央金融監管部門和相關分支機構彼此溝通,了解自身所在區域的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并且以實際發展的需求為基礎,積極開展全國性的金融立法工作。
主要表現為:
1.正確認識和解決中央金融監管部門之間的關系。隨著某省金融改革的不斷推廣,其中“一行三會”就是一大標志。因此有關“一行三會”中可以做的,所在區域的金融監管局不能超出自身規定;“一行三會”中不可以做的,地方金融監管局要做好;而在“一行三會”與地方金融監管局合作過程中,地方金融監管局需要做好自身的帶頭工作,同時也要展現彼此的優勢,構成綜合力。當然,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明確金融風險防范和解決上與中央明確彼此的責任。中央負責防范和解決系統性金融風險,地方負責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風險,并且及時向中央報告可能出現的區域系統性金融風險情況。在實際監察和預防金融風險的過程中,地方政府的工作經驗較少,操作能力較低,中央金融監管部門需要加大自身的工作指導和教學。
2.構建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與駐地中央金融監管部門之間的監管合作系統。過去地方政府是金融監管的主體并不具備相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