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亞玲 四平市園林管理中心
大數據時代園林綠化檔案管理的分析
成亞玲 四平市園林管理中心
園林綠化檔案可以對園林綠化科技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參考價值的信息進行反映,現階段,園林綠化檔案管理工作需要結合大數據技術,本文首先對大數據時代的檔案管理特點進行闡述,然后結合實例,對大數據時代園林綠化檔案管理的方法和重點進行分析。
大數據時代 園林綠化檔案管理 物聯網技術
前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時代逐漸來臨,這一概念最早由麥肯錫提出,其本身有著數據類型多、數據量大和檔案數據可以得到快速處理的特點。檔案管理的數字化進程和信息化進程正在逐漸推進,在軍事、通訊、金融等領域都已得到深度應用,園林綠化檔案管理工作必須要緊密跟隨時代發展趨勢,融合大數據技術,讓自身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在大數據時代,檔案管理具有三個主要特點:(1)數據類型多。大數據時代并未實現傳統檔案數據的完全轉型,這是一個過渡的階段,存儲檔案的形式既包含了傳統紙質,也包含了新的云技術、云平臺,同時還夾雜著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錄像帶、光盤等。(2)數據量大。在大數據時代,在進行檔案管理時需要對原始數據的獲取更為重視,數據的快速變動和更新也使得數據量增大。(3)檔案數據可以得到快速處理。在大數據時代,云計算和大數據是具有緊密聯系的,在大數據時代,檔案管理需要利用云計算分布式技術、云存儲技術和虛擬化技術,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與引入會逐漸轉變為一體化、連續性動態管理。園林綠化檔案具有著專業性、復雜性和多變性,一方面,園林綠化檔案在記錄過程中需要對現場經常調查,需要多個部門進行參與,會涉及到排水工程、建筑工程和水景工程,相對復雜,另一方面,園林綠化工程具有較高的可塑性,工作人員對其進行影響的隨意性較大,且植物苗木在不斷生長過程中會發生變化。因此,在園林綠化檔案管理中應用大數據技術具有必要性。
園林綠化檔案管理需要和當前檔案管理趨勢相適應,需要做好“存量數字化”工作和“增量電子化”工作。讓檔案收集范圍得到擴大,在電子化檔案收集工作中,園林綠化檔案的覆蓋應該是全生命周期的。若園林綠化工程正在處于新建階段,那么檔案管理工作就應該包含園林規劃階段、園林設計階段、園林施工階段以及園林養護階段。如園林工程中包含名貴古樹,那么需要對其檔案管理工作尤為重視。
全壽命周期和全覆蓋的園林綠化檔案數據收集工作可以結合云計算技術、3S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在我國第十屆園林綠化高峰論壇中,花卉協會綠化觀賞苗木分會副秘書長明確強調,苗木產業數據化勢在必行,以收集古樹檔案數據為例,就可以采取物聯網技術,利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可以對古樹完成屬性標識工作,結合GPS技術可以對古樹完成精準定位工作,利用智能傳感器可以對古樹完成其生長狀況中的溫度、樹齡等參數采集工作,通過多種資料信息的收集,可以對古樹采取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并對此類工作依然進行數據采集,以形成古樹的檔案大數據。在園林綠化的檔案管理中,及時更新系統數據極為重要,在大數據時代,結合多種技術,建設園林綠化大數據資源庫可以為檔案管理智能化提供基礎條件。
顧名思義,檔案共享平臺可以讓收集到的相關數據檔案信息實現共享,共享平臺應該具有開放、動態且實時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讓資料上傳及時性、資料收集完整性得到保證[1]。園林綠化檔案共享平臺在建設過程中,需要適應我國國家檔案局的發展目標,利用此共享平臺,可以為領導者的決策提供幫助,可以為工作人員的苗木養護、園林規劃等工作提供幫助。為讓園林類別化檔案工作的社會性得到適應,可以在共享平臺中設置公民獲得古樹認養信息功能,利用大數據,可以讓綠化植物信息得到宣傳,吸引社會公眾的共同關注。
在過去,園林檔案利用水平相對較低,園林綠化檔案收集工作和整理工作的價值很難得到體現。借助檔案共享平臺與大數據資源,結合數據分析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等先進技術,可以讓園林綠化檔案利用價值得到提升,讓園林類別化檔案服務的主動性得到提升。以園林新建階段為例,利用土壤、已有苗木品種、溫度等相關數據,可以完成苗木品種的選擇工作,通過對歷史氣象、土壤污染等相關數據的深度分析,可以減少園林綠化工作的成本浪費情況,為園林綠化工作的經濟效益提供保障[2]。在園林的日常維護當中,園林綠化的檔案可以讓其工作更為科學,依照相關數據,讓苗木的施肥、澆水、修剪等工作的隨意性大大減少,讓苗木的成活率得到提升,通過病蟲害發生的數據,可以對其進行分析,結合相關規律,可以為病蟲害的預防工作提供幫助,讓古樹的保護工作更為有效。
以我國泰州市為例,在2016年10月份,結合大數據技術的園林綠化管理信息系統正式啟動建設,到今天,該系統已經可以將公園綠地、道路綠地、古樹名木等數據信息進行廣泛采集,通過無人機高空拍攝、車載移動設備,可以對樹木進行等級,通過實際測量,可以對其生長狀況進行記錄,當前,園林植物在系統中的錄入種類共有340多種,依照此系統,可以讓園林綠化的檔案管理工作更為動態,工作人員可以對每一棵樹、每塊綠地的樹木健康情況做到實時了解,借助大數據,可以讓樹木規格、數量以及賠償標準得到快速計算,讓管理服務工作更為精細化。
結論:綜上所述,通過建設園林綠化大數據資源、建設園林綠化檔案共享平臺和提升園林綠化檔案利用率可以完成大數據時代園林綠化檔案管理工作,讓我國園林綠化檔案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讓檔案主動服務成為可能,為城市綠化做出貢獻。
[1]唐潔.多元化檔案管理體系對現代園林綠化的影響[J].辦公室業務,2017,(14):34.
[2]王宇明.探園林綠化工程檔案的有效管理[J].商,2016,(29):4.
成亞玲(1973-),女,吉林四平人,檔案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