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溟蓮
營口市人民檢察院公訴處,遼寧 營口 115000
《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規定》下檢察機關的應對措施
高溟蓮
營口市人民檢察院公訴處,遼寧 營口 115000
近年來隨著冤假錯案走進人們關注的視野,非法證據排除引起廣泛關注,它的發生多數是在審查、運用證據方面出現問題。在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背景下,備受關注的《關于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頒布,該《規定》賦予檢察機關在排除非法證據、推動庭審實質化等方面特殊地位、重要作用,全面貫徹證據裁判原則,嚴格取證方式、科學運用證據,最大程度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證據合法性
在我國非法證據排除制度發展從零散地出現在規范條款中,到2010年、2012年規定相繼出臺,它才逐步扎根于司法實踐并發展。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實踐成效值得肯定,但在立法規范、司法實踐中不足地方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憲法賦予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有自偵權、批捕權、起訴權、監督權等多種權能,檢察機關具有多種身份決定其在非法證據排除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我們曾面臨的困境談以下幾點:
(一)訴訟理念滯后。重實體輕程序訴訟理念滯后,過分依賴口供,對證據合法性審查不重視,不愿意僅僅因為取證手段違法而排除證據,混淆了非法證據排除與供述的真實性。
(二)非法證據排除規定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強。第一,沒有具體規定非法言詞證據排除范圍,導致司法實踐中各機關認識有分歧;第二,其他違法手段取得言詞證據是否是非法證據認定難,欺騙與訊問策略如何界定不明確。
(三)非法證據發現難、申請難、證明難、排除難。第一,發現難、申請難。目前明顯刑訊逼供基本不存在,隱形刑訊逼供很難發現,犯罪嫌疑人提出被刑訊逼供相對滯后;第二,證明難。當犯罪嫌疑人提出刑訊逼供等非法證據時,檢察機關要求公安機關調取犯罪嫌疑人入所體檢表等證據,這些都是公安機關在自證其取證行為的合法性;第三,排除難。司法實踐中多種因素造成非法證據排除十分困難。
(四)犯罪嫌疑人缺乏辯護律師幫助意識,刑訊逼供發現滯后,證據易于滅失。
(一)檢察機關在排除非法證據的特殊地位
非法證據的排除貫穿于偵查、審查起訴、審判訴訟階段,檢察機關是法律監督機關,這種特殊地位也將在非法證據排除程序中明顯體現。《規定》將檢察機關對偵查階段非法證據排除起到至關重要作用,正確引導其取證,合理排除非法證據。庭前,檢察機關將非法證據排除,可以防止法官產生先入為主,為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保障被追訴人合法權益提供法治保障。
(二)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各階段排除非法證據的作用
第一,《規定》明確辯護方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請排除非法證據、申請調取證據。辯護方提出申請及調取相關證據材料,檢察機關經過審查,不同階段對確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向偵查機關提出糾正意見、予以排除,該規定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權益遭受侵害時及時尋找法律救濟。
第二,《規定》明確檢察機關在庭審前自行排除非法證據。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中發現偵查機關以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應當排除相關證據,并提出糾正意見;在庭前會議中,檢察機關應對證據合法性進行證明。突出檢察機關庭前過濾作用,防止非法證據進入庭審,影響庭審效率及審判順利進行。
第三,《規定》明確對犯罪嫌疑人入所身體檢查時駐監所檢察人員可以在場、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駐監所檢察人員核查。檢察人員對看守所收押體檢進行現場監督,有助于保障體檢紀錄客觀性,為檢察機關、審判機關此后審查調取證據的合法性追究辦案人員非法取證的法律責任及時固定證據。
第四,《規定》明確檢察機關在審判程序中對證據的合法性承擔證明責任。在庭前會議中,檢察機關應當通過出示有關證據材料等方式,對證據合法性作出說明,在庭審中對證據合法性加以證明。
(一)轉變司法理念,促進司法公正
樹立科學司法理念,堅持程序公正優于實體公正,真正做到辦案不僅實現實體公正、更注重程序公正,讓正義以看得見方式實現。非法證據排除制度的確立,正是憲法人權保障的體現。不得過分依賴口供,自覺轉變辦案方式更加注重對物證、書證等其他相關證據的收集與審查,確保案件質量。
(二)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監督職能
檢察機關能夠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引導公安機關依法取證,重點審查各類證據,制定審查類案證據指引,嚴格排除非法證據,使其無法進入庭審。
(三)公訴部門與監所部門信息互通
充分發揮了駐看守所檢察部門作用,公訴部門與監所部門配合及時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時收集、固定證據,有效解決刑訊逼供發現滯后,取證難等問題。
(四)落實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
非法證據排除制度的實施,辯護律師的作用非常重要,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值班律師職能作用,確保辯護律師提出申訴、控告等權利,為非法證據排除制度發揮作用提供保障。
檢察機關更好地發揮監督職能,明確對非法證據的審查方式和排除職責,高度重視證據合法性審查,科學排除非法證據,堅持追求實體公正的同時堅持程序正義,有效防范冤假錯案發生,切實維護司法公正。
[1]卞建林.證據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2]陳瑞華.評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對審判程序的改革方案[J].法學,2011.
D926.3;D925.2
:A
:2095-4379-(2017)26-0159-01
高溟蓮(1985-),女,遼寧大石橋人,營口市人民檢察院公訴處,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