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琪
沈陽工業大學文法學院,遼寧 沈陽 117100
新聞自由與隱私權保護的價值沖突
孫 琪
沈陽工業大學文法學院,遼寧 沈陽 117100
隨著新聞傳媒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聞自由和公民的個人隱私之間的問題也越來越受到新聞法律的高度重視。本文對新聞自由和隱私權保護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對新聞自由和隱私權保護沖突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在對新聞自由和隱私權進行協調保護的基礎上,提出了新聞自由與隱私權保護的幾點建議,新聞自由與隱私權保護的價值沖突問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和應用意義。
新聞自由;隱私權;法律;價值沖突
新聞自由與隱私權之間的價值沖突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隱私權具有客觀隱秘性的特點,公眾對隱私具有很大的好奇心理,這種公眾興趣也是新聞工作者所追求的新聞性,所以隱私權的保護和新聞消息之間的傳播之間具有一定的沖突和矛盾。新聞自由和隱私權保護之間的價值沖突主要體現在兩點,分別是新聞自由對隱私權的侵犯和隱私權保護對新聞自由的阻礙。
(一)新聞自由對隱私權的侵犯
新聞自由被濫用造成對隱私權的侵犯,新聞采訪對隱私權的侵犯主要表現在新聞單位或者新聞工作者為了獲取采訪人的一些有用信息,采用了不合理的竊聽等方式來獲取采訪人的信息,這樣被采訪人的隱私被嚴重的侵害了,侵犯了公民的個人隱私權,構成了侵權。另一方面的表現主要是新聞在報道的時候對公民的隱私權進行了侵犯,新聞媒體在當事人沒有同意,或者違背當事人意愿的時候來對新聞進行報道,在新聞報道的內容中對當事人的個人隱私進行了報道,損害了當事人的切身利益,濫用新聞報道來對公民的個人隱私權進行侵害是新聞自由對隱私權進行侵犯的主要表現形式,在我們的生活中,關于新聞自由與隱私權之間的沖突的問題都是屬于這一類型的。
(二)隱私權保護對新聞自由的阻礙
隱私權是公民的最基本的人權,在當今的法制社會中,對公民個人隱私權過度的強調,也會阻礙新聞自由的發展。隱私權過度行駛對新聞自由造成的阻礙,主要表現在隱私權當事人在接受新聞媒體采訪的時候,以個人隱私權保密的名義來拒絕采訪,拒絕公開個人的活動信息等,這些現象主要放生在政界人物和公眾影響力大的人物身上。公民隱私權過度保護從而造成對新聞自由的妨礙,主要還是國家在立法中對公民的隱私權和新聞自由沒有做到平衡的利益取舍,對隱私權的保護過度的強調,公民對新聞自由的權利被削弱了。在新聞自由和隱私保護的價值沖突中,隱私權過度的保護對新聞自由造成的影響表現的非常的隱蔽,而且由于受國家政治和歷史文化的影響,民眾更不會察覺其中的影響,但是隱私權過度保護對新聞自由造成的危害確是非常大的。
新聞作為公民了解社會生活和國家政治的重要傳播途徑,具有強大的維護社會利益的作用,社會的各個角落的信息都通過新聞媒介進行傳播。新聞自由的特點決定了公民的個人隱私逐漸被透明化,新聞自由與公民個人隱私權之間的問題逐漸被暴露出來。社會公民的精神生活要求提高,對公民人格隱私權的問題也越來越關注。所以在新聞中如果對公民的隱私權問題過度的強調就有可能阻礙新聞自由的發展,這樣會導致新聞在維護公共利益方面不能完全的發揮作用。在新聞法律領域中,對如何更好的解決新聞自由與隱私權保護的價值沖突問題,已經成為新聞法律立法中關注的重要的問題。
新聞報道的最基本特點就是新聞自由,新聞媒體把最近和最新的實時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然后對公眾公開,新聞報道的一系列活動中對公眾的信息進行整理,具有一定的共享性。在信息化的社會,隨著經濟和政治的發展,人們通過網絡、報紙和電視廣播等媒體來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在信息化的社會,新聞媒體為了滿足不同人的口味,會對個人的隱私信息進行侵犯。但是在憲法的法律中公民個人隱私權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公民對自己的信息可以有選擇的暴露給媒體,公民有自己處理私生活信息的權力。
在理論研究上表明,新聞自由和隱私權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在實踐研究中表明,新聞自由和隱私權又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相互之間有交集,但是想要把新聞自由和隱私權保護之間的矛盾進行平衡和協調又是非常艱難的,我們需要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新聞自由和隱私權保護之間的關系進行明確的規范。新聞的自由對公民隱私權的侵犯是在有意或者無意中發生的,新聞自由對隱私權侵犯時有發生,主要是我們在新聞領域中對這些問題沒有明確的立法,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法律如果不能跟進,那么就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目前我國的憲法中對新聞法律的相關規定內容不明確,針對性不強,在對新聞侵權案中可操作性比較差。我們新聞法不健全,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還需要提高,公民的隱私權保護急需加強。在監督機制和隱私保護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新聞自由與隱私權之間的界限沒有辦法進行操作,這樣就造成了我國新聞侵權案的發生。新聞自由與隱私權保護在實踐中會有不可避免的矛盾和沖突。
(一)對公眾人物隱私權保護分析社會公眾人物包括影視和體育等多領域的公眾人物,他們從事的活動與公眾緊密相關,社會公眾人物要接受公民的監督。政府公眾人物的活動在涉及到國家利益的時候,應該以國家和公眾的利益為前提,對新聞自由要有所保護。無論是社會公眾人物還是政務公眾人物都應該接受社會透明化的監督,對其隱私權應該進行一定的限制,特別是政府公眾人物要防止他們在隱私權的保護下濫用權力,損害公民的切身利益。
(二)在法律上對新聞媒體要加強監督管理
新聞媒體的工作人員要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對新聞媒體的工作人員要進行職業修養培訓,新聞媒體的工作人員素質提高了才能做出更好的新聞報道,這樣才能發揮新聞媒體的真正的作用。新聞媒體工作人員不能為了報道吸引人的新聞,從而對公民的隱私權進行侵害,這樣是非常不道德的,新聞媒體的工作人員要遵守新聞職業的相關法律,在新聞工作中要尊重別人的隱私。
(三)加強公民隱私權保護意識
公民要加強自我的隱私保護意識,避免對個人隱私信息泄露,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在提及自己的隱私信
息的時候盡量拒絕采訪。公民在對自己隱私權進行保護的時候要使用法律武器,法律對隱私權的保護主要是保護個人的隱私信息來維護人格的尊嚴。公民的隱私權保護公民的隱私不被竊取和侵犯,公民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私人生活,有權利對自己私人生活的相關信息進行處理。公民的隱私權主要是維護公民的尊嚴,保護公民私人生活的自主權。
新聞自由是保護社會公眾言論自由的,隱私權保護是主要對個人隱私進行保護的,新聞自由與隱私權保護之間既有緊密的聯系又有矛盾和沖突。新聞自由保護和隱私權保護都是法律保護的基本權利,我們要從法律保護上明確新聞自由和隱私權保護之間的界限,新聞自由和隱私權保護之間的協調和平衡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不斷的完善。
[1]陳茜,楊佳峰.新聞自由與隱私權的邊界——從<世界新聞報>竊聽丑聞談起[J].青年記者,2012(11).
[2]冉崇高.新聞自由的法律限度——談新聞自由與名譽權的沖突及其平衡[J].新聞研究導刊,2012(01).
[3]苑春陽.淺析新聞自由與公民隱私權的沖突及解決[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4(06).
D923
:A
:2095-4379-(2017)26-0177-02
孫琪(1993-),女,漢族,遼寧本溪人,沈陽工業大學文法學院,碩士在讀,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