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遙
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物權變動模式的研究
李 遙
吉林大學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由物權變動確立的不同的物權變動模式成為世界各國物權法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這其中以意思主義和形式主義為代表,自《物權法》頒布以來,關于我國物權變動模式就爭論不斷,筆者認為,我國關于物權變動模式可以進行不同類型劃分,但是沒有必要將我國物權變動模式歸入某一類型。只需在具體立法中根據實際情況輔以不同物權變動模式即可,甚至可以采取特別法的形式進行漏洞填補,這種方式有利于我國的立法實踐活動和社會經濟的良好運行。
物權變動模式;物權形式主義;債權形式主義
市場交易的目的,大多數在于取得標的物以及標的物上的物權,故物權變動是物權法最為重要的制度之一。①在物權時刻處于變動的社會生活中,如何判斷當事人是否有權行使權利,對于當事人和第三人的利益均很重要,此外,物權的變動與物的風險負擔密切關聯,自羅馬法以來“風險屬于物主”的原則就已確立,物權所有權人依據法律享受物的權利利益,自然應當承擔物的風險。②因而,由物權變動確立的不同的物權變動模式成為世界各國物權法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
(一)理論上對物權變動模式的爭議
對于我國現行法所采取的物權變動模式,在我國學界有諸多爭議。
第一種觀點,以物權形式主義為原則,意思主義為例外。理論上有學者認為,《物權法》第9條的實質內容就是強調不動產登記對于物權變動發揮實質性作用的原則。而《物權法》第15條則清楚表達了“區分原則”的立法思想,這一規定很清楚,就是債權合同只是請求權建立的法律依據,不能將物權變動的結果當做債權合同生效的原因。這一規定就是依據區分原則的要求,對債權關系發生變動建立的規則。③體現了債權形式主義的特征。同時《物權法》在規定物權公示原則的一般效力的同時,多次提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表明在我國物權法中尚有法定的例外規則,采取的是登記對抗主義。④體現了意思主義的特征。
第二種觀點,以債權形式主義為原則,意思主義為例外。理論上大多數學者認為,《物權法》第9條清楚表達了我國不動產物權變動以形式主義為原則,輔助以登記為依據。而《物權法》第23條也清楚表達了動產的轉讓、動產質權的設立,原則上也是以債權形式主義為原則,輔助以交付為標準。由此可見,我國關于物權變動模式,實際上確立了一種以債權形式主義為原則,公示對抗主義為例外的二元物權變動模式。⑤
第三種觀點,則是認為我國的物權變動模式與瑞士、奧地利的物權變動模式基本一致,即我國物權法已經確立了以登記和交付,體現形式主義特征的物權變動模式,與此同時,承認德國民法中的物權行為理論,區分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這其實是折中主義在我國物權法中的體現。如《物權法》第15條、第20條第1款、第31條。
(二)對我國多元物權變動模式的評價
筆者認為,從我國現行立法來看,我國的物權變動模式不屬于上述任何一種模式,不能簡單將之歸入哪一種類型。從法條規定來看,有體現物權形式主義特征的立法;有體現債權形式主義特征的立法;有體現意思主義特征的立法;有體現混合主義的立法。我國立法究竟屬于哪一種物權變動模式,在具體的法條中表現的不清晰,在抵押權的領域體現的是物權形式主義,而在所有權變動的一些領域它又體現了債權形式主義的特征,例如,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第72條關于財產所有權的取得和轉移規定就是一個典型,依據這一規定,原則上(動產)所有權的變動依據以交付為準,體現了形式主義的特征。但是,如果買賣當事人約定,標的物的所有權從合同成立時起移轉,則這一約定有效,這又體現了意思主義物權變動模式的特征。
以法國、日本為代表的意思主義物權變動模式對合同自由之保護有余,而對交易安全之維護不足。意思主義物權變動模式雖然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當事人之間的意思自治,有利于交易的便捷,但其不僅模糊了物權和債權之間的差異,而且其關于第三人保護制度的設計也頗值探討,⑥但歷經漫長的歲月,隨著法國法一系列配套設施的完善,其最終在總體上實現了當事人之間利益的平衡,并基本上維護了第三人的交易安全。因此,采取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的國家在具體運行中也體現出其優勢所在。
[注釋]
①孫憲忠.物權變動規則的法理評述[J].法學研究,2008(3):40.
②孫憲忠.中國物權法總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332.
③參見前②.孫憲忠書,第278頁.
④參見前①.孫憲忠文,第49頁.
⑤王利明.物權法研究(上)[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252;崔建遠.物權:規與學說(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76-77;尹田.物權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82-83;陳華彬.民法物權論[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111-112;劉保玉.物權法學[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73.
⑥冉克平.物權法總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202.
D923.2
:A
:2095-4379-(2017)26-0219-01
李遙(1989-),男,漢族,吉林松原人,吉林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民商法學。