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靖 廣州愛施健貿易咨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周楠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的風險及其防范探析
常靖 廣州愛施健貿易咨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周楠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資源外包是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在維護企業穩定發展、經濟效益等角度存在戰略性意義。同時,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業務部門的代表,通過外包的方式,降低自身運營成本及風險,以此達到長遠發展的目的。
企業 人力資源外包 風險 防范
合理性、科學性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不僅可滿足成本節約的目的,還可促進企業經營效益的提升,強化其核心競爭力。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限制,致使國內人力資源外包活動存在漏洞及風險,企業只有通過慎重選擇外包內容、外包商的方式,方可對外包風險予以有效規避,以此在切實人力資源外包目標的前提下,保證企業經營活動的穩定施行。
外包(outsourcing)即為依據外部資源的支撐,滿足自身成本節約、效率提升等目標的經營模式。人力資源外包(human resource outsourcing,HRO)則為企業借助外包商篩選與選擇的方式,將內部人力資源管理轉移至外包商的契約關系,用以達到組織明確、工作效率提升和節約成本、強化人才競爭等目標。在此期間,外包職能是指不涉及企業機密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包含招聘、培訓與績效考核等內容。相對而言,外包商是按照契約關系,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支持、職能服務的社會機構,涉及全職能外包商、部分職能外包商兩種類型。
歷經多年發展,企業人力資源已由非核心業務轉變至戰略性業務外包范圍,如薪酬支付和福利管理向招聘、培訓及績效考核等業務的轉變。據研究發現,實現人力資源外包內容和范圍變化的關鍵點在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戰略性角色”的演變。和傳統人事管理相對比,企業對于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要求為:以靈活性、高效率與及時性的職業素質,執行企業各項經營決策。換而言之,人力資源外包屬于企業戰略性發展的重要舉措。
依據人力資源外包業務的類型,分為核心業務、非核心業務。前者包含職工、用戶與投資者間的創新性活動,后者則主要為被重復或復制的行政性、事務性及日常性業務。按照活動特點,涵蓋事務性(檔案、福利管理)、傳統性(招聘、培訓與績效管理)和創新性(戰略規劃和投資發展)三種。依據業務內容的差異,分為三種,即戰略性業務、事務性業務和招聘性業務、人力資本業務。由此可見,在針對企業人力資源外包類型的劃分尚未統一,企業管理者應依據自身發展需要,對外包決策予以合理擬定。
眾所周知,企業經營規模和經營種類、管理水平及發展理念等方面的差異,至其在外包類型、時間和方式等因素選擇中也有所不同,而這也為企業決策力、外包活動適應力、談判力等標準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若在此過程中,企業難以對外部信息、市場形勢予以充分把控,則會因內部人力資源狀況剖析失穩,而增加外包風險。
人力資源外包活動,不僅可對企業運動環節予以減負,還會在某種程度上起到降低成本、節省開支和提高效益、優化經營等效果。而企業若要實現此目標,則需在人力資源外包前,通過對各類成本的綜合考究,如顯性成本、隱性成本等,用以保證外包活動的成功。但是,企業尚未及時且全面的完成成本核算、對比工作,則會因相關決策預案的缺失,引起外包成本判斷失誤,致使企業經營效益受到影響。
外包商類型、規模等參數是決定企業人力資源外包活動是否成功的關鍵。對此,企業應在外包商選擇中,以深入考量的方式,遵循“慎之又慎”的原則,對外包商予以擇優選擇。雖然,基于外包服務事業的迅猛發展,各類外包商層出不窮,不僅可對企業外包活動提供便利,還應以新產業的催生,促進經濟產業鏈條的優化。但是,因受到外包商市場準入門檻的限制,致使諸多雜牌企業、優秀企業魚龍混雜,即存在世界知名外包商,又存在諸多皮包公司,這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企業外包商選擇的難度。
第一,勞動合同不規范。因企業人力資源外包專業及崗位等因素的限制,致使部分企業在勞動合同簽訂中,呈現不嚴謹、不規范的局面。例如:外聘高管、業務外包、建造師掛靠等活動中,委托方尚未對服務標準和服務內容、服務地點、薪酬標準及績效考核等予以明確,致使外包風險尤為嚴重。即外聘高管和業務外包中,企業雖已簽訂相應的用工協議,但對薪酬組成和合同期限、工資發放、崗位工種及考核方式等問題把控中,尤為模糊;建造師掛靠協議簽訂中,責任主體分部不均,且勞動合同呈現重復簽訂的狀態。
第二,職工待遇尚未統一。其一,保安和物業等職工福利待遇中,往往采用企齡的方式對職工予以激勵,但在其它單位卻未采用采用手段;其二,晚班保安職工以餐補為晚班費,結合考勤的方式,對職工薪資待遇予以計算。例如:粉煤灰企業,在職工外聘中,以“用餐據實”的方式結算工資。而產生此現象的關鍵在于:行業及崗位薪酬指標的不同,致使企業人力資源外包職工待遇各不相同,其不僅制約企業長遠發展,還會降低工作效率,引發職工不滿等問題。
第三,加班費計算方式不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相關規定,節假日應放假休息,但在特殊崗位中,應派以專人值守,否則會對企業正常運行造成影響。而在該部分加班職工中,薪資標準核算應按照3倍日工資為準,但在人力資源外包中,加班費計算方式則呈現明顯不同,例如:保安節假日補助方式為以50元/天為準;粉煤灰生產職工、銷售職工則無任何加班補助。也正因該種現象的存在,致使職工心理失衡,呈現消極怠工的局面,不僅損毀企業于職工內心的形象,還會遏制自身健康發展的腳步。
首先,決策風險。包含外包內容風險和職工流失風險兩種。前者企業應以外包目的為參考,對外包方式和外包商予以合理選擇,且對戰略性、機密性等外包內容的側重關注,預防企業管理風險、機密泄露風險的出現。后者則由職工調動、崗位調整等因素引起的風險,是引起職工心理失穩、工作效率和工作態度的主要問題,若企業協調處理不及時,則必將會導致職工流失。
其次,選擇風險。法律風險:主要因管理政策、法律法規尚未健全而致,致使在外包違規或違章行為出現時,企業無法對外包商責任予以追究,再者相關借鑒案例的缺失,更是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企業人力資源外包風險。信息風險:體現在企業、外包商間信息不對等問題上,致使企業無法對外包商資質、信譽等信息予以全面把控,繼而在選擇環節中呈現判斷失誤、成本耗費嚴重等狀況。而企業和外包商間契約關系的存在,致使難以對外包商服務予以嚴格管控。
最后,執行風險。由企業人力資源外包執行環節引起的風險,涉及兩種:即一種為責任風險,是指在外包合同簽訂中,雙方責任或義務尚未明確的條件下,而產生的外包商低效率、不作為性風險。另一種是道德風險,又稱敗德風險,外包合同雖對雙方責任、義務予以明確,但卻因外包商機會主義思想的存在,致使企業無法對外包商行為進行管控,繼而出現的對企業發展不利的風險行為,如信息泄露。該類風險主要由企業文化、自身道德予以約束。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內容相對較多,可劃為事務性、戰略性兩種,只有在人力資源外包內容謹慎篩選的前提下,方可對其風險予以規避。事務性內容涵蓋員工招聘和薪酬、福利與培訓等,而其外包方式的選擇,即可對企業人力資源專業性價值予以充分彰顯,還可減少企業內部管理者工作量,更快且更好地為企業人力資源戰略工作予以服務。同時,于職工生涯規劃、人力資源部署和企業整體發展等工作中,由于其屬于戰略性內容,應在最大限度上預防人力資源外包模式的出現,即以企業內部自主管控的方式,降低風險。由此可見,企業應在人力資源外包內容篩選中,需充分依據自身發展條件及狀態,擬定合理化、科學化調整方案。
“利益最大化”作為企業追求的目標,即要求企業于日常投資階段中,通過對成本、回報間對應關系的判斷,甄別其是否存在投資價值,而人力資源外包工作也同樣如此。對此,企業領導應在提出人力資源外包方案時,通過對成本及效益等數據的預算分析,依據某段時間內或某特定任務下產生的預期效益、外包成本間的對比,以此辨別人力資源外包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此外,該項工作的開展,還應對職工滿意度和責任感予以掌握,結合職工激勵制度的調節,加強外包方式的全面化分析,用以在保證企業管理者作用有的放矢的同時,對外包決策予以合理化擬定。
外包商作為企業人力資源外包工作的執行者,其自身資質、管理水平均是影響外包工作效益及質量的關鍵。對此,企業若要保證人力資源外包效益,則應對外包商予以擇優選擇,即不僅要對其整體實力和信譽、服務質量與價格等因素實施考核,還應側重選擇和企業地位相吻合的外包商,以免因外包商規模過大,在影響企業經營發展的同時,引起經濟損失等問題;而外包商規模過小,則無法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更為適宜的服務。因此,擇優選擇外包商,使企業人力資源外包階段不容忽視的重點。
企業、外包商間呈現服務和被服務關系,即以人力資源管理為對象的合同契約關系,只有借助合同條款約束的方式,方可對雙方行為予以規范把控。對此,健全人力資源外包合同制度,既是確保雙方序性化合作的前提,又是穩控其合作關系的關鍵,更是保證人力資源管理成功的有效憑證。在此過程中,伴隨經濟格局與企業需求的持續變化,以靈活性和適宜性為基準的人力資源外包合同,可對雙方權利、義務和責任予以明確,使其能夠在嚴格把控企業商業機密的前提下,起到人力資源管理風險規避的效果。
由于企業經營模式及理念的差異,決定其內部文化的不同,而企業文化是決定和外包商間工作是否協調的關鍵。對此,筆者建議企業應在外包前,通過相關部門間的協調溝通,以“做思想工作”、“崗位培訓”等方式,對職工切身利益予以充分考究,積極聽取職工意見,以便做好相關人事調動。再者,企業還應增強和外包商的信息共享,借助對企業文化、經營策略的全權掌握,以員工協作溝通的方式,將外包商融入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用以促進工作效率與質量的提升。
其一,政府部門應加大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力度,以規范外包商準入制度的方式,保證市場穩定運作,且通過對不法外包商的嚴打,促進行業整體服務質量、服務水平的提高。其二,企業、外包商間于合同簽訂期間,則應對問題處理方案予以完善,預防外包商違規操作、違反合同等現象的出現,使其能夠在降低企業人力資源外包風險的基礎上,保證自身效益。其三,于外包關系建立的前提下,企業應對自身行為實施嚴格把控,以堅守市場準則的方式,強化外包服務質量,維護行業秩序。
針對人力資源外包合同簽訂后,存在的風險問題主要為道德風險。例如:代理人、委托人于契約簽訂時,各自信息呈現對稱狀態,但該項關系成立后,委托人難以對代理人行為予以全面化考察,若代理人存在部分違規行為,則必將會對委托人利益造成影響。在道德風險把控中,排除監督機制的作用,企業還可通過激勵機制的運用,對外包商行為予以明確要求,確保其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服務內容,且保證服務質量與效果。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外包活動可促進企業穩定發展,其重要性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而在此過程中,外包風險的存在,雖可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企業協調發展,但卻可通過有效措施的選擇,起到風險預防和規避的效果。對此,企業應在人力資源外包前,通過對外包內容、外包時間和外包方式、外包商的慎重選擇,結合周密性契約方案的擬定,對外包風險加以預防,以此保證企業經營效益。
[1]劉俊鵬.分析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的風險及其防范[J].大科技,2015,(16):2-2,3.
[2]王智博.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的風險及防范[J].中國經貿,2017,(6):57-58.
[3]田永娟.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的風險及其防范策略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9):107-108.
[4]許昕.基于人力資源外包的企業風險及防范措施[J].人力資源管理,2014,(2):133-134.
[5]付燕萍.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的風險及其防范[J].中外企業家,2016,(27):108-109.
[6]許傳波.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的風險及其防范[J].商品與質量,2016,(50):96.
[7]黃紫筠,吳迪.基于人力資源外包的企業風險及防范措施[J].大科技,2015,(33):13-14.
[8]吳平平.人力資源外包風險及防范措施初探[J].現代企業文化,2014,(3):121-121,123.
[9]許紅霞,吳明君.企業人力資源外包的風險及其防范對策研究[J].速讀(上旬),2015,(9):31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