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慧珠 浙江蘭溪農村合作銀行審計部
內部審計成果有效運用探究
邵慧珠 浙江蘭溪農村合作銀行審計部
內部審計成果是內部審計工作結晶,它體現了內部審計的直接價值。隨著經營環境的日趨復雜,企業面臨的風險不斷增多、組織機構的重整愈加頻繁,社會各界對內部審計在改進風險管理、完善治理結構以及加強內部控制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高漲。近年來,浙江農信內審在加強自我約束,實施內部控制,督促履行職責,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在內部審計成果運用方面,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內部審計成果運用的意識不強。在實際工作中,尤其是經濟責任審計中,往往按照慣例遵循套路展開工作,走規定動作,以賬面審查為主,以本次審查時間段為重點,未能關注到被審計單位、被審計人員歷來審計路程。有些審計人員還處于審計工作就是查找問題階段,對轉化運用審計成果缺乏應有的意識,沒有及時地按照切合實際的方法去轉化應用以往審計成果,致使審計成果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
(二)內部審計成果質量參差不齊。內部審計機構條件和環境不一,形成的審計成果也各有特色,而且還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以浙江農信內部審計工作而言,機構規模大小各異,地區差異、部門設置、人員配備等種種因素,使審計成果層次高低都相當明顯。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各異更是影響審計成果質量的重要因素,能不能發現問題,發現問題能否清晰表達,分析判斷是否到位,能否透過現象看本質等等,都直接影響審計成果的質量。
(三)內部審計成果利用不充分。內部審計地位提升有目共睹,決策層對審計成果的利用逐漸重視,但是由于經營發展與風險控制始終處于對立面,重經營業績增長的現象仍有發生,審計妨礙營運的觀念還根深蒂固。具體表現在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不到位,有些問題屢查屢犯,重處理處罰輕分析披露等等。現實操作中基于各種原因,審計成果利用往往不夠充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審計資源的浪費。
(四)內部審計成果轉化機制不健全。制度健全,是內部審計成果轉化的保障。現行的內審工作制度和規定,多停留在針對內審操作規程和現場檢查方面,對內部成果轉化運用尚欠缺具體規定。審計成果轉化運用也僅停留在內部審計部門,未列為紀檢(監察)、組織、人事、被審計單位多個部門重要工作內容,無法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利用審計成果。
(五)內部審計成果整改落實機制待完善。就審計實踐而言,發揮審計成果的作用,應重點關注審計結論落實執行情況。審計建議和意見得不到落實和執行,所謂的審計成果運用也就無從談起。現實中,往往止于審計決定書、審計通報,一方面內部審計工作任務重、審計人手緊,顧不上督促和持續跟蹤,另一方面被審計部門或被審計人員還存在處理處罰等同問題終結的思想和態度,整改落實的標準尚需統一,機制尚待完善。
1.持續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近年來,浙江農信審計信息化建設成績斐然,審計信息化平臺功能多、運用廣,對內部審計從傳統走上現代化作出重大貢獻。但系統諸多功能尚待開發利用,如:審計成果運用功能尚處開發階段,詞條、依據管理存在更新完善問題,模型數據“T+1”式未實現實時管理,多模型聯動運行功能實現系統精準定位疑點問題方面亟待解決等等,所以應圍繞審計項目全流程管理理念,不斷優化審計信息化智能應用平臺,實現內部審計管控集中化、作業規范化、分析預警精準化、領導決定科學化,堅持持續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不動搖。
2.持續加大審計隊伍的建設。經濟的高速發展勢必帶來業務的種類紛繁多樣,一方面要加大審計力度投入,審計力量配備尤為關鍵,不僅要保證適當比例的審計從業人員,更應建立審計機構后備人才機制,確保審計后備人才庫充足。另一方面要重視審計職業能力培養。通過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組織培訓再教育,開展系統內實地交流學習,進行基層短期跟班學習等形式,拓寬審計視野,升級知識儲備。再者要重視審計職業道德教育工作。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審計“八不準”等審計紀律的要求,加強相互監督,堅持審計工作底稿相互復核,發現問題定性集體討論等,讓清正廉潔成為審計人員自覺堅持的道德操守和行為底線。
1.建立審計成果和信息共享機制。審計成果和信息共享不僅僅停留于內部審計部門之內,部門與部門之間,全轄機構內,而應擴展到全市、全省系統內的交流與共享,摒棄“家丑不外揚”舊觀念,分享風險,起到警示及防范作用。建立審計重大事項和審計結果上報機制,加強審計條線監管,加大各級審計部門到下級行社的垂直考核。
2.各種監督縱橫交錯形成合力。內部審計與紀檢監察部門同屬于監督保障部門,紀檢監察要寓于日常審計工作中,同部審計查出的違規違紀問題和線索也要及時準確移交到紀檢監察部門,要健全審計與人事、監察以及其他主管部門橫向工作協調機制,把審計監督與黨員干部紀律檢查、追責問責相結合,把審計結果與整改等審計成果與考核、任免、獎懲有機聯系在一起,實現形成內部監督合力,充分發揮企業內部的監督職能作用。
一是建立審計問題臺賬式管理,定期開展審計整改督辦檢查,跟蹤整改情況,對整改不及時、不徹底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對整改不力、屢審屢犯的,追究責任。二是建立整改聯動機制,將審計發現的問題及時告知相關業務部門,從源頭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整改措施,共同督促問題的整改落實。三是開展“回頭看”項目,對發現重大問題、重大風險的審計項目開展后續專項審計,檢查整改措施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評估整改成效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提高內審地位,強化內部職能,營造良好的內審企業文化氛圍,加大對審計成果的宣傳力度和宣傳廣度,擴大審計成果的影響。一是在行社內部公布審計成果,接受全員監督,擴大審計影響。二是重大問題、重大發現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起到同系統、同業之間的警示作用,也從另一角度彰顯審計質量和審計成效。
首先,審計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審計干凈、干凈審計”的審計理念,確保審計質量,為創造優秀的審計成果奠定基礎。其次,要激發審計人員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促進審計職能的轉變,努力從宏觀上、機制上研究分析問題,提出建議,實現審計成果由微觀領域向宏觀領域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