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冬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天津行政學院法學部,天津 300191
對完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幾點思考
劉文冬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天津行政學院法學部,天津 300191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自頒布施行以來,對特種設備的生產、經營、使用、檢驗、檢測和監管起到了很好的法律規制作用,但該條例也存在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特種設備;完善;約談
2003年《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以下簡稱為《條例》)實施以來,對特種設備的生產、經營、使用、檢驗、檢測和監管起到了很好的法律規制作用。《條例》在2009年進行過一次重大修改。但從完善立法的角度看,該條例仍然存在諸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條例》第21條規定:承壓類特種設備(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元件)和機電類特種設備(包括起重機械、大型游樂設施)的制造過程需要進行監督檢驗;承壓類特種設備(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和機電類特種設備(包括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需要進行監督檢驗。
這與上位法《特種設備安全法》的規定不一致。相比《特種設備安全法》的規定增加了起重機械、大型游樂設施制造過程的監督檢驗,而沒有對壓力管道監督檢驗的內容。
為了協調《條例》與上位法《特種設備安全法》的關系,彌合二者的不同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采取如下措施:
(一)2014年1月施行《大型游樂設施安全監察規定》第17、29、30條分別規定了大型游樂設施的安裝、改造、重大修理過程的監督檢驗。
(二)2014年5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辦公廳《關于調整起重機械制造環節監督檢驗的通知》規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廢止《起重機械制造監督檢驗規則》(TSG Q7001-2006),對起重機械制造不再實施監督檢驗。
(三)2015年6月《質檢總局辦公廳關于壓力管道氣瓶安全監察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法》的規定,對壓力管道安裝過程應當實施監督檢驗。
盡管通過質檢總局的有關文件打補丁,《條例》對監督檢驗范圍的規定已經與《特種設備安全法》趨于一致,但還是以修改條例相關規定為宜。
《條例》第四章“檢驗檢測”偏重于對受檢單位權益的保護,而忽視了對檢驗人員權益的保護。我們建議根據《起重機械定期檢驗規則》、《客運索道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等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賦予檢驗人員停止檢驗權。
我們擬定的條款如下:“檢驗人員到達檢驗現場,應當首先確認受檢單位的檢驗準備工作。
現場檢驗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檢驗機構負責人同意,檢驗人員可以停止檢驗:
(一)對于檢驗前準備工作不足,實施檢驗不能得出完整結論;
(二)現場不具備安全檢驗條件;
(三)開展檢驗可能危及檢驗人員或者他人安全和健康的。
檢驗人員停止檢驗,必須書面向受檢單位說明原因。”
立法規定檢驗人員的停止檢驗權,既有利于維護檢驗人員的合法權益,也有利于檢驗工作的順利進行。
受檢單位對檢驗、檢測結論有異議的該如何尋求法律救濟,《條例》與上位法《特種設備安全法》都沒有規定。而各地方立法中,有兩種不同的立法模式。山東、黑龍江、江西、內蒙古、陜西的地方立法是規定受檢單位對檢驗結果有異議時,直接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提出。廣東、江蘇、深圳的地方立法是規定受檢單位對檢驗結果有異議時,先向檢驗機構提出,再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提出。
我們擬定的條款如下:“受檢單位對檢驗結果有異議時,可以自收到檢驗報告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檢驗機構提出。檢驗機構應當在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對受檢單位提出的異議予以書面答復。
受檢單位對檢驗機構的答復仍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答復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所在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提出。接到異議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另行指定檢驗機構重新檢驗或者組織專家對原檢驗結果進行鑒定。
上述檢驗、鑒定費用,由提出異議的單位先行支付。重新檢驗或者鑒定結論證明原檢驗結果有誤的,該費用由出具原檢驗結果的檢驗機構承擔。”
立法規定由檢驗機構首先受理受檢單位提出的異議,有利于檢驗機構及時解決問題化解雙方矛盾,同時也有利于減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負擔。
為了防止受檢單位濫用異議權,應當規定提出異議的單位先行支付相關費用。
約談制度的最大的優點在于其靈活性和針對性強,能夠彌補法律調整的空白和滯后。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包括避免安全事故發生的事先預防和事故發生后的事后處理兩個方面。事先預防就是將一切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因素,從設計、制造、安裝、改造、修理、經營、使用等多方面進行考慮,進而采取必要的技術、管理等手段和措施,使其達到安全的狀態。抓好特種設備的安全,重在事前預防。事前預防是防止事故發生的有效措施。而事前預防能否做好,很大程度在于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的領導對于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
我們建議在《條例》中,增加約談制度:“發生安全事故、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未及時消除,或者存在其他安全管理問題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約談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要求其落實特種設備安全責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條例》中增加約談制度的內容,有利于進一步強化特種設備設計、制造、安裝、改造、修理、經營、使用單位的主體責任,有利于強化相關單位領導對特種設備安全的重視。
[1]張萬嶺.特種設備安全[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6.
[2]王秦科,張綱,宋繼紅,崔鋼.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研究[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6.
[3]張斌.特種設備安全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F203
:A
:2095-4379-(2017)26-0189-02
劉文冬(1974-),男,天津人,碩士,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天津行政學院法學部,講師,研究方向:國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